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河套學院 內蒙古巴彥淖爾 015000)
隨著當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時代來臨,這為醫學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改革機會,醫學時代的大革新來臨,要在這樣的時代培養具有醫療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醫學人才,要通過“互聯網+”促進醫學教學及人才培養,同時,醫學生要適應互聯網的教學模式、生活模式及工作模式,通過利用互聯網平臺提高和促進醫學的精準教學及服務水平,對醫學領域產生積極的影響。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首次提出“互聯網+”,自此,互聯網時代來臨,“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這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的,“互聯網+”表現了一種形態,它的主要含義是將互聯網信息與傳統產業相互融合,通過信息技術快速優化、更新,完成很多行業的轉型發展。“互聯網+”通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可以輔助傳統產業,加強自身優勢,是通過信息促進經濟發展的一種形式[1]。醫學改革是不斷進行著的,但基礎傳統模式,醫學的改革都非常緩慢,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很多高校建造在偏遠地區,導致很多師生無法完全聚集在課堂上進行溝通交流,實驗教學資源稀缺、受限,導致教研活動開展艱難,這同時導致教師對學生的成績評價不夠全面,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單一,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技術的革新可以實現通過信息技術將很多醫學情況看得非常清晰明了,從而經精準判斷、預測,患者的器官、結構構造都可以得到清晰的畫面,從而使病情的診斷精準。互聯網的發展解決了很多問題,同時迎來了醫學改革的大革新局面,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溝通交流,完善教學教育評價,可以多次瀏覽模擬教學實踐課程,“互聯網+”為醫學教學提供了非常多的機會。
可以通過創建公眾號的形式分享關于解剖學的知識點、教學的課件內容、臨床實踐模擬教學課件等,通過此平臺的分享,不光可以使學習醫學的學生進行碎片化學習和擴大知識面,還可以使大眾了解醫學健康知識內容,學校還可以建立微信群聊,QQ群聊,通過群聊進行規劃學習,為學生和老師溝通交流提供便利,也可以為學生解答疑惑,解決師生交流不足的問題,同時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接觸教師,監督教師教學過程以及對解剖學課程的建議探討。我們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構建精品課程,讓學生、老師積極溝通、學習,通過慕課、公開課等網絡教學模式,讓教師和學生都能收集到大量的學習資源和不同角度的知識觀點,開闊思維模式,形成一個完善的學習資源庫。還可以與醫院建立信息聯系,讓學生進行系統學習、互動學習、資源共享,讓學生進入理論與實踐一手抓的學習環境。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實現網絡教學測評,通過在線測評的平臺,實現對學生的全方面測評,鼓勵優秀方面,指出不足之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教學評價,學生也可以對教師作出評價,并提供建設性的意見,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不斷完善改進和實時更新,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互聯網+”背景下的解剖學教學,是一種互聯網與醫學的結合,通過這種結合可以創造出新的系統。互聯網是解剖學發展的高層階梯,其對教育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互聯網能夠實現對醫學的技術支持,實現醫學資源共享,更新醫學學習方式,互聯網對解剖學產生了積極影響。互聯網在當代社會不可或缺,它為很多事情提供了便利,如疫情防控,互聯網為其提供了很多鼓勵和支持,讓前線的患者和醫護英雄都得到了很多安慰和鼓勵。互聯網是在教育本身的基礎上,進行思維模式的重新規劃,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將教育教學等內容進行整合、匯總歸類,形成相應的各種系統[2]。這種方式可以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開闊思維,不斷更新理念,將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與互聯網進行結合,通過網絡得到最新最全面的信息資源,對教學產生更積極的影響。互聯網醫療也為大眾提供了更便利的捷徑,很多癥狀通過互聯網都可以得到解答,能解決大眾日常出現的問題,提高大眾的健康素養。互聯網推進了知識時代的發展,互聯網時代實現了很多數據資源共享,形成了一定的創新。但與此同時,互聯網時代資源信息增多,很多不正確的、不利的信息也將一涌而出,這就需要學生加強自我管理,不要光依賴互聯網,要對信息進行驗證分析,不要盲目迷信,要在利用好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有利因素的同時,分辨好信息的內容和準確性,不要被帶偏,要在遵循傳統教學的同時去關注互聯網、利用互聯網,合理分配資源信息。
綜上所述,“互聯網+”對人體解剖學來說是積極的,同時對醫學解剖學的教學也產生了積極影響,為醫學人才培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信息來源廣泛了,通過網絡可以節約學習時間和解決學習困惑,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此背景下,能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雙重主動性,使教學中的很多優點突出。通過此平臺解決了很多解剖學的問題,促進了解剖學教學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