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偉
(墊江縣寶鼎小學校 重慶墊江 408309)
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新時代關于勞動和勞動教育的最新思想,其中蘊含的關于勞動、勞動價值、勞動與幸福、勞動與發展等豐富內涵,是對馬克思主義勞動思想的繼續與發展,代表了新時代有關勞動理論的新境界,蘊含著勞動教育的思想升華。近年來,國家將全面加強和改進勞動教育作為重要教育改革任務。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各地教育主管部門也相繼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通知》,系列文件的出臺,讓各中小學進一步明確了勞動教育的價值功能,為我們深入開展勞動教育明晰了具體的實施路徑。
近年來,寶鼎小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為指引,以“辦人民滿意學校”為目標,學校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堅持“五個抓手”工作思路,全面推進勞動教育深入發展。
有效實施勞動教育,必須首先明確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等場合關于勞動的重要講話精神,可以發現,新時代勞動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勞動價值觀決定了勞動教育觀。同時,新課標提出“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基于此,我們組織教師深入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標準》和各級各部門關于加強勞動教育的相關文件,統一思想認識。通過學習,讓教師進一步明確了“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老師們認識到新時代勞動教育是學生發現生命才華、品嘗勞動幸福、懂得奉獻付出的人生觀教育、價值觀教育。通過學習,老師們認識到勞動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的想象變為具體成果的過程,是讓學生主動展示所學綜合知識的過程,是“知行合一”的過程。
近年來,學校自籌資金20多萬元,充分利用校園內閑置空地,師生全員參與開辟“頂呱呱”智慧農場,著力打造寶鼎小學師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基地占地6畝。從2020年起,學校實踐基地“三區一室”建設同步啟動。其中,幼兒勞動實踐區占地面積600平米,4個教學班每班一塊勞動實踐園地;小學生勞動實踐區占地面積1800平米,12個教學班每班一塊勞動實踐園地;黨員教師勞動實踐區占地面積1200平米,45位教師分為12個勞作小組參與勞動實踐種植。勞動工具陳列室規范有序的展示了10多種常見勞動工具,供師生勞作時借出使用。
我校著力建設一支由農技人員、學科教師、班主任和輔導員組成的師資隊伍。一是采取“請進來”的方式,聘請高安鎮農技站技術人員擔任師生的農業顧問,對農作物栽培和實踐基地建設進行技術指導,邀請當地種莊家能手來校給師生做專題培訓,為基地建設與發展提供人力保障。二是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學校從考核制度上鼓勵綜合實踐學科教師積極外出學習培訓,豐富教師知識內涵,提升教師勞動技能。三是通過開展勞動課教學大賽、勞動技能大比拼等活動,引導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習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
一是探索四位一體的勞動課程。進行勞動教育就必須真正經歷勞動,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勞動教育。由此,學校著力構建包括自我勞動、家庭勞動、學校勞動和社會勞動在內的四位一體的勞動課程,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勞動教育觀。二是在學科課程中滲透勞動價值觀。為了將勞動價值觀體現到所有學科中,形成全課程滲透或實施勞動教育的局面。學校初步形成了一個由實際勞動課、主要相近課程(如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培養勞動能力)和相關課程(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數學、科學等,以培養勞動態度和勞動知識)構成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圍繞課程建設,學校依托“頂呱呱”智慧農場(校內)、墊江縣長龍鎮龍田村研學實踐基地(距離校園300米)等勞動教育資源,讓學生實現“課內認知”向“課外實踐”的延伸,在“知行合一”中快樂體驗、收獲、成長,讓學生在田間地頭的實踐中自主觀察去發現問題,思考解決的方案,并及時做好活動記錄,寫好體驗日記。三是開發勞動教育校本課程。學校組織農技顧問、教研員和綜合實踐學科教師自主編寫“頂呱呱”勞動教育校本教材,教材設計了自我勞動、家庭勞動、學校勞動和社會勞動等四個學習主題,作為勞動教育課程實施的學習藍本。
一是落實班級責任制管理。學校對“頂呱呱”智慧農場建設的管理實行班級責任制,各班自主在種植責任區里種植時令蔬菜和農作物,在授課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松地、栽種、澆水、采摘等,學校大隊部每月對各班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比。二是落實勞動成果分享。學校根據蔬菜和農作物的成熟季節,定期舉辦勞動成果分享會,定期開展“播種小能手”、“校園種植大王”等評比活動,讓經驗豐富的老師和學生分享經驗,交流得失。基地出產的農產品一部分交學校食堂煮出來供師生品嘗,另一部分拿到市場上銷售,銷售收入用來購買班級所需物品或捐助貧困學生。
通過勞動教育的深入開展,孩子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勞動技能,了解了農作物的生長過程,體會到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樂趣。在勞動中增強了勞動觀念和愛心意識,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智慧農場里,孩子們與自然親近、與泥土作伴、與作物共成長,感悟到了勞動的艱辛,懂得了珍惜糧食。近年來,學校涌現出一大批“莊稼小能手”、“勞動之星”,100多名學生在各級各類勞動技能大賽活動中載譽而歸,老師們在勞動實踐教育中的生命價值得以充分體現。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離開勞動,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勞動創造了人類本身,也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人類文明。站在新的起點,寶鼎小學教育人正以開拓進取的精神和以生為本的理念,將勞動教育的點滴用真心記錄,把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之精魂激情演繹,為實現“寶小教育夢”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