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潔
(湖北省武漢市楊園學校 湖北武漢 430000)
微課是教育逐漸發展新誕生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比較新穎奇特,也因為其精悍的特點而受到教師的追捧。因此,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進行小學語文微課也成為教師們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微課充分利用了互聯網資源,將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使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更加突出,更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為學生的復習和預習提供了便利有效條件。在信息化時代,通過信息化的教學,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愛上小學語文課程,與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也不相同,新型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學習語文有不同的見解[1]。
微課是的特點在于每一個的課程時間短,展示的知識比較集中,課程內容也可以簡單直觀,在給學生教學時更具針對性。微課在小學語文自主學習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另外,我們也可以利用微課來學習小學語文的重要知識點,形成清晰的學習思路。因此,學生應該有效地利用微課來提高學習效率,加強自主學習中對關鍵知識的掌握,使課程內容得到更高質量的消化,讓小學生可以形成自主學習語文的習慣。
例如,在第一單元《桂花雨》中,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利用微課自主學習,學生尋找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然后教師發一些教學任務讓學生自己去根據微課視頻去完成,也可以作為提前預習。微課程應該有一些恰當的提問題來檢查學生學習情況,問題的設計也要適當的安排基本對語文課文問題,以及單元問題和核心問題,運用多樣化的提問策略促進學生思考,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完之后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對每一節微課要有一個簡短的總結,概括要點,并幫助學生梳理學習思路,強調重難點。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越來越普遍、互聯網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教學改革的不斷改變,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也逐漸運用了信息化的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更加豐富多彩,提高了教師的語文教學質量和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了學生的小學語文學習興趣。信息化教學技術指的是用網絡作為互聯網教學的工具,它可以將文字、聲音、圖像結合起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帶來最直觀的感受,為學生掌握課文知識提供便利。傳統的語文課堂主要是教師對課文直接解讀,通過干巴巴的文字對學生進行授課,又因為每一節課堂時間有限制,有時也會影響教學效率。有了微課這個工具之后,減少了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并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語文的興趣[2]。
例如,在第四單元《圓明園的毀滅》的學習中,其中中有很多與古代歷史人物或者古代建筑相關的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如果光憑教師根據課文中的語句文字進行講解,要花許多時間,學生也不一定能認真聽,也不一定能聽明白,這時候就需要利用微課進行輔助教學,通過放一些圖片,圖文并茂來進行講解,對于古代人物,要知道他們的功績,這些都可以通過多媒體來直觀展現,這種方式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對于風景的描寫,如果光講解學生也理解不到位感、受不來,通過圖片進行講解,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還可以帶給學生審美體驗,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學習語文,認為學習語文并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所以,利用微課來教授語文課的內容,讓學生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很有必要。
信息化微課主要是教師是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探究而制作的微型視頻,通過教師對某個教學難點的仔細講解或操作演示,學生也可以在不懂時反復觀看,通過這些來掌握知識點。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可以用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及時檢測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很容易忘記。為此,教師十分有必要利用信息化微課教學,協助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3]。
例如,在介紹一種事物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在授課前讓學生在家里自己說一說自己所要介紹的一種事物,通過手機記錄下來并上傳至教師所用的微課課堂,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每天積累的作文素材也可以讓學生上傳至微課課堂,教師就可以很便利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利用微課進行知識檢測也很重要。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教育的不斷改革,讓微課這一先進的教學載體問世以來便備受關注和爭議。利用微課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檢測學生學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