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
摘要:語文是一門基礎(chǔ)學科,而識字教學是基礎(chǔ)中的基礎(chǔ)。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教師要盡最大努力教會學生自主識字,讓學生擁有一定的語文能力,徜徉于語文知識的海洋里,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多認識一些字,讓他們在快樂的課外閱讀中輕松識字,為他們?nèi)蘸蟮恼Z文學習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chǔ)。基于此,本文著重探究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以期提升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采取隨文識字方法,加強記憶與理解
通過采取跟著文本閱讀來認識漢字的方法,以讀促寫,學生在閱讀的參與過程中反復與漢字見面。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這些生字有利于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學生在識字時不是孤立而簡單地識記,而是在一個豐富而廣闊的語言文字背景中認識這些漢字,在文章的整體中學習漢字,從而也能充分地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整體觀[1]。學生在識記漢字的過程中也潛意識地認識到字、詞、句、段、篇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成的,共同構(gòu)成整篇文章,這一點也與語文課文教學的聯(lián)系觀以及系統(tǒng)觀相符。學生通過整體觀認識漢字,則更容易接受、理解以及記憶生字。為了實現(xiàn)隨文識字,將識字、閱讀與兒歌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學生整體感知內(nèi)容時,從字到詞、到句,并富有感情地朗讀。在反復朗讀這些詞語的過程中,使學生不斷深化對生字的印象,同時也能進入一種情境中,感受語言美。通過隨文識字,更能使學生的興趣濃厚,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隨文識字貫穿其中,真正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認識其中的生字與詞語,將識字與閱讀進行有機結(jié)合,促進學生識字的理解力與記憶力,效果良好。在導入新課時,采取隨文識字的策略,讓學生通過猜謎找出規(guī)律,加深其對漢字的鞏固記憶。又或者在初讀課文時進行隨文識字,讓學生通過聆聽教師的范讀識字。
二、加強識字,課外閱讀體會樂趣
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學生的識字能力加強了,對課外書的閱讀也就順順當當了,不別扭,不拗口了。對課外書中出現(xiàn)的每一個生字,無論是讀音,還是筆畫筆順都讓學生接觸,從而把它們記在心里[2]。這樣,學生在這種有意無意中自然而然地記住了他所要記住的生字了。鼓勵學生勇于展現(xiàn)自己,讓他們講講書中的精彩故事,讀讀書中的好詞佳句,說說自己的讀書感受等等。教師不定期讓學生們把所認識的字貼在班里的“識字樂園”上。因此,學生在課外書的閱讀中既體會到了識字的樂趣,又有效增加了學生的識字量。
另外,低段語文書中還出現(xiàn)了一些象形字,我們都知道象形字與一些事物之間有著極其密切的聯(lián)系,從象形字的演變過程中,我們也會很容易地猜出它所代表的含義。學生從它們的含義中也能猜出其象形字。教師在教學中講講古人為什么要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文字,學生也就不難理解其代表的含義了。我們要經(jīng)常鼓勵學生用學到的方法識字,不斷總結(jié)積累多種方法,在識字時加以運用。另外,還要必須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引導學生在識字中結(jié)合好詞好句的積累,在積累中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思維,在識記或積累中鞏固字詞的理解和運用。如學生用編字謎的方法識字記字: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點(卡);九點(丸);大點(犬、太);幾點(凡)。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引導學生運用抓住特征、比較歸納等方法進行識字,使學生對生字的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也能很好地識記這些生字,何嘗不是一樁美事。
三、借助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漢語拼音、漢字的基礎(chǔ)知識、查字典的知識是識字的三套工具,學生一旦掌握了識字工具,漸漸地也就能夠形成了自主識字的本領(lǐng)。漢語拼音一般是一年級上學期的頭兩個月集中起來學習的,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鞏固、運用[3]。教學中,拼音是識字的拐杖,教會學生學會查字典同樣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自主閱讀實踐中碰到不認識的字,能夠通過查字典的方法識字,養(yǎng)成查字典的良好習慣。我們可在預習中布置查字典的任務,在課中,借用字典理解音、形、義,在課后,結(jié)合字典認識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等。可以在班上舉辦查字典擂臺賽呢,其目的是復習鞏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掌握查字典的本領(lǐng)。我事先發(fā)給每個學生一張題卡,題卡上有要查的字、讀音、部首、在字典正文哪一頁,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誰先填好題卡誰就是查字典的擂主了。
理解字義的最好途徑是讓學生學會查字典,也就是說,查字典是一種識字的好方法,除此之外,教學中還可以利用注釋、插圖進行理解字義,隨著學習技能的提高,學生還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身的生活實際來理解字義,進而提高識字效率;當閱讀有插圖的讀物時,要憑借插畫想象畫面、理解語句的意思或文章的內(nèi)容;當詞語在文章出現(xiàn)就可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當然有些詞還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意思,如“靜悄悄”一詞,教師可結(jié)合周圍安靜的環(huán)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了詞的意思,教師還相機啟發(fā)他們用“靜悄悄”一詞說句話,學生就會憑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出:“周六,校園里靜悄悄的。”由于小學生容易記也容易忘記的這個特點,我們教師還要有選擇地每天安排一些時間讓學生閱讀課外的書籍。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帶有拼音的報刊、故事書、兒歌等,這樣對已經(jīng)掌握的漢字就能夠反復再現(xiàn),讓在各種各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的漢字經(jīng)常和自己照面,無形中就會對漢字加深印象,強化記憶,把漢字牢牢地記住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樣得到提升,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一個不斷循環(huán)更新強化的良好效果。
四、結(jié)束語
總之,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我們的教師要不惜一切代價教會學生自主識字,教師要在拓寬閱讀面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增加識字量,要結(jié)合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鼓勵學生敢于實踐,善于學習,樂于學習,讓他們在快樂的閱讀中輕松識字,為他們?nèi)蘸蟮恼Z文學習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林春貴.低年級識字教學新策略[J].黑河教育,2018(2).
[2]馮艷.快樂識字教學實踐初探[J].中國體衛(wèi)藝教育論壇,2018(01).
[3]陳廷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藝術(shù)[J].贏未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