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越
(蘇州市職業大學 江蘇蘇州 215000)
隨著數字媒體技術、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融媒體時代已經來臨,網絡、手機等新型媒體的產生,給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高校教師需要結合時代背景,研究在融媒體時代下應如何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本文以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為切入點,結合融媒體時代背景對大學生意識形態的影響,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策略進行探討。
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過程中,首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將馬克思主義思想與當代社會熱點結合,開展教學活動。其次,高校要通過融媒體時代的新媒體手段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進行傳播和教學。最后,在個人層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新媒體手段進行認識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將馬克思主義思想與融媒體技術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學生應當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積極主動開展學習。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做社會主義的踐行者[1]。
比如,在當前社會形勢下,融媒體時代的媒介載體眾多,內容五花八門,參差不齊,容易造成圈層文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下降。對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注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宣教工作,時刻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進行正向引導,幫助大學生不斷完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融媒體時代由于現實與虛擬環境的交互性,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得到重視,高校教師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學生的心理疏導和引領工作,從而全面提高高校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工作效率。
由于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較高,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因此,高校教師在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創新,充分利用融媒體時代的新型技術手段,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具體可以體現在,針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內容要盡量短小精悍,理論知識要盡量結合實際生活。因此,學校的各類媒體平臺要注意從小處著手,由點及面層層深入,縮短文章篇幅,在內容上,結合生活實際說明理論知識,表達形式盡量生動,吸引學生主動學習[2]。
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學?,F有的官微、微博、學習驛站、線上APP等媒體平臺開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舉辦線上競賽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利用學生喜歡使用的正規平臺去宣傳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知識,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形式,吸引大學生主動參與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教育活動中,同時,高校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建立高校融媒體中心,關注學校自身特色,創新傳播內容,傳播形式,增加大學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趣味性,激發大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應順應時代發展的節奏,積極拓寬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學習新平臺。在融媒體這個新型宣傳理念的支撐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新興媒體的優勢,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深入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健康生動的融媒體氛圍,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不能一味地將理論知識強加給學生,要注重與實際生活和時事熱點相結合。
例如,高校在進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第二課堂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拓寬大學生意識形態交流的平臺,如舉辦線上答題競賽,線下研討會等活動。在競賽中考察大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在交流中把握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具體動向,以便于隨時調整教學計劃和生動有趣的意識形態教學方法。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學生個體對信息的選擇和利用更加自由化和自主化,高校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實際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基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3]。
社會主義高校是我們黨和國家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最重要的場所,也是多元化意識形態交流、碰撞傳播的角力場。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發揮傳統媒體的優點,更要抓住新媒體特點,充分利用融媒體時代的先進技術,以新的觀念和思想措施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工作,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辨別網絡信息,順應融媒體發展,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創新教育形式,以保障我國高校意識形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