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葉鳴
(蘇州工業園區東延路實驗學校 江蘇蘇州 215000)
微課是指基于一定的教學思想,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圍繞教學中的某個或多個知識點進行講解的過程。微課在教學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這一形式,為學生構建一個創新的音樂課堂。
根據孩子成長的個性特點,小學階段的學生十分喜歡一些有趣的、有吸引力的內容。教師只有為學生創造一個愉悅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探索的興趣。在音樂教學中充分發揮微課教學的價值,改變傳統音樂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在學習音樂時更容易理解抽象化的音樂理論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將音樂知識以動態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助于發掘學生的音樂潛能,增強學生的主動意識,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視野。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課,能夠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接受到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音樂的感受,用微課視頻進行輔助,強調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體會到直觀化的音樂知識,形成一定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多種輔助內容,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科的魅力,提升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真正完成新課改下的教育改革[1]。
音樂課堂的導入非常重要,教師需要以簡短的語言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鏈接學習過的知識,讓學生在學習時按照一定的學習思路逐步進行學習,保證音樂教學的連貫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動態的音樂視頻有濃厚的學習興趣??紤]到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應重視為學生創設一個愉悅的音樂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將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以視頻作為學習的中心,做好課堂教學的設計,為課堂教學補充更多素材,為學生打造一個多元化的音樂課堂,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進行深入思考,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例如,學習《花兒與少年》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方式做好導入,設計微課視頻,承上啟下,用動畫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本首作品的作曲家呂冰和相關作曲手法。通過教學素材的輔助,讓學生在課堂剛開始就了解《花兒與少年》的作曲背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也使學生形成鑒賞音樂的基本技能。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微課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更多學習素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利用豐富的素材,感受音樂學科中的豐富情感,促進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2]。
教師在設計微課視頻時,首先應分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教學內容,選擇本節微課要講的知識點。其次,要從網絡上尋找有用的教學資源,在錄制微課時,也要注意視覺的美觀。
例如,學習《跳柴歌》這一課時,教師應組織學生獨立自信地唱出歌曲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運用氣息,做到有彈性的歌唱。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做好拓展教學,在課堂上以視頻的形式讓學生欣賞《百鳥朝鳳》,了解一些音樂的拓展知識。這樣的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也能加強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促使師生共同發展。
學生在學習唱歌、舞蹈、器樂時,首先離不開的就是節奏,因此節奏訓練是音樂教學中的重點,教師應重視節奏教學。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學習關于音樂的基礎知識,夯實音樂基本功。
學生還可以按照微課視頻的提示進行打擊節奏,如四個格子譜,每個格子譜代表一拍,格子中用不同的形狀表示不同的節奏,在音樂游戲中感受節拍和節奏的具體變化,學生在拍打節奏的過程中可以把握音樂的具體規律,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節奏的興趣。教師應引導學生對音樂知識進行梳理,重視做好個性化教育,讓小學音樂教學更加靈活化,充分發掘學生蘊藏的音樂才能。
不同風格的音樂有其獨特的音樂節奏,比如新疆音樂多用切分節奏、蒙古音樂多用長音符表達遼闊的感情等。制作微課視頻,將音樂節奏動態化地進行區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不同音樂節奏的具體特點,直觀了解音樂規律,培養學生的樂感。
例如,學習《打麥號子》時,在本節課的學習中,通過引導學生欣賞民歌《打麥號子》,讓學生感受歌曲中的意境,體會眾人熱火朝天進行勞動的場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歌譜,讓學生找出其中相同的部分,將歌譜進行劃分,制作成微課。比如,前八小節是1+1的結構,中間八小節發展成2+2的結構,最后八小節基本是中間八小節的反復。將這些知識以微課的形式呈現出來,做好對相關知識的匯總。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一定的音樂節奏感,引導學生做好音樂節奏感的學習,讓音樂教學更具個性化和針對性。
音樂課堂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需要掌握一定的音樂技能。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只是單純地進行技能訓練,對學生來說,這樣的課堂教學過于單調化和刻板化,并不利于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技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教學中的重點問題設計教學視頻,引導學生理解音樂理論性知識,保證音樂教學的實效性[3]。
例如,學習《豐收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動態樂譜,歌譜的顏色隨著音樂旋律而動,讓學生跟著音樂哼唱樂譜唱名,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展示全部的歌譜,讓學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沒有相同的旋律,再用不同顏色標注出來,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既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權,又對微課視頻中給出的資料進行分析和思考,可充分發掘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思考。在唱歌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作品中的情緒,讓學生熟悉主要旋律,引導學生把握其中豐收喜悅的情緒。
微課的應用是當前教育改革的趨勢,既可以用于學生自主學習,又可以用于課堂教學,還可以用于課后鞏固復習等。在當前的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要做好音樂教學的創新,立足于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得到良好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