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安
(晉江市內坑鎮甘棠小學 福建泉州 362268)
小學階段是幼兒從家庭走向社會的一個轉折點,在這個階段,會漸漸形成自己的獨特思維,可以說是很重要的一個時期。數學是幼兒智力開發的重要科目,也是最基礎的教育科目,學校和家長要加以培養學生數學的思維套路、思想標準、數學基礎水平和基本素質,著重傾向于發展學生數學方面的可持續性學習。一般來說,數學課程教育價值的體現就是全面地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的影響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一般分為兩個步驟:①講解基礎的數學知識;②講解解題思路技巧,這樣大概率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非常無奈甚至疲勞,提不起絲毫興趣,而且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開展能力從根本上來說是不會得到任何真正的發展的。因此,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教師應以興趣的培養為基礎,主動改變大眾化的教學行為和模式,令學生對數學越來越感興趣,促進數學教育質量的提高。[1-3]
從孩童時代起,每個兒童都會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大大的好奇心。興趣愛好的雛形已經在慢慢地形成了。因此,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是培養他們本身的好奇心。一般來說,小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的好奇心基本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小孩子具有著很渙散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第二,學生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探索,如發出疑問,進行觀察或親自動手觸摸;第三,小孩子會在某些事情上主動積極地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如果小孩子會主動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那么好奇心就會逐漸演變為一種興趣。所以教師應該抓住小孩子的好奇心,大力培養他的興趣。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會逐漸形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不應該對學生提出來的問題進行忽視或者坐視不理。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所以有時候他們的問題會很幼稚,此時教師要對這種幼稚給予最大的尊重,盡可能保持著學生的好奇心,否則他們的學習熱情就會漸漸消失。
小學生們喜歡新事物并且會對它非常感興趣。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可以利用這種心理特征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設置一些有趣的教學設施來輔助教學,比如小算盤、三角架等。并用視頻或者課件直觀地展示給學生,會逐步幫助學生形成數學學習的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小孩子期待受到周圍人的鼓勵和表揚,他們的內心深處也希望得到認可。因此,如果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家長或老師應著重注意一下,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適當進行表揚和鼓勵,進而打下對數學學習感興趣的基礎。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教學目標進行全面的參考,傳授基礎知識當然是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的,但是也不要落下對學生的心理和情感變化方面的關心。尤其是在高年級學生中,由于自身學習壓力越來越大,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不能只把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還要對學生的道德品質進行估量。
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教師也要從多方面參考學生的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或者課下的時候,要及時觀察發現學生在數學中產生的情感波動,盡可能地鼓勵學生進步,不管成績還是道德方面。在劃分學生優劣的過程中,不僅要把成績作為唯一的標尺,還要注重學習態度是否積極向上、創新能力是否發育良好、情感起伏是否過于強烈等內容,及時激勵學生不斷地進步。
家長不要被傳統的教育觀念所蒙蔽,把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尺,要以正確合理的眼光去觀察孩子數學發展的進步和成就,深刻發現孩子當前學習的不足或完美之處。
兒童自我效能感是在慢慢的成長和學習中一點點形成的。自我效能感的產生受到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成功與失敗。需要學生不斷地掌握成功的經驗,來提升自我效能感的發展。此外,老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設定成績或等級,在課堂上,也可以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適合的等級回答問題。
一般來說,每個孩子都會從數學學習中受到打擊,可以說這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失敗的經歷與成功是完全不同的。一次失敗可能會讓學生感到挫敗,甚至直接想要放棄數學,不再學習它。因此,合理地弱化和處理學生的數學失敗經驗是關鍵的一步。我們可以在平時的作業批改中標注符號,盡量減少“紅叉子”的使用。學生自己批改試卷時,可以改成“紅對勾”;同時,要引導家長正確理解孩子的成績,適當與其他孩子的成績進行比較,關注孩子每次考試的進步情況,適當給予鼓勵和表揚。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從學習數學成功中獲得愉悅感,大大培養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和數學學習的興趣。
根據現有的研究結果,不難發現數學學習歸因與數學學習興趣、自我效能感和學業成績成正比。也就是說,在負歸因的情況下,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也是負數,自我效能感較低,學業成績也不會很好。
在正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甚至比家長的影響還要大,一般來說,老師通常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當一個學生考試不及格或者倒數時,學生將受到來自教師語言方面的教誨和指引。老師可以對學生說:“這段時間以來,我看到了你努力的樣子。”這句話給了學生一個信息:學習可以由自己主觀地改變,因為努力與否是學生自己說了算的,如果學生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學習上產生了進步,老師需要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這樣學生自己就會對數學學習充滿信心。
與教師相比,家長潛意識里更注重的是學生表面展現出來的一些數據,比如分數。大多數父母對教育缺乏認知。他們認為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平時只會玩耍、不上進,所以家長要科學合理地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評估,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直接否定了孩子的能力,從而給孩子帶來太大壓力。
當一個學生的學習進步很明顯,這是孩子的努力起到了作用,所以老師需要及時對他提出褒獎,并盡可能有針對性地評價他的進步。這樣,孩子們就可以了解自己為何受到了表揚,接下來又該如何做,使他們在學習中有一種成功感和滿足感,有時老師只需要說一句話就可以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
教師在表揚學生的同時,要注意學生個性的差異,并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相應的表揚。例如,不太活潑的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表揚鼓勵他們,這可以使他們更加自信,如果他們仍然采用這種方法,他們可能會過于自滿。教師需要正視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培養學生興趣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是學生興趣發展的一盞明燈,而不是時刻控制他們。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教師需要合理把握自己的課堂節奏,不可以被學生輕易打亂,在此同時,時刻觀察學生是否在認真聽講。如果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不認真聽講的情況,應該提醒學生,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總是在關注自己,這讓學生更加熱愛數學,增強了學習的興趣。課堂上師生互動要積極有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自身的教學技能和基礎能力的培養,掌握學生在課堂上的各種動作和變化,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使教學順利進行。
小學生數學興趣的主要領域是課堂。小學生對探索數學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和熱情。因此,在實施興趣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和興趣進行深入探究,將教學興趣有機地滲透到教學中,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到應得的知識、強化該發展的技能、培養學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