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濤 劉一樂 林利榮
(石家莊醫學高等??茖W校 河北石家莊 050000)
2015年,國家教育部印發的《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不僅為高職高專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數字校園建設的高潮,促進了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和教學管理的變革,教師也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隨著“互聯網+教育”理念的逐漸普及,上至政府教育主管部門,下至普通一線教師,基本達成共識,認為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還存在諸多問題,尚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完善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教育體系,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職高專教育教學向更高層次發展。
混合式教學不是線上網絡教學和線下面對面教學的簡單疊加,而是二者優勢互補、深度融合,共同促進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的提升。與傳統線下面對面課堂教學相比,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制定學習計劃,隨時隨地安排學習,學習方式靈活多變,學習效果更好。課前,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查找需要的學習資料或利用教師推送的學習資料進行自主學習,課上通過小組討論、成果展示匯報、班級討論等形式進行課堂互動,課后通過完成網絡教學平臺作業、測試、回看教學資源等進一步實現對所學知識的內化,構建新的知識結構體系。
混合式教學將課堂延伸到網絡虛擬空間,集課堂教學互動、思考和網絡教學生動、形象、直觀等優勢于一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養成終身學習習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個性化學習目標。尤其是網絡教學,平臺功能強大,學習資源豐富,各種微課、慕課、教案、PPT課件、試題庫等精彩紛呈,教師可以利用平臺上的優秀教學資源為己所用,學生可以利用平臺進行在線討論、提問答疑、考核測試、相互評價等,簡單方便、快捷有效,可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升學習效果。
傳統課堂教學以學生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作為學習評價的依據,學生的平時成績有很大的“水分”,任課教師往往依據個人的主觀判斷進行打分,使過程性考核評價成了走過場,形式主義嚴重。而隨著網絡教學平臺的不斷完善,智能化的特點更加凸顯,不僅能完整記錄下學生學習的全部過程,還具有提醒功能,能使學生明白哪些知識點已經掌握,哪些知識點還有欠缺。學生每次登錄平臺后的歷史記錄,資料詳實、可靠,使過程性考核更加客觀、公正,也容易促使學生把功夫用在平時,重視過程性學習[1]。
課程任務分解是課程資源建設的基礎,優秀的課程資源是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基礎,網絡教學又是課堂教學進行深層次進階學習的基礎。網絡教學中微課制作是關鍵,微課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參與度。實踐證明,由于微課制作質量不高導致的學生關注度不高、退課等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加強課程資源建設,首先要根據課程的教學大綱、人才培養目標對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任務分解,然后將任務落實到團隊中的每個教師身上,讓團隊成員公共參與課程建設;其次,要從微課制作入手,確保微課短小精悍、觀點鮮明、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再次,要從教學大綱、教案、PPT課件入手,確保層次結構分明,內容框架完整,重點知識突出;最后,要從動畫、動漫、音頻、視頻等方面入手,確保生動、形象、吸引力強、知識點清晰。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有效開展,對任課教師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師雖然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較強,但課堂教學經驗缺乏,對課程內容的把握、對課堂節奏的掌控等方面明顯不足;而年長教師,雖然課堂教學經驗豐富,但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欠缺,微課制作、在線錄播、各種教學軟件應用等方面明顯不足,使得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有效開展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不論是對于青年教師,還是對于年長教師,對其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相關培訓都非常必要,可以從任課教師的需求出發,進行專業知識、教學技巧、各種軟硬件應用技術,以及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操作原則、實踐流程等方面的培訓,提升任課教師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勝任能力。
1.課前:教師首先要對教學環境,學生的層次水平、學習能力、行為習慣,教學內容等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并結合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然后推送相關的學習資源到教學平臺,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完成預習任務,進行自主探究或互動交流、在線測試。教師可以在后臺了解、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等,為課堂上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學提供依據。2.課上:首先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對具有代表性的重點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和知識拓展;其次,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成果展示匯報和班級大討論,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主要是對課程的主要內容、重難點知識進行總結,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鼓勵性點評。3.課后:教師利用教學平臺發布作業,包括討論題、練習題、小測驗等,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學生也可以回看學習資源,加深對教學內容和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2]。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采取多元化綜合教學評價方法,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實時采集學生平時的學習信息數據,學期末根據匯總結果給出學生綜合的平時成績,然后加上期末考核成績,按照各占50%的比例最終得到學生的最后綜合成績。這種全程性、動態性的考核評價方法,可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更注重平時的學習過程。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高職高專教育也應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探索適合課程特點、學情狀況的線上線下教學融合之路,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為國家建設培養出更多杰出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