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杰 何 曦 劉 彬
(湖南應用技術學院 湖南常德 415000)
高校教育任務是制定培養何種人才,高校作為培養學生的教學陣地,應將思政工作貫穿在電子商務課程中。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時,實施思想政治教學是必然趨勢。思政教育和電子商務專業有效結合,從而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專業素養,保證完成立德樹人的目標。電子商務老師在授課中,一方面要保證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理論知識,一方面要培養其思想品質,合理開展思政課程,加強思政教學,為培養電子商務人才提供保證。
高校為學生提供著生活和學習的場所,特別是學生學習的時間基本上是和教師共同度過,因此教師言行舉止會影響到學生,教師的行為處事與思政素養也會影響著學生的道德形成。如果教師想要給學生一杯水,則要保證自己先有一桶水。由此可證明,教師不僅需要傳授學生知識,也要培養學生的道德。教師應以德為模范,從而為其樹立榜樣。在電子商務課堂上融入思政,教師需要在備課時將電子商務內容和思政教學內容結合開展教學設計,合理的在授課中滲透思政內容,從而保證在無形中滲透學生思政教學。電子商務教師需要加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思想道德水平,在授課時,傳授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秉承正確的道德理念和政治方向,使學生能夠養成愛崗敬業的優良品德,對自身有著更嚴格的標準。
我國電子商務專業始終是熱門專業,對企業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而言,合理的應用電子商務有著重要作用。社會經濟發展快,電子商務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電子商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影響著國民經濟,高校是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的陣地,同時電子商務有著特殊性。學生在畢業后會接觸到各種行業,要保證思想道德不會有錯誤理念產生,否則可能會觸犯到法律。因此,在電子商務課程上培育思政教學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傳授知識時應結合實際案例,讓學生懂得遵守職業道德、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養成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謹慎的作風,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所需的電子商務人才。在電子商務課程上也要實施課程思政,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更好的接受思政教育,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三觀,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高校作為培養學生立德樹人的教育陣地,只有成為學生樹立品質的榜樣,才能夠實施思政教育,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德才兼備的人才。我國高校思路教育始終是必備的課程,但由于思政課缺少趣味性,和大學生存在著年代差,思政教師上課不懂得靈活變通,致使學生面對純思政教育的理論知識時,缺少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生學習的效果。由課程思政指導可知,高校的電子商務專業正積極落實思政教學,將傳統思政課程作為基礎,合理應用課程教學,進而將思政元素加入到電子商務課程中,從而使電子商務課程貫穿思政教育。有效的結合原有思政理論知識和電子商務中的思政教育,使其發揮出最大的教學作用。
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專業應用思政教學雖然獲得了效果,但仍舊存在著不足。
從高校課程體系安排情況看,思政教育通常會被設置在大學的前兩年,高校學生接受思政教育通常是在入校后的前兩年,學生接收思政課程少,學習思政教育內容有限,但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尚未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大學作為學生樹立價值觀關鍵階段,教師應將思政教育課程貫穿在學生的整個大學階段,特別是學生后期學習電子商務課程過程中。高校目前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識思政教育內容,和電子商務專業或其他專業的思政教育缺少關聯性。因此,學生不懂得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遵守道德法規,致使思政工作和電子商務專業缺少課程聯系。從目前電子商務教學內容看,對思政課程來說,缺少能夠與其相照應的教材內容。雖然電子商務教材缺少和思政教育相關的案例資源,但對于完整的電子商務課程而言,指導思想是在電子商務課堂上融入思政元素,以便于教師傳授專業知識。目前,思政教育尚未明確教學目標,在電子商務課程中未落實思政內容,同時缺少和電子商務專業相關的完整思政案例,致使電子商務教師在課程思政講解中,加入的思政元素有著隨意性,缺少規范性,降低了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師團隊中,目前青年教師較多,大多數是從師范類學校畢業轉到本學校,缺少工作經驗。在此些青年教師看來,思政教育工作不屬于自身的工作范圍,應是輔導員和思政教師的工作內容。自己作為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其職責便是傳授專業知識,因此教師會在電子商務專業的相關課程中傳授學生專業知識,使學生必備從業人員的工作標準、職業道德,但卻忽視了愛崗敬業和誠信工作等問題,導致電子商務專業和思政分離,使學生在學習電子商務知識時,未塑造核心價值觀[1]。
