王江濤
摘要:相信對煤礦企業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們都很清楚,作為高危能源開采加工企業,“一通三防”等關鍵詞在煤礦安全相關宣傳內容上隨處可見。尤其是在我國大部分煤礦都處于山區、丘陵地帶之下的實際情況下,必須采取井下采掘的方式,隨著采掘縱深的不斷加大,就需要建立巷道,巷道越長,工作面越深入,就對井下通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近年來礦井安防設備的不斷發展,智能化的機電設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此前煤礦企業粗放式生產時期安防設備隱患較大的缺陷。筆者在大型煤礦企業就職多年,結合實踐經驗借本文簡短表述關于當代煤礦企業如何布局好礦井通風工程的觀點。
關鍵詞:煤礦企業;礦井通風;科學布局
1 前言:
做好礦井通風工作是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通風系統的設計理念和相關機電設備的分布顯得非常重要。在煤礦井下采掘這種充斥著瓦斯、粉塵的惡劣環境下,不僅要預防瓦斯和有害氣體聚集可能為工作區域人員帶來的危險隱患,更要讓有效的通風成為新鮮空氣持續流通的保障。從這點意義上來講,科學設計好礦井通風工程不僅是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更是提升井下職工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筆者結合多年工作實踐經驗歸納總結認為,煤礦企業布局好礦井通風工程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做起:
2 合理選擇礦井通風系統
煤礦企業建立通風系統的目的是及時快速實現井下工作區域新鮮空氣的輸送和污濁空氣的排出,之所以是通風系統而不是簡單的通風管道就是因為隨著當前煤礦企業大縱深、大作業面的現代化開采模式,很多煤礦井下作業無論是離地深度還是地質狀況的復雜程度,都已經不是上世紀開采淺層煤的時代可以比擬。這樣一來,通風系統就是由多個點組成,從而構成了完善的體系。
在當前煤礦企業廣泛應用眾多自動化機電設備的環境下,礦井通風系統工作的穩定性得到了良好的保障。通風系統和單個設備的功能也得到了較大提升,目前常用的機電設備已經不再是功能單一的所在,而是有著中央集中控制、壓入、抽出、壓抽混合等多種模式。與此同時,在設備遠程管理方面,現代化的安防監控設備也實現了對于井下全方位、多角度的覆蓋,從空氣質量到實時影像全程監測,有效保證了井下職工的生命安全,推動了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3 加強井下通風設施的管理及維護
有了眾多先進的井下通風機電設備,就要有規范的管理與維護制度。從煤礦企業運營實際來講,都組建有機電科這類專業的技術保障部門,確保井下通風設備的正常運轉和定期維護與檢修。從日常生產來講,確保按照規范安裝的通風設施與機電設備能夠處于健康狀態運行,不僅是井下通風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運轉的關鍵。
無論是通風相關機電設備,還是各類進出、排放空氣的管道,由于很多采掘年代較長的煤礦井下距離較長,難免出現一些管道年久失修或者維護與檢修存在實際困難的情況。但是這類由于管道設施生銹老化或者破損所引起的漏風現象,確實最容易引發生產事故的安全隱患。從很多煤礦企業機電管理與維護部門的日常工作來看,對于這類情況,不能修補的往往是堅決予以更換,一些有隱患的區域沒有修好,也絕對不會讓職工下井工作。與此同時,在井下的實際情況中,不僅有水文地質變化的因素,還有風壓這類實際問題,不是所有設備或服務于通風管理的材料都可以在任何地方安裝。在這些通風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的工作中,不能僅僅依賴機電管理與維護部門,要逐步引導井下職工學會關于通風的一些基本判斷,機電設備的應急使用,安全救護的基本知識,形成人人關注通風,人人初步懂通風和緊急救護的良好氛圍。
4 合理做好風量調節,重點做好防塵工作
在煤礦企業的實際生產中,根據作業面的具體情況,有時候需要通風機電設備采用不同的功率,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增加或減少風量,以保證不同作業面或不同區域對于通風的實際需要。目前來講,一些機電設備已經可以實現遠程控制,根據不同區域的實際需要調整輸入或輸出的風量,也可以用手動操作的方式實現風量調節,目前常用的主要包括增加風阻調節法、降低風阻調節法、輔助通風機調節法。不同的方法適用于不同的需要,這需要技術人員和井下職工依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長期在空氣質量惡劣的環境工作,非常容易引發一些職業病,塵肺病就是煤礦井下職工患病率較高的職業病之一。究其因不外乎是煤炭礦物微粒和煤塵長期吸入造成的影響。因此,加強煤塵的防治和處理,是煤礦企業井下通風工作的重要內容。與易燃易爆的瓦斯類似,煤塵積聚較多不僅僅是進入人們呼吸系統對呼吸道及健康造成威脅的問題,更具有引發火災或爆炸事故的潛在隱患。因此,降低作業面的粉塵濃度成為了通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煤炭企業科技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煤粉塵防治方面也取得了較大進步,通過合理應用水加上有效排放去降低工作面的粉塵濃度被廣泛使用,也是當前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目前的巷道掘進和鑿巖等過程中,早就實現了濕式作業,有效減少了煤粉塵的匯集。與此同時,在工作面還會適時延伸一些臨時的噴霧系統,提升空氣的濕潤程度,避免粉塵在空中大量匯集。除此之外,在特殊的作業面,傳統方法應用仍然效果不明顯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加大機電設備使用功率,提高排放速度,要求井下職工佩戴好專用口罩甚至防護面具等方式,通過宏觀管理和有效的個人防護提升井下作業面的通風安全水平,保證井下職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狀況。
5 結論及建議
綜上所述,礦井通風工作是防止瓦斯、煤塵等重大事故發生、保證井下職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的前提條件。在煤礦企業迎來市場經濟環境下新的發展契機的今天,煤礦企業科技化水平提升也要在礦井通風工程的建設與管理應用方面逐步彰顯出來。從上世紀的粗放式無序化開采,到現在集團化、規模化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煤礦企業依然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著巨大的能源支撐。而礦井通風工作也在不斷發展的科技面前呈現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嶄新面貌,伴隨著煤礦企業的發展和職工安全生產能力的提升,因為通風引發的事故已經大大下降,推動了煤礦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的正常開展,為井下職工的生命安全增加了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