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甜甜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洛門鎮宋家莊小學 甘肅天水 741306)
分層教學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開展中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與學習特點對學生實施針對性的教學引導。分層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雖然已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運用,但是由于教師的教學精力有限,他們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很難顧及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所以經常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教學現象,導致分層教學的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而合作學習與分層教學的有效融合,就給分層教學的落實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本文將重點分析在合作學習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地開展小學數學分層教學,希望能夠為廣大數學教師帶來更多新的分層教學思路,讓分層教學能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出更大的教學價值,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雖然分層教學是針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特點,對學生實施針對性的教學引導,但是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單一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那么必定無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而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分手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分層學習任務的完成,就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非常濃厚的數學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同伴的督促與帶領下以更積極的狀態進行數學學習任務的探究,為小學數學分層教學增添更多的趣味性,以此保證學生參與分層學習的狀態,推動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順利開展。
分層教學就是希望每一個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得到符合自己水平的發展與鍛煉,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能做到實時地顧及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質量一直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標準。而合作學習在分層教學中的有效融入,就相當于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探究尋找了一個得力的小幫手,讓學生在分層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都能通過同伴的幫助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以此保證學生分層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讓合作學習與分層教學得到有效的融合,首先就需要綜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學習水平,科學合理地進行分成小組的分配,讓學生能夠擁有相對強勁的學習支援軍,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接下來分層合作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時,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分層合作學習時,首先就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測試來判斷學生的空間觀念,依據學生的空間觀念,將班級里的學生分成A、B、C 三個層次,然后從每個層次中挑選兩名學生,組成六人的學習小組,給學習小組布置難、中、易三個層次的學習任務,如,理解掌握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公式,并進行正確的計算、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學會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等,讓學生以組為單位以優帶差和互相討論的形式進行學習任務的完成。[1]通過科學合理地進行小組分配,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分層學習任務的完成,可以有效地弱化分層教學的難度,及時解決學生在分層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以此確保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順利落實。
分層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得到符合自己水平的學習引導,更重要的是需要讓學生在不斷地學習與探究中突破自我、提升自我,而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取決于學生參與學習探究的積極性。[2]在小學數學分層教學開展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參與數學知識探究的積極性,教師就可以將分層教學與合作學習進行有效的融合,并根據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為學生設置公平合理的競爭機制,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良性的競爭學習,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能夠在強烈求勝欲望的促進下以更積極的狀態參與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究,以此幫助學生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不斷地突破自我、提升自我,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質量。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分數的加法和減法》一課時,教師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以后就可以通過簡單的提問來查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依據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將班級里的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將同一層次的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為不同層次的學習小組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并引導同一層次的學習小組進行良性的競爭,比一比看哪一個學習小組能夠最快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如,對于課堂知識掌握較弱層次的學習小組,教師可以重點讓他們在練習中去鞏固分數加法、減法的意義與算理,讓他們先打下相對扎實的分數加法與減法的學習基礎;對于課堂知識掌握中等層次的學習小組,教師可以多進行分數加法與減法的計算練習,讓他們熟練地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對于課堂知識掌握較高層次的學習小組,教師則可以引導他們運用分數加法與減法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提升他們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當學習小組完成學習任務以后,由教師隨機抽選小組成員進行檢查,被查驗的小組成員的回答情況直接代表整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在這個過程中第一個完成查驗的學習小組可以向同一層次完成質量相對較低的后三名學習小組提出一個合理的懲罰。通過設置合理的競爭體系,引導學生進行良性的競爭學習,不僅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在分層學習過程中的前進欲望,提升學生參與分層學習任務完成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學會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積極地去幫助他人和尋求他人的幫助,保證學生分層學習任務完成質量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體精神,以此進一步實現學生在分層學習中的綜合性成長,加快小學數學分層教學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可以方便教師及時調整分層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加科學的層次化引導。但是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觀察,教師可能還是難以實時、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3]所以為了進一步提升分層教學的針對性,教師在小學數學分層教學開展中,就可以通過落實小組合作學習并完善小組評價體系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再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層教學策略的及時調整,以此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統計圖》一課時,教師在以組為單位開展分層次教學時,除了可以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分層學習任務的完成以外,還可以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互相點評,讓每一個學生都試著分析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的狀態,說一說每一個小組成員在學習中有哪些地方做得比較好,還有哪些地方需要進行改進,因為學生在以組為單位進行分層學習任務的完成時,需要進行密切的配合與溝通,所以小組成員對小組同伴的整個學習情況了解得相對還是比較清楚,小組之間的互相點評就可以讓教師與學生本身全面地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通過在分層教學中合理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并完善小組評價體系,可以有效地縮小課堂評價的范圍,讓教師能夠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便于教師在接下來的分層教學引導中及時對分層教學中的不恰當之處進行調整,讓學生得到更具針對性的分層學習引導,以此進一步保證分層教學的質量。
雖然合作學習與分層教學是兩個不同的教學概念,但是二者之間具有著極為密切的交疊關系,在小學數學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合理地將分層教學與合作教學進行融合,是落實與實施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徑。所以為了進一步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在教育改革道路上的進一步前進,教師在日常教學開展中就一定要充分地認識到合作學習與分層教學的教學優勢,將二者進行有效的整合,為學生創造一個濃厚的數學探究環境,幫助學生及時解決他們在數學學習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以此從真正意義上發揮分層教學的價值與意義,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