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將思政教學貫穿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特別是學生學習各專業課程后,需要有效地結合專業特色和思政教學內容。在開設思政教學課程后也可增加相關思政主題講座,講座內容包括電子商務工作人員的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等主題,教師在設計電子商務商務教學內容時,要合理地加入思政元素,從而和思政教師積極地開展討論,使思政教師做好授課備課準備,以便于開展思政教學,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所努力。電子商務方案和大綱進行細化,增加培育思想道德的教學方法,在教研活動和例會中適當的加入思政主題,使電子商務教師增加交流的概率,從而更好的分享思政教學電子商務相關的案例。教師們通過討論制定出合理的方法,更好地將思政案例融入到電子商務課堂中,從而實現理想化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以電子商務工作中出現的案例作為導入,以講解或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討論此案例,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從而實現思政培育人才的目標。或者可邀請與院校合作的電子商務專業企業的專業人員為學生講解,通過講解實際電子商務工作內容中出現的違反職業道德事件,讓學生認識到違反法律法規產生的后果,合理使用教學資源,全方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2]。
電子商務教師一方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一方面要有著高尚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情操。應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把電子商務專業和課程思政看做重要的工作組成內容,定期培訓電子商務教師,提高其對思政課程的重要性,同時教師應從思政角度改革電子商務課程。比如在講解電子商務課知識過程中,教師需要懂得在今后的電子商務過程中,應按照商務準則和法律標準開展相關的工作,遵守電子商務的道德規范,拒絕違法現象出現。教師在課程中,應讓學生懂得愛崗敬業、盡心盡責的重要性,學生可以因為專業知識出現錯誤,但不可以因為違法亂紀而產生錯誤。學生要保證在電子商務課堂上學習到的思政知識,能夠貫穿在崗位上,樹立正確的三觀。
在電子商務政治課程中,學生以主體地位出現,教師需要發揮出引導作用,教師需要在電子商務課程中突出學生主體的作用。針對學生們的喜好、學習需求和理解能力進行調研,在掌握學生需求上,開展針對性教學。同時需要創新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模式,使學生在電子商務課程中發揮出創造性和主動性,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學生課前開展溝通,更好的在課堂上學習。教師需要通過有效的方式在電子商務物課堂上貫穿思政知識,使學生主體地位得到肯定后,能夠改善自身思想,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思政教學作為學生的必修課,學校需要加強思政教學應用,因此需要在各專業課中合理的融入思政教學。首先,在培養人才方案時,要保證思政教學理論的課時符合要求。同時將思政教學合理的融合在電子商務課程中,引進高水平教師,提高師資能力,提升教學效率,優化教學質量,保證在電子商務課堂中,思政教學能夠得到更好的運用[3]。應用型本科院校需要電子商務課堂上融入課程思政,從而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使學生在掌握電子商務的理論知識后,有著優良的品質,能夠變成為社會做貢獻的合格公民[4]。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也要明確社會主義價值觀,有著正確的政治方向,愛崗敬業、踐行職業道德,對自己有著嚴格的標準。
應用型本科院校缺少辦學經驗,因此在電子商務教學中應用思政理論知識的相關教學經驗少,通常仍舊實施傳統教學。為增加電子商務結合思政教學理論的時效性,需要合理應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比如可學習國內外先進院校的教學經驗,在電子商務課程中合理引用思政教學知識,創新教學模式,開展專題化教學或合理應用電子商物教材,與思政教學結合,改造教學內容。根據電子商務課程的教材形成專題式教學,或者是在教學方法上,以問題或案例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在課前探究、課中積極參與、課后能夠鞏固加深。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教學技術也在不斷的變化,可在思政理論課堂上應用微課、慕課、多媒體等教學方法,增加教學的多樣性[5]。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電子商務課程思政教學有效性提升,通過實踐教學是最有效的途徑,能夠加強學生感性認知。比如院校可增加經費投入。招聘具有較強實踐性的指導教師,健全校內外實訓條件。應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優化自身的實訓條件,才能夠加強實訓教學,增加經費投入,用于改善校內外實踐基地的環境。同時為師生提供經費補助,比如勞務支出和交通費用。實踐方式存在的不同,校內可進行學生討論、專家講座,校外可和企業合作,構建電子商務校外實踐基地,使學生能夠到實訓基地參與學習,同時配備專業教師進行實踐指導。在電子商務課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加強教師對思政教育的重視度,實時多樣化教學活動,健全思政教材,從而增加教學途徑,促進應用型本科學校,完成立德樹人的目標[6]。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以互聯網為基礎作為新型商業模式存在,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電子商務教學融合思政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后,提升思想道德素養。電子商務教師也要從多角度的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和技能,確保學生具備優良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情操,從而實現電子商務課堂融合思政教育的真正培育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