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碧桃
(四川省廣元市川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四川廣元 628000)
俗話說“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要想實現立德樹人,就必須依附于教育,教育是立德樹人的載體,舞蹈是學生表達情感的重要表現形式,在舞蹈教學中貫穿立德樹人教學理念,對學生的情感發展及思想提升等都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能使學生在舞蹈學習中保持正確的思想觀念,為學生舞蹈專業技能及審美素養等的提升奠定基礎,便于學生明確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增強學生的德育意識,在提升學生鑒賞能力的同時,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健全,進而養成良好的品質。
“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在高職院校舞蹈教學中實踐的必然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與現代教育發展相契合,另一方面,有助于為高職學生的發展提供保障。第一,與現代教育發展相契合。縱觀我國歷史長河,德育一直處于經久不衰的地位,不管是古代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言論,還是現代的“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思想,都進一步體現出了德育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意義。“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是伴隨我國教育的發展與改革而提出的教育方針,是與現代教育發展相契合的科學主張,通過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融于教育來實現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而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實踐于高職院校舞蹈教學,并以課程思政為實施舞蹈育人的載體,既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識水平,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得到不斷深化,有助于學生舞蹈文化素養的提升,如在舞蹈教學中關于紅色主題舞蹈的欣賞與創編,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將革命故事與舞蹈動作進行結合,在提高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同時,使舞蹈更具生命力,進一步推動現代教育的發展;第二,有助于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保障。信息化時代盡管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也為各類不良思想在學生群體的傳播提供了機會,對學生的思想建設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而高職階段正是促進學生正確思維形成以及培養人格的關鍵時期。為此,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與高職院校舞蹈教學相融合,使學生在舞蹈學習中逐漸養成良好的品質以及積極的生活態度,能讓學生正確的明辨是非,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也是將“立德樹人”實踐于高職舞蹈教學的重點[1]。
為了充分體現高職院校舞蹈教學中“立德樹人”的育人價值,可以將課程思政融入舞蹈教學中,實現對學生思想水平的提升,常言道“以舞育人,以舞載道”,舞蹈是集美與形為一體的表達個人情感的重要體現形式。因此,舞蹈既有著美育的功能,同時蘊藏德育功能,尤其是舞蹈教學中的德育功能正是通過挖掘舞蹈學科中的思政元素,進而對學生的思想道德、人生價值觀等產生直接作用。為此,將“立德樹人”滲透到舞蹈教學中,并滲入思政思想,有助于學生在舞蹈學習中強化自身情感體驗與美的感受,加上不同民族之間的舞蹈特點也與當地的文化、社會風氣等有著明顯的關聯,學習不同的民族舞蹈動作時也會對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而“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滲透及思政的融合則能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意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舞蹈學習態度,進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此外,在傳統的高職舞蹈教學中,在教學內容上常常以單一的舞蹈教學為主,使教學處于單一化狀態,“立德樹人”與舞蹈教學的融合還可以使舞蹈教學資源更加豐富,使課堂教學內容多樣化,便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重要教育方針,旨在通過德育實現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與踐行,“立德樹人”在高職院校舞蹈教學中的實踐,不僅能對學生的思維與情感進行正確引導,還能夠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2]。教師在貫穿“立德樹人”理念開展舞蹈教學時,除了要對學生的舞蹈技能進行關注,還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以便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思想觀念等進行正確引導。同時,教師需要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這樣才能夠使“立德樹人”在舞蹈教學中的隱形價值得到有效發揮,進而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提供保障。
