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麗婷
摘要:小學數學作為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怎樣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現代教育的大舞臺上,雙減也成為了教師的重要任務。教師認真學習新的課改教學理念,用創新的教學方法,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教師要不斷的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求知欲。
關鍵詞:改善策略;數學現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雙減”背景下如何改善數學教訓的現狀成為了教師的重要任務,讓學生在減輕壓力的同時掌握更好的知識,從而可以更好的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提高教學的質量,當下雙減的實行時學生在校學習的課程增大,還要保障每一名學生可以學會,學懂。
一、如何讓學生,學會;學懂;掌握
學生在課上對知識能不能理解,能不能學會,能不能學懂,怎樣激發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是“雙減”后老師最關心的問題。一年級是一個對數學剛啟蒙的階段也是打基礎最關鍵的地方,學生的心理和情感還不是很完善。要想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首先教師本身就要表達出對數學有強烈的喜歡和興趣,由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轉換還沒有從以前的直觀性轉換到想象性中來,單單靠老師講,學生自己去想象和理解,是不能有很好效果。要想學生明白老師必須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可以用舉例子或者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們感覺數學是一件非常有樂趣的事情從而激發起他們的興趣。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既兼顧基礎,又注重設計深層思維設的問題。層次越低越基本、越關鍵,層次越高越復雜。在設計的時候可以選擇激發學生思維和增加記憶力容易理解的問題,同時設計一些具有創造性的問題。在校內提升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布置作業更加科學合理,讓學生回歸課堂,校外減輕學生壓力,因此可以更好的讓學生提升自己。
與此同時還要,激發學習興趣,打造學習氛圍。很多學生在以前有過提前預習,學生的總體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對事物理解能力的不同,導致學生不在一個層面上,對于一些學生不能很好的去接受而且很多學生不懂得如何去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學習起來也會比較困難,所以要了解學生的目前學習現狀對于數學掌握的多少去進行分析,課本上的知識符合大部分學生如果按部就班的去講對于優秀的學生就并不具有挑戰性也就沒了興趣,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理解能力比較之下相對來說慢一些。針對這個問題老師要創造一個生動的情境,激發起所有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動力去學習,學習興趣有了求知欲也就得到了滿足從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把舊的傳統教學思想轉變成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把學生變成主體,通過講故事舉例子的方式創造情境讓學生更主觀更直白的去理解內容,打造一個適合的學習氛圍。
二、減輕壓力;新穎教學
(一)共同努力減少學生的壓力
減輕學生在外培訓的負擔和學生作業情況的負擔,讓老師改變了從前的教學套路,提高了教學水平和在校學生的教學效率,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改進和創新教學策略。除了減輕學生和家長的負擔外,最主要的就是嚴禁學科類補課機構上市,貫徹任何教育機構都要統一登記為非盈利機構,對非科學培訓機構也要加強審批資質,嚴禁和教育相關的任何機構進行資本化運作,保證讓絕大多數學生能上得起學。“雙減”政策就是為了可以讓學生平等學習減少學習壓力,學生當然得考一個好分數,除了分數以外還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精神追求以及綜合素質的質量。在學生不參加學科培訓班、家長不參與檢查作業、不能加班加點、不大量布置作業、不頻繁考試的前提下,借助課程科學設置、課堂改、教師素養提升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雙減”不應限于“減”,應該還有“加”。我們要從“學會”變成“會學”,積極主動面對學習。
(二)選用新方法教學提高效果
現在有大部分老師選用新的教學方式,有少部分還在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了提高教學效率節省課上時間基本不采用小組討論、團隊合作、創造教學情境、選擇更加生動的多媒體教學等一些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缺少學習興趣。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水平,單靠老師枯燥無味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數學知識本身就是比較不好理解邏輯性比較強的,再加上學生本身的邏輯性思維性沒有很完全,不懂的如何去運用,這就要老師選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圖文并茂的講授,抽象枯燥的知識變成生動形象的,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對于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比舊的教學方式更能激發起學生對學習的欲望,充分的發揮出以學生為主體地位。要積極營造出一個和諧有趣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快樂,提高數學的教學效果。
(三)從理論知識出發培養學生
“雙減”落實后呈現出了兩個現狀,根據學生角度來講是開心的喜悅的因為他們有了更多的課外活動時間,但是對于家長來說有一部分是支持的因為覺得孩子以前壓力太大父母下了班之后還要進行輔導作業,還有一部分覺得孩子壓力變小了回到家之后也不學習了,擔心課程跟不上。所以教師要針對這些個問題來按照學生的自身情況留作業,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難度練習。“雙減”并不代表不留作業而是如何留的少而精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作業并且還能掌握所學知識。這樣一來老師可以在課上進行測驗,在根據成績對學生進行分撥輔導,保證所有學生都能理解數學知識和理論。從學生對課程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入手,不能生搬硬套,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范圍。從簡到難,不要急于求成先慢慢的交給學生一些簡單的知識,然后再慢慢加深難度,培養學生自己動腦筋的習慣要讓他學會主動思考。要想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在講課時更加形象具體,讓學生學會努力思考是學習數學的關鍵,把原有的理解帶到課堂當中、主動構建、理解數學概念、獲取數學方法,掌握方法,對數學有新的體驗。教師要在平時多多鼓勵學生讓他們更有信心,并且要讓學生勤加練習,多動手練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好數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學習習慣的培養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關系著日后所有的學習,好的習慣可以有助于學生在學習上的嚴謹認真,有助于建立穩定的學習規律,把學習當做成一種生活的樂趣這樣就不會覺得認為學習是一種枯燥的、難懂的。教師也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互相了解來讓學生喜歡學習,數學知識是很深奧的要想學好數學就要打下夯實的基礎,從小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將會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任喜相.“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與評價新思路[J].新課程,2022,No.609(01):163.
[1]高丙顯.“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改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No.1082(3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