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榮影
摘要: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需求變得越來越明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重視。其中受到重視的程度與人們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的幅度成正比,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和訪問,并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策略;問題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近年來,我國的幼兒教育發展水平普遍得到了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培養層次已經由幼兒師范教學逐漸提升至本科乃至研究生。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和改進。這就需要越來越多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一、形成一個有利于幼兒心理健康的人文環境
根據生態學的觀點,把幼兒的心智發展置于多種系統的有機結合的結構之中,而幼兒的心理發展環境主要是指以人際關系為主的應用環境,我們可以從幼兒發展的生命學模式中得到啟發,將幼兒的心理發展環境分為三大系統,關注幼兒生長過程中的父母工作與交友及社區環境、時代變化和文化背景、社會經濟環境家庭和幼托機構帶給幼兒的影響三大類。關注幼兒自身的心理發展變化,合理期待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盡可能的為幼兒創造一個適合幼兒成長的人文環境系統,為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舉例來說,在幼兒園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關注幼兒的禮貌問題培養,然后盡可能的為幼兒創造一個和諧的班級氛圍,讓幼兒園的小朋友之間和諧相處。比如,遇到老師要積極問好、踩到別的小朋友要態度真誠的道歉、吃飯時要注意衛生吃相優雅等等。同時,教師還應該關注幼兒的心理變化,當幼兒情緒低落時要及時了解情況并思考解決方案,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為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的人文環境[1]。
二、必須樹立以兒童為主的教育目標和理念
培養“完整的兒童”是當代幼兒教育的新觀念,所謂的完整兒童是指教育者要在教育的過程中著眼于幼兒的心理素質、生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等系統的完整培養。同時也要關注幼兒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幼兒不僅要有強壯的體魄、學習的能力、生存能力和多種多樣的才藝,也要有良好的性格,要有與人交往的能力,形成一個能調整自身內在和外在壓力平衡狀態的心理健康狀態。
舉例來說,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關注兒童的知識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關注兒童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要有意識的關心兒童的心理變化。此外還要注重興趣課程的開展,然后帶領幼兒們適當參加一些體育美術音樂類的課程,豐富幼兒的日常學習生活,同時也要鍛煉幼兒的各項綜合能力[2]。
三、加強幼兒園與高校的合作,重視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幼兒教師的師資培養工作主要是由各級中等師范學院共同承擔的。幼兒教師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也由他們獨立摸索著解決,因此就缺乏鍛煉科學系統的理論指導。各級高校雖然也開設了一些有關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但是這一段專業大多數是基于心理學的基礎知識進行的理論學習,其中雖然也有一部分心理學知識是針對青少年以上的對象而開展研究的,所以這些專業的畢業生也主要是中等以上的學校就業。因此,導致我國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狀況很難得到有效的改善。對此就需要幼兒園方面與高校聯合進行合作,為高校的幼兒心理健康研究提供更多的實際案例,也給高校幼師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便于他們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好的修改教學理論,提高教學實踐的質量。
舉例來說,當前有很多家長由于工作繁忙,疏忽了對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視,所以有很多幼兒存在一些心理問題。此時,幼兒園就可以積極與高校進行聯系,為高校的兒童心理健康發展提供意見。這樣不僅有利于高校的幼兒心理健康研究,也有利于幼兒園階段的兒童心理健康教育[3]。
四、關注幼兒教育工作者的素質,加強幼師的培訓工作
美國的學者曾經研究過,教師的病態人格將會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經常性情緒不穩定的教師更容易教出人格障礙的學生。因此在幼兒園的教師選拔過程中,一定要關注教師自身的素質,促使他們能具備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把握幼兒教育方法和技巧,對自身的心理衛生方面也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心理衛生知識,能夠有效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自身所學的心理學知識,提高幼兒教學質量。此外,還應該對幼兒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培訓,這樣不僅僅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師自身的心理素質,還能夠幫助其積累更多的專業知識,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來說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結束語:總而言之,幼兒園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點內容,不管是培養幼師的高校幼兒園管理方面,還是幼師自身,都應該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為了更好的提高幼兒成長環境的質量,幼師們一定要積極學習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創新教學理念,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莉惠.關于幼兒自主游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探究[J].科幻畫報,2020(11):39.
[2]王瑞林.在家園合作中指導家長關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20(45):73-74.
[3]張文星.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滲透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