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振奎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第一中學 廣東惠州 516211)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接觸的科技產品越來越多,誘惑也隨之越來越多。每一樣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有利于自己的地方,避開不好的方面。學習成績不再是唯一評判學生好壞的標準,德育教育也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班主任平時更要多加關心學生的心理活動和心理變化。日常生活中多與學生溝通,多去了解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取向。
強國先強教育,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初中階段。這個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思想開始發生變化,有了自己的想法,開始進入叛逆期,不再完全聽從于教師和家長,思想和智力也都還沒有發展成熟,很容易被不良的思想所影響[1]。因此,初中班主任和各科教師都要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積極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堅持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同步進行,兩者缺一不可。對學生的思想進行熏陶,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信息化時代是一把雙刃劍,在生活中對人們的幫助確實很大,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甚至實現了無現金交易,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對教育界的幫助之大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現在應用廣泛的多媒體教學等。以前人們只能每天定點看新聞頻道才能獲取信息,不管是時間上還是地點,都很受限制。現在不一樣了,可以隨時隨地第一時間得到全國人民的消息。這些都要歸功于信息時代。教師平時看到的一些感人事跡,可以分享給學生。不要小看一件小事,時間長了肯定會有變化,這就是潤物細無聲的道理吧。點滴的浸潤,一定會改變一個人的心靈。
教師在進入正題之前,可以和學生分享一些紅色新聞。比如,今天看了一個熱門視頻《與生命賽跑》。同學們都知道,平時都是人等飛機,飛機會因為你遲到了而等你嗎?肯定不會。但是這一次,飛機起飛了,卻又返航回來等一個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把這段視頻放給學生看。這個視頻講述的是沈陽的一名19歲的學生,叫蔡東明。要去上海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一名急性白血病患兒的生命。由于接到通知比較緊急,而且原本的那輛班車不通了。當其快要到機場的時候,飛機馬上要起飛了。于是蔡東明馬上撥打了110,民警通知機場領導,領導當機立斷,生命至上,這個乘客必須等。接到通知,飛機又滑回了停機位,機場的工作人員帶領蔡東明辦理登機手續,僅用了13分鐘。在機場的科學調配下,飛機只比原計劃晚起飛了18分鐘,卻提前了20分鐘降落到了上海的浦東機場。機長回憶說,當飛機抵達上海上空的時候,沒有排隊,優先降落。每一個環節都在為這個特殊的航班提供便利,因為大家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與時間賽跑,盡最大可能,挽救生命。據蔡東明說,從出發動身的那一刻起,包括出租車司機,還有為出租車開道的交通警察,一路上一直有人在幫助他,也希望自己能真正幫到這名患兒,讓愛心傳遞下去。這是一場爭分奪秒,充滿愛與善良的生命接力。這一感動的事跡,學生不可能不為之動容。相信學生也會暗自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但是,如果僅憑教師口頭講,效果肯定沒有讓學生自己看視頻更加振奮人心。
班主任可以通過自己所教的學科內容滲透德育教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信息技術也是進行德育教育的載體,為德育工作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和大量的教育素材。不管是哪個學科,信息技術的應用都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而應用多媒體教學使課堂充滿了活力,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根據課本內容,再通過多媒體這個媒介展示給學生,不管是課堂效率還是感受程度,都是大大提高的。其實德育教育并不局限于文科教師,只是文科教師更接近德育教育,比較容易延伸。理科教師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恰當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無處不在。
初中三年級語文有一篇《敬業與樂業》,這篇文章是梁啟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仍具有教育意義。從文章的內容上來看,既是一篇演講詞,也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議論文不同于記敘文以形象生動的描述來間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說明文側重于介紹事物或者事件。議論文由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構成。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把論文三要素的關系理清,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這是最基礎的,是把課本內容學明白,其次更深層次的就是感悟人生道理。無形中延伸到思想品德教育,根據社會各個階層的勞動人民,搜集一些各界人士工作的視頻,從底層的勞苦大眾到高薪階層的白領,甚至是解放軍、消防員等。接觸的多,認知就會多。對于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有重要作用。比如,通過本文,可以引出孔子的一句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意思是:整天吃得飽飽的,什么都不想,不動腦筋,很難有所成就;一群人整天聚在一起,談話絲毫不涉及道義,喜歡賣弄小聰明,這種人真是難辦啊。因此,引導學生,以后不管從事什么工作,首先要敬業,尊敬自己的職業。然后才能樂業,樂業了才能把工作干好。
班主任的親和力對一個班集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利于班主任管理班級,還會讓學生更容易親近并取得信任。在廣泛應用網絡的時代,班主任不僅要多分享一些時代的信息和時事新聞,還要多開展信息活動。以此增加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從而提升自己的親和力,同時讓學生對自己產生信任,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愿意和班主任分享或傾訴,也愿意聽取班主任的意見,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2]。通常,班主任的親和力取決于班主任是否真正關心學生,無論是學習上的還是生活上的,甚至于心理上的。同時,要具備自身的人格魅力,能夠吸引學生。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班主任平時上完自己的課,可以在自習課的時候多去班里和學生接觸,接觸多了才能產生感情。在學校,班主任就是孩子的后盾,遇到任何問題學生都愿意去找班主任解決。
班主任在課上的時候可以搞一些即興問答的活動,可以用手機把學生這些精彩的瞬間記錄下來,視頻或者照片都可以。班級的墻上可以專門設置一個照片墻,把這些照片都掛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也能拉近師生之間的感情。現在的短視頻應用也很廣泛,課余時間老師也可以和學生拍一些有意義的視頻。如一些手勢舞或者體操,所有學生的作業都寫好了才能拍視頻,相信每個學生都不愿意拖后腿,成績好的學生寫完了就實行以優帶差,讓成績好的去幫助成績差的,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學會。孩子們做這些事情都是很積極的,但是前提是掌握好學習的內容。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還能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一些勵志歌曲的體操,比如《明天會更好》,讓人很有感觸的一首歌,課間到時候可以組織學生排練,不要覺得這些都是浪費時間,無關緊要的事情。這些都是可以直達學生心底的,可以深刻讓孩子們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和關愛,還可以觸發學生心底的善良,甚至是博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從小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是家長的首要任務。離開了家庭的關愛和教育,不管教師多么努力,都很難讓孩子成功,因為教師代替不了家長該負的那份責任。現在是信息時代,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也密切了起來。因此,教師要做好家長的工作,使家校合作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現在的班主任基本都會在社交軟件上建立自己的班級群,有事情直接在群里通知,所有家長都會看到。比如,有些學生寫的字特別好看,教師可以拍照片發到群里,一個是讓家長們欣賞,再一個可以鼓勵其他孩子,進而讓各位家長對班級有更多的了解。還有一些學生上課容易走神,搞小動作,教師可以拍視頻發給家長,注意不要發到群里,要私下發給其家長,以免傷到孩子的自尊。一方面課上教師要提醒一下該學生,讓其認真聽課,一方面要讓其家長知曉,回到家讓家長和孩子談談。無論從哪個方面考慮,都要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目的。在節假日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孩子們布置任務,幫家長做家務干活或者是做一頓飯。家長可以拍視頻或者照片發到群里展示,有可能孩子們做得不好,但是這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體驗。讓學生除了學習知識以外,也要學一些生活技能。
綜上所述,信息化對初中班主任管理班集體有很大的幫助。班主任教師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的優勢,創新班級文化建設,樹新風、揚正氣、講文明,使學生擁有一個全新的精神面貌[3]。同時,班主任自身也要不斷提升自己,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下與時俱進,切實管理好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