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元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 云南昆明 650106)
2020 年5 月《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其中著重強調“所有教師”“所有課程”和“顯性和隱性教育的統一”,對新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學英語與生俱來的工具性、人文性和思辨性[1]的天然屬性決定了其學習目的是英語學習和傳播東西方文化,優秀的英語學習者必須是具有人文關懷和具有辯證思維的人才。
由于時代發展,學生能夠很容易地在第一時間接觸到第一手的英語時事報道,但由于英語學習資源紛繁蕪雜,學生很難在良莠不齊的英文報道中尋找到能夠幫助其樹立正確三觀的學習資源。在2020 年過去的七個月,我國為抗擊疫情作出的努力和犧牲世界矚目,我國的政治制度優勢也凸顯無疑。然而,我們對世界的奉獻收到一些來自個別外媒并不公平也有失公允的評價。
根據周燕群等人就中西方媒體對中國霧霾報道的研究結果顯示[2],《中國日報》的報道秉承正面、客觀的報道為主流,而《紐約時報》則更多報道的是負面內容,指責居多。不同的報道視角和媒體立場都會影響閱讀者的判斷,對于價值觀尚在形成階段的年輕人更是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英語教學和立德樹人是不能強行分割的統一過程。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下,從教學材料中提煉出幫助學生豐富學識、塑造品格,最終成為心懷家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教學點成為各位英語老師必備的素質。
學習強國平臺內容豐富,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信息服務型學習平臺,學習強國平臺分為電腦端和手機客戶端,豐富的板塊和頻道聚合了大量可免費閱讀的英文期刊、公開課、電視等資料。平臺匯聚的資源政治站位高,時效快。在這些涉及黨的領導、制度優勢和傳遞必勝信念的稿件中,通過歷史和現實的交織、國際和國內的對比,學生能夠建立自己的思想和信仰。精準的外語表達通過實時新聞事件和報道走入學生,理論通過內容的承載進行自然傳遞。
學習強國的英文內容貼近生活、貼近時事,尊重事實、尊重規律,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在對文章的閱讀或者視頻的觀看中,學生學習的不僅是英語單詞或是句子,更通過承載語言知識點的內容在真實的、特定的語境中理解文化社會意義和中國國情表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我認知和對國家的認同同步提升,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提升其家國情懷、文化自信和道德素養的雙重任務同步完成。以下僅就部分強國號和英語學習頻道的內容進行展示[3]。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提供英語演講、歌曲、詩歌等內容的“英語世界”強國號于2020 年7 月16 日采用雙語形式,發表了王毅外長于7 月9 日在北京進行的《王毅外長在中美智庫媒體論壇上的致辭》。全文提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COVID-19 is raging across the globe),“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the world economy is in deep depression),“單邊霸凌行徑大行其道”(unilateralism and bullying are forcing their way in the world)三個表述言簡意賅地闡明了當下的世界局勢。針對這種局面,王毅外長提出中國對此的解決方案“和平共存是當下合作共贏主流下的生存和發展之道”(peaceful coexistence of diあerent systems and civilizations)。除此之外,中國古代哲學和智慧多次被外長提及,比如“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Practice enriches knowledge, and more knowledge leads to better practice) 這個出自宋代理學家張栻的《論語解·序》的典故名句,在講話中出現的我國處世哲學“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All living things can grow in harmony without hurting one another, and diあerent ways can run in parallel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one another.)振聾發聵,深入人心。
21 Century 倡導引領中國英語教育發展,構建青少年成長共同體。“ 21 世紀杯”中,一位來自洛杉磯的中國留學生在名為Torn apart but drawn inexorably together 的演講中動情講述本人在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經歷和心路歷程,她的問題“災難面前,你會選擇人性中的理解還是偏見?團結還是排斥?”引人深思;英語學習欄目Classic Reading 能讓學生建立文化自信;英語學“習”摘取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一代的重要論述,將英語學習與思政教育相結合。以上內容非常好的幫助青年人了解世界、了解國家,也通過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內容編排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
2020 年7 月20 日中國日報網在“每日一詞”中專題雙語報道了習近平外交思想Xi Jinping Thought on Diplomacy,通過對重要知識點和重要講話的梳理學習,讀者容易從中發現“人類命運共同體”(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ity)的真正內涵。
學習強國強大的英語學習資源不止于此,CGTN 中國國際電視臺每日用英語全方位播報今日中國和今日世界。由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制作的視頻《智慧中國》系列三部曲展示了中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看自然”類下的《鳥瞰中國》;“看慕課”類下的《英文電影視聽說》等,都能讓學生通過對英語語言的應用了解世界、了解祖國、了解自我。
通過對英文學習資源的整合,“學習強國”已成為一個統一的傳播媒體平臺,運用其豐富的文化資源形成了全新的英語學習生態系統。由于使用方便,學生可以有效管理自己學習強國賬號,把英語學習變成一種常規,在這種日常中,語言學習不是一個單一枯燥的重復行為,而成為熟能生巧、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同時,由于內容經過科學有效的編輯和整合,故可引發學生對國家、民族、制度高度認同的共振。
世界是多元的,文化的交流是雙向的。通過研讀英文報道,掌握地道的中國表達法,學生能夠用恰當、合適的英文表達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念精華、文化精髓及為人處世之道,真正體現外語學習的意義。在課程思政的要求下,“學習強國”平臺中海量的英文學習資源應該被深度挖掘,以擔負起大學英語教學在立德樹人方面不可推卸的責任。教師應通過對學習強國英語資源的合理整合使用,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正確引領,以隱性手段促進學生道德品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