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媛
玻尿酸的醫學名稱叫透明質酸,是一種高分子的多醣體,質地透明,具有黏性。通常運用在醫學上的玻尿酸是經過純化的,注入皮膚后和體內原有的透明質酸融合,導致皮膚膨脹、額頭變平隆起。
玻尿酸的安全性相對較高,效果顯著,是當下最熱門的填充塑形材料,不少愛美人士選擇注射玻尿酸來填充額頭、山根、下巴等,以期達到修整容貌的作用。
很多愛美人士進入美容院之前會做很多功課,以期了解玻尿酸的作用、生效方式、安全性等。但是,面對網上的大、中、小玻尿酸分子,單、雙相和交聯等信息,不少人犯了難,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本文將為您一一解答。
相,指玻尿酸的狀態:氣態、液態、固態。
交聯,指使用交聯劑將游離的玻尿酸連接起來形成網狀支架,使玻尿酸的物理性質發生改變。
因為未交聯過的玻尿酸是液態的,在體內很容易被降解,打進身體多少劑量都會消失全無。交聯后的玻尿酸不容易被吸收,可以達到塑形的目的并維持一段時間效果。
像我們平時涂抹的玻尿酸化妝品是不含交聯劑的,使用后48 小時內便會被玻尿酸降解酶自然降解,變成水和二氧化碳;而玻尿酸注射之所以能在人體內保存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是因為交聯劑的作用。交聯程度越高,維持時間就越長。
玻尿酸分為單相玻尿酸和雙相玻尿酸。要區分兩者,需要了解玻尿酸的制作過程:
①首先,將玻尿酸粉末與交聯劑、緩沖液等進行混合。
②然后把混合液倒入發生罐中進行反應。
③反應結束后,粉末狀玻尿酸就變成凝膠塊狀。
那么問題來了,凝膠塊狀很硬,如何變成可注射的玻尿酸呢?單相和雙相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單相玻尿酸通過研磨法,把玻尿酸凝膠塊研磨成直接用于注射的比較順滑的凝膠狀,不摻入液體,是完全交聯的玻尿酸。
雙相玻尿酸則是通過篩分法,把凝膠塊篩成顆粒狀,這樣的顆粒還需要增加它的潤滑性才能更易于醫生推注,所以又會在里面添加少量的游離型玻尿酸(非交聯型)。這種既含有交聯型玻尿酸又有游離型玻尿酸的產品就被稱為雙相玻尿酸。

總結起來就是:玻尿酸里只有固態,就是單相,完全交聯;既有液態又有固態,就是雙相,交聯與非交聯混合。
兩者的適用性不同。單相玻尿酸由于固著力好,不擴散移位,適用于塑形,比如豐下巴、隆鼻;面部提升以及填充深層皺紋,比如法令紋。而雙相玻尿酸更適合做表淺的填充除皺。
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施術者通常會根據求美者的需求,結合使用單、雙相玻尿酸,以期達到最好的效果。
玻尿酸還可以按直徑劃分為大分子、中分子和小分子玻尿酸。不同的直徑用于不同的部位,維持時間長短也有所區別。
一般來說,小分子玻尿酸往往都是單相交聯的,所以“塊頭”更小,而且更加柔和。小分子玻尿酸的特質決定了它更加適用于淺層注射和精細填充,比如眼周、臥蠶以及其他真性皺紋填充等。
小分子玻尿酸的主要功能是保濕嫩膚,用于人體皮膚的真皮層注射,補充真皮層缺失的水分,以及修復受損肌膚。
不過小分子玻尿酸在身體里代謝速度比較快,不同品牌各有差異,但效果維持時間一般在4~6 個月之間,所以也成為很多女明星的常規保養項目。
中分子玻尿酸的分子量是最接近人體細胞的,所以質地相對大分子玻尿酸和小分子玻尿酸來講要更加柔軟,一般用作軟組織的填充和除皺,比如淚溝、太陽穴、額頭等部位。
但要注意的是,中分子玻尿酸不能用來注射皮膚表層,而是用來注射深層皮膚。這就容易導致一個問題:有些求美者為了省錢,自己買來玻尿酸找人幫忙注射。如果對面部層次不熟悉,手法不熟練,容易導致注射后的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現局部腫脹、僵硬等情況。
而中分子玻尿酸的效果維持時間,根據品牌的不同一般可以維持半年到一年。
大分子玻尿酸一般多是雙相交聯的,在外型上它的顆粒較大,因此表面較不平整。為了避免發生凹凸不平的情形,大分子玻尿酸主要注射于深層肌膚中,針對的是深層皺紋,比如法令紋、五官雕塑、隆鼻、墊下巴等;或是大面積范圍的填充,如豐頰、豐額、蘋果肌等。
大分子玻尿酸在身體里的代謝速度慢,所以效果維持的時間也相對較長,一般在12~18 個月,不同的品牌維持時間存在差異。
可能有的人注意到:大分子玻尿酸和中分子玻尿酸都能隆鼻、隆下巴,那么哪個更好呢?其實兩者還是有區別的,中分子玻尿酸效果較為柔和,而大分子玻尿酸則可以塑造出鮮明的輪廓感,求美者應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求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