“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對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與激發,高職院校舞蹈教學涉及的舞蹈種類較為繁多,主要舞蹈動作涉及漢、藏、蒙古、維吾爾、朝鮮五個民族,但不管是哪個民族的民間舞蹈都蘊藏著自身的紅色文化。所以,在舞蹈教學中關于“立德樹人”的實踐,教師則需要對舞蹈教材中各民族民間舞蹈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與整合,并通過將紅色文化資源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方式來不斷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愫,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例如,《中國民間舞教材與教法》中關于漢民間舞蹈的教學,由于該節舞蹈教學內容涉及東北秧歌的體態與動律教學,在東北秧歌舞蹈動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介紹關于東北秧歌的文化背景,便于學生了解東北秧歌是我國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進而產生民族自豪感。同時,教師可以在學生掌握東北秧歌動作技能之后,播放關于《得勝令》等表現民族英雄勝利凱旋的樂曲,并鼓勵學生將所學動作結合樂曲旋律進行舞蹈創編,讓學生在舞蹈創造中提升情感體驗,進而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以此不斷強化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及自豪感。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舞蹈學習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基礎,還必須擁有堅強的意志,這樣才能在舞臺上使舞蹈更具靈魂與情感。而意志培養也是“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點,為此,教師在舞蹈教學中,除了需要對學生的舞蹈動作進行檢查,確保學生能夠通過舞蹈傳達情感內涵,還需要讓學生養成勤于練習的良好習慣與態度,使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通過強化舞蹈訓練強化學生堅定的意志[3]。除此之外,對學生意志的強化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有些高職學生由于長時間受到舞蹈訓練,往往會產生松懈心理,而小組合作可以通過同伴之間的相互鼓勵來起到強化舞蹈動作的目的,在合作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能力,有助于舞蹈基礎的夯實。例如,《中國民間舞教材與教法》中關于藏族民間舞的教學,該教學內容主要圍繞藏族踢踏舞的六個基本動作開展,并且對節奏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學生練習踢踏舞動作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相對應的樂曲,以此調動學生的情緒,當學生對每個舞蹈動作背后的故事進行了解并熟知舞蹈動作之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開展練習,通過不斷轉變圓圈跳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意志,使學生在相互合作中能夠彼此理解,相互支持,這樣有助于學生人格素養的養成,在提高合作能力的同時能使學生夯實舞蹈基礎。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需要進行考核評價,高職舞蹈教學也是如此。目前,高職院校舞蹈教學中的考核評價常常以學生的舞蹈表現作為主要的評價內容,而對于學生情感表達、思想等方面的評價較為缺乏,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基于“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背景下的高職舞蹈教學,教師則需要對考核評價的內容進行創新,在對學生的舞蹈技能、掌握情況等進行評價的同時,還需要將德育評價指標融入評價,并對德育評價的分值進行合理的設置,將學生日常舞蹈表現、合作能力、對舞蹈的理解、舞蹈情感的表達等作為德育評價的內容。為了使“立德樹人”育人功能在高職舞蹈教學中得到更加有效的發揮,教師可以將思政評價納入評價內容,進而形成有效的思政教學評價體系,使評價內容更加豐富與全面,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在學習維吾爾族民間舞蹈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出課堂,使學生能夠在舞蹈機構或者是學前教育機構等進行教學,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心智,又能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合作意識等進行培養,之后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感表達,以及課外的表現、體會、活動參與積極性等進行綜合評價,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傳遞知識,其自身行為也會對學生的價值觀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立德樹人背景下的高職院校舞蹈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除了要具備扎實的舞蹈技能,還應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師德形象,為學生的道德修養與思想品德的建立起到引導作用。例如,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具備愛崗敬業、關心學生的品質,并在衣著上加以注重,不能過于張揚,避免學生效仿。此外,教師還必須有嚴謹的教學態度,加強對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學習,公平公正,與學生成為良師益友,提倡學生互幫互助,讓學生在學風良好的環境中完成對舞蹈知識的學習,這樣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道德觀與人生觀的建立,為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4]。
總而言之,“立德樹人”教學理念是現代教育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高職院校舞蹈教學致力于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與技能的教學,“立德樹人”理念在舞蹈教學中的實踐能讓學生對舞蹈學習產生全新的情感體驗,同時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舞蹈學習習慣,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此,在今后的舞蹈教學中,需要教師不斷進行實踐與探索,使“立德樹人”理念深入舞蹈教學的每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