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進英 劉明映 孫宇琴 章邦秀
AUB 是婦科常見的癥狀和體征,是指與正常月經的周期頻率、規律性、經期長度、經期出血量任何1 項不符的、源自子宮腔的異常出血。AUB 是一些慢性子宮疾病患者宮腔鏡檢查、治療術后管理不到位,造成病情反復。本文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對本院宮腔鏡聯合米非司酮預防多病因慢性AUB 復發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80例多病因慢性AUB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納入標準:①選取符合2017年《異常子宮出血診治指南》中子宮內膜息肉所致AUB(AUB-P)、子宮腺肌病所致AUB(AUB-A)、子宮平滑肌瘤所致AUB(AUB-L)、排卵功能障礙所致AUB(AUB-O)、子宮內膜局部異常所致AUB(AUB-E)診斷標準且同時存在其中2 個或2 個以上病因的患者;②育齡期;③B 超示子宮肌瘤或子宮腺肌瘤直徑<4 cm。排除標準:惡性病變患者。
1.2 方法 手術設備:KARL STORZ 光學儀器及窺鏡、腦電圖雙頻指數(BIS)VISTA TM 麻醉深度監護儀、吸引器、醫用沖洗泵、電腦顯示打印系統等;采用Plasmakinetic 生產等離子內窺鏡系統、宮腔鏡系統。所有患者均行B 超檢查,于手術室給予靜脈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予宮腔鏡檢查,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暴露并固定宮頸,取0.9%氯化鈉作膨宮液,灌流量約500 ml,探查宮頸內膜、宮腔、宮壁、雙側宮角、子宮內占位性病變等;予診刮,術后再予宮腔探查,有宮腔占位性病變,再次擇期予以腰硬聯麻醉下宮腔鏡電切術,所有組織物均行病理學檢測,排除惡性病變。試驗組宮腔鏡術后第3 天予米非司酮(廣州朗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480)12.5 mg,q.d.,連服72 d。對照組宮腔鏡術后不用藥。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術前及術后6、12 個月經量[采用月經失血圖(PBAC)計量]、月經天數、月經周期,術前及術后1、3、6、12 個月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術前及術后3 個月性激素(FSH、LH、P、E2)水平,術后復發情況,分析試驗組米非司酮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判定標準[1]:治愈:術后或停藥后月經復潮,月經規則;復發:術前及術后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或術后、停藥后半年內出現>3 次AUB。米非司酮不良反應:皮疹、乏力、惡心、嘔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月經情況比較 術前,兩組經量、月經天數、月經周期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12 個月,兩組月經量均少于術前,且試驗組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 個月,兩組月經天數均短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2 個月,兩組月經天數均短于術前,且試驗組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12 個月,兩組月經周期均短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月經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月經情況比較()
注:與術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2.2 兩組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術前,兩組血紅蛋白和子宮內膜厚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3、6、12 個月,兩組血紅蛋白和子宮內膜厚度均優于術前,且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表2 兩組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注:與術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2.3 兩組手術前術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術前及術后3 個月,兩組FSH、LH、P、E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手術前術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手術前術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注:兩組比較,P>0.05
2.4 兩組術后復發情況比較 試驗組復發率7.5%低于對照組的3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術后復發情況比較[n(%)]
2.5 試驗組米非司酮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分析 未出現不良反應。
AUB 源自于子宮腔的異常出血。AUB 按發展進程分為慢性AUB 和急性AUB。慢性AUB 造成不規陰道流血,長期出血可繼發貧血、乏力、心悸等,若處理不當,有可能轉化為急性AUB,嚴重困擾婦女的身心健康。AUB 根據病因包括AUB-P、AUB-A、AUB-L、AUB-O、AUB-E。有研究表明,宮腔鏡檢查術+診刮治療、宮腔鏡電切術是目前治療AUB-P、AUB-O、AUB-E、AUB-L 的首選方式[2-5],具有創傷性少、操作簡單、定位精準、不影響卵巢功能、療效確切等優勢,但單一宮腔鏡診刮及治療無法避免術后出血復發的風險[6]。
米非司酮對治療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術后預防、子宮腺肌癥、排卵功能障礙、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均有一定療效[7-11]。本院研究表明,宮腔鏡聯合米非司酮可預防多病因慢性AUB,可降低復發率,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12 個月,兩組月經量均少于術前,且試驗組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 個月,兩組月經天數均短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2 個月,兩組月經天數均短于術前,且試驗組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12 個月,兩組月經周期均短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3、6、12 個月,兩組血紅蛋白和子宮內膜厚度均優于術前,且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宮腔鏡手術可以有效切除病灶,同時米非司酮可以通過降低子宮內膜厚度,減少出血,有效預防多病因慢性AUB 的復發,而且試驗組AUB 得到長時間控制,幫助改善貧血。試驗組未出現米非司酮藥物不良反應。表明米非司酮藥物不良反應少。同時,術前及術后3 個月,兩組FSH、LH、P、E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米非司酮停藥后月經恢復,周期正常,與有關研究結論相符[12-16]。
米非司酮作為一種19-去甲睪酮衍生物,其具有拮抗孕激素、雌激素雙重效果而被廣泛應用,其主要作用包括:①抑制子宮內膜增生,促進子宮內膜變薄、萎縮;②可減少血內皮生成因子釋放,降低子宮內膜血管生成,使子宮螺旋動脈萎縮、變薄,減少子宮出血;③抑制卵巢功能,阻礙卵泡的發育,延遲排卵;④可控制和減少肌瘤組織中孕激素受體(PR)和雌激素受體(ER)表達,使雌、孕激素效應在肌瘤組織中顯著降低,瘤體體積明顯縮小。宮腔鏡聯合米非司酮可以彌補宮腔鏡治療的不足,可預防多病因慢性AUB 的復發。
綜上所述,宮腔鏡聯合米非司酮預防多病因慢性子宮出血復發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減少術后月經量,改善月經情況,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