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紅梅
摘要: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用嬌縱方法去進行課堂的管理,它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技能。相比較傳統的課堂管理策略,在正面管教理念下的課堂管理將是一種不同的方式,讓孩子們參與專注地解決問題,而不是單純的被動接受者;更讓孩子們能有效地參與到課堂,讓老師們更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
關鍵字:小學班級;正面管教;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驕縱的方法,以相互尊重和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并以此為基石,在學生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各項技能。教師和父母通過正面管教的方式能讓學生更好地發展自我和適應社會。下面,以小學班級正面管教為例,探討如何用正面管教促進學生成長。
一、加強班風與班級制度的建設
1.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在班級氛圍的營造上,良好的文化環境必不可少。文化環境能夠對學生的行為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在這一方面,要為學生布置出美觀,整潔,優雅的班級環境,突出班級特色,注重實用性,趣味性與激勵性,并充分考慮到隱性課程的作用和價值,提高班級凝聚力。同時,通過網絡資源的應用來構建班級網絡環境,通過信息平臺來構建班級主頁,及時發布信息,方便家長之間,教師和家長的交流與溝通,從而營造出良好的班風。
2.構建公正的班級制度。公正合理的班級制度也是營造班風的重要環節,而班級制度的構建,要讓全班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通過大家的討論達成共識后再頒布。實施班級制度,要遵循科學合理、公正公開的原則,具有操作性與可行性。并將監督機制、獎勵機制融合起來,以激勵為主,做到獎懲結合。在制度構建完畢后,要定期完善,做到與時俱進。
二、對學生進行鼓勵
教師應該尊重、理解和鼓勵學生,增強學生自我效能感,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每一個學生的經歷都是一幅生動的風景畫。六月的期末考試前,教師特地在全班學生面前對小Y說:“老師相信你,通過這么久的努力,你這次期末考試一定會考好的!”教師堅定地看著她五秒鐘,并且確定她也堅定地看著教師。正如“羅森塔爾效應”一樣,小Y期末考試考到了中等成績,比教師想象的分數還要高。當她的爸爸知道成績的那一刻,激動地打電話向教師表示感謝。那時,教師心中陣陣暖流涌動,心中歡呼著:家校溝通的橋已經搭穩了!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我的基本原則永遠是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同時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 學生需要被尊重、鼓勵,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學習和提高學生能力。
三、轉換批評為疏導
對于學生來說,老師一句的無意識批評可能會對學生內心造成很深的傷害。一些學生在被批評后可能會陷入一種負面的自我認知,甚至有個別學生有會報復心態,這種心態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有些班主任甚至會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某些同學,現在學生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強,這種批評可能對老師來講可能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對小學生來講可能會形成長期的陰影。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老師只要采用替代方法進行教育,學生就更容易接受。首先,一些問題可以盡可能地與學生私下交流,以避免被其他同學看到而感到羞辱或自尊受挫。當學生犯嚴重錯誤時,教師應該嚴格批評,但語氣應該盡量緩和。通過對學生行為的分析,我們應該和學生討論為什么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為什么他當時這樣做呢?在相同的情況下,以后應該注意如何去做,這樣一步一步地引導,使學生不要過于在意自己所犯的錯,錯而改之,善莫大焉。
四、大力推行班級自主管理模式
正面管教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開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主動性。構建多元化的管理小組。要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要方式就是要構建出多元化的管理小組,在平時的授課、主題班會和班級活動之中,教師都要著重培育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合作意識,為學生構建出自我管理與合作學習的班級氛圍和環境,提高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并以班委會作為構架,構建班級管理小組。班委會成員具有明確職責,管理內容涉及班級工作的各個方面,以班委會為依托構建班級基礎小組,一般4~5人一個小組,由小組成員來推選出小組長。在管理小組的工作模式上,推行輪崗制度,調動起全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此,對于管理小組負責人,實施輪換制度,有基礎小組的成員輪流擔任,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讓他們能夠產生歸屬感。
五、師生間多溝通,加深了解
班主任應該給學生充分的表達自我的機會,利用課間或放學回家的留上盡可能地與學生接觸,放下自己教師的權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尊重地交流互相的觀點。負責課程的教師可以表達對學生實踐的評價,并指導他們通過學生提出的主題,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讓學生意識到課堂活動需要自己。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提出學生實踐的意見,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也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通過這種正面管教的方式,學生對班主任的抵抗力將不再那么強烈。在日常交流中,班主任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例如,班里有位同學成績一直很差,學習不夠主動,學生對自己逐漸失去了信心,自暴自棄起來。在我了解到情況之后與她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談到了每個人的責任,以及她父母的努力和辛勤工作。與他認真交流之后,這次談話給他很深的觸動。之后他改變了很多,學習變得很主動,學業成績顯著提高。
有效的課堂管理策略為老師和孩子們提供了更好的環境來學習實踐合作、相互尊重以及專注于解決問題。和善而堅定,適合的公約等方法都可以實踐并運用到小學課堂管理策略中。小學課堂的有效管理并不是控制學生,而是更好的師生相互合作。“教學相長”,小學生需要老師的幫助來了解和學習一些要求,同時老師也是在幫助自己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良好的課堂管理策略正是“教學相長”的體現。當然,在小學課堂的管理策略實踐中還要很多路要走,也還有很多的方式可以去探索和發現,最終為搞好孩子的教育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陳玲,卓成金.正面管教理念下的課堂特質與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7(21).
[2]暴俠.教師批評權的有效運用——基于正面管教的理念[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