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芬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深化改革和逐步推進,高中教師在語文課堂中的教學以多樣式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取得了優異的教學成果。然而,還有一些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進行課堂教學,將教材中的文章內容機械式的去閱讀和講解,在語文本身枯味乏燥的學習環境下更讓學習失去了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導致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進行有效的學習理解。所以,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發揮出學生的語言藝術和文學魅力,運用個性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語文,本文將對高中語文個性化的教學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 高中語文;個性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高中語文課程是高中學生教育階段主要學習的重點學科之一,也是學生對于培養語文綜合素養,激發文學陶冶情操的關鍵性時期,因此,教師要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展現出個性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具體個性化,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優點和長處,發掘學生們的自身特點和特色,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以此來針對不同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加強對語文學習的認識,學習語文不僅僅是能夠學習好書本中的重點知識內容,還要培養出屬于自己的個性文學修養,真正體現出語文教學課堂中的價值所在。
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往都會按照一貫式的流程來進行課堂教學,按照“劇本”的形式講述有關課內的語文知識點,讓學們跟著教師的步伐去走,導致整堂課下來學習變得壓抑,不利于學生對文章中的中心思想有深刻的體會和感悟。教師要積極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感受,讓課堂成為學生的主體,教師作為良好的引導者加強對學生的學習引導,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鍛煉學生對語言的敏感性和表達方式,帶動學生對于語文的邏輯思維的拓展的創新,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高中語文課堂變成學生自由學習的園地。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三語文下冊《阿Q正傳》一課時,教師要學生認識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認識阿Q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一個落后的、無覺悟的農民的典型。課前教師可組織學生查閱有關辛亥革命的相關歷史資料,并讓學生闡述有關辛亥革命的歷史事件和內容,在課內文章學習的過程中,針對每一段對于阿Q的經歷過程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讓學生說一說現實生活當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阿Q一樣的落后思想人物經歷,通過讓學生的自由發揮,學習思維模式不再局限于教師的角度去理解問題,而是讓學生自主的去探究,對于課文的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二、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是處在一個心理比較成熟,熱愛追求新鮮事物的一個重要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心理好奇心都特別強,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這個心理特征來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教師作為重要的引導者,要加強自身的知識資源和教學技能,充分引出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之中去探討研究問題、學習問題,打破局限性的固定思維模式去教學,導入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和問題,重點結合教材知識實際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輕松愉快,以個性的方式牢固掌握課本中的重點、難點知識內容。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三語文下冊《天文學上的曠世之爭》一課時,教師要學生梳理課文的行文思路,掌握閱讀自然科學論著的一般方法,了解中國古代宇宙結構學說的發展過程及論證。文章之中大量的采用了文論論證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學習起來會很困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播放有關天文景象的視頻,介紹太陽系中每個星球的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根據學生的好奇心的引入,教師可對學生提問: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天體在宇宙中呢?通過學生的直觀體會天文學的景觀,激發學生想對神奇的浩瀚宇宙的了解,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課文當中的知識內容。
三、多角度分析文章
每個人的想法和思維方式不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意見多少會有些差異的存在,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中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去闡述論證文章中的內容,雖然教師所分析文章的方向性和正確性都是對的,但是過于一種角度的思考研究問題很容易給學生造成一種固定的學習模式。教師要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同時也要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散語文邏輯思維,真正體現出語言文學的魅力所在。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三語文下冊《茶館》一課時,基于老舍文章內容的豐富性,教師要學生把握節選部分眾多人物的形象特點,品味語言的個性化、動作化及幽默風格,激發戲劇欣賞的興趣,提高鑒賞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朗讀,在朗讀過后根據自己的角色說出自己的感受及對人物的評價,然后教師再進行角色互換,同樣的進行對人物特點的分析。最后教師根據每個學生自己的分析結果對整節課進行總結歸納,通過不同角度的分析文章不僅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還擴展了語文學習的思維,達到高效的教學課堂。
總結:
總之,教師要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環境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要用個性化的教學手段進行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注重加強學生的自由發揮,以學生好奇心強為出發點,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多種角度分析文章內容,鍛煉學生不同的思維分析能力,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上享受參與,構建高效率、高質量的語文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 申瑩.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語文個性化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61-62.
[2] 嚴慧姣.探索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語文個性化教學[J].語文課內外,2019,(9):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