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琦
在臨床婦科疾病中,EMs 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在育齡期婦女中有較高發病率,常常因子宮內膜異位病灶因為體內激素水平改變而出現退化或萎縮。該病的臨床表現是子宮內膜以外種植著活性內膜細胞,患者表現為病灶附近組織纖維化、周期性出血等[1]。在疾病發展下,子宮內膜種植的位置發生異位結節,患者發生一定程度的慢性盆腔炎、痛經、月經不調等,若病情嚴重則會發生不孕癥,對其生育能力以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現階段,該病以腹腔鏡手術為首選的治療方式,然而其缺點是復發率高、不能將病灶徹底清除等,效果不理想[2]。有研究表示[3],對EMs 患者采取腹腔鏡聯合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可獲得滿意效果,同時安全性較高。所以,本研究為了證實上述研究結論,以2019年8月~2020年7月到本院進行治療的106例EMs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53例患者實施腹腔鏡聯合藥物治療,獲得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 到本院進行治療的106例EMs 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3例。觀察組年齡23~46 歲,平均年齡(32.46±4.56)歲;病程7 個月~5年,平均病程(2.81±0.76)年。對照組年齡24~47 歲,平均年齡(31.84±5.07)歲;病程5 個月~6年,平均病程(2.59±1.17)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近期沒有生育意愿者;12 個月內沒有使用激素者;自愿參與研究者;在系統檢查后確定為EMs 者。
1.2.2 排除標準 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存在手術禁忌證者;臨床資料不全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參與其他研究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腹腔鏡治療?;颊呷“螂捉厥?全身麻醉,四孔法實現氣腹,維持10~13 mm Hg(1 mm Hg=0.133 kPa)腹壓,后對盆腔探查,確定是否有粘連病變,明確病灶位置。根據探查結果實施電凝術、病灶囊腫剝離術、粘連分解術等,盡可能讓盆腔結構恢復正常。完成操作后,將手術器材取出,保證無遺漏,生理鹽水對其反復沖洗,切口縫合,術后給予抗生素治療預防感染。
1.3.2 觀察組 采用腹腔鏡(同對照組)聯合藥物治療。術后第1 次月經結束后的第5 天使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上海麗珠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852),皮下注射,3.75 mg/次,每4 周注射1 次,共注射3 次。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不良反應 包括:陰道流血、感染、體重增加、惡心嘔吐。
1.4.2 治療效果 判定標準:盆腔腫塊和臨床癥狀均消失、體檢結果陰性為顯效;臨床癥狀改善顯著,盆腔腫塊消失、體檢結果陰性為有效;癥狀未改善、盆腔腫塊仍存在、體檢結果陽性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4]。
1.4.3 內分泌激素水平 抽取5 ml 空腹靜脈血,離心,取上清液,利用化學免疫熒光法對PRL、FSH、E2水平進行檢測[5]。
1.4.4 血清指標 抽取5 ml 空腹靜脈血,離心,取上清液,利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MMP-9、Galectin-3、VEGF 水平進行檢測[6]。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內分泌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RL、FSH、E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PRL、FSH、E2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內分泌激素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內分泌激素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MMP-9、Galecti-3、VEGF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MMP-9、Galecti-3、VEGF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EMs 是婦科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此病在育齡女性中發病率較高,常常使患者出現不孕、性交痛、月經紊亂、痛經等,增加了患者的身心壓力,對其生活質量、生育情況造成嚴重的影響?,F階段,臨床對于EMs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手術聯合藥物治療等。腹腔鏡是首選的治療此病的辦法,盡管可將病灶有效去除而達到預期效果,但是因為此病是一種雌激素依賴性疾病,僅采取手術治療并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改善,同時雌激素水平上升會增殖微小病灶,繼而出現疾病復發的情況。所以,以腹腔鏡治療為基礎對患者實施藥物治療對于手術療效的提升、生活質量的改善非常重要。亮丙瑞林是促性腺激素釋放的一種激素,可對垂體的分泌功能進行調節,對雌激素水平實施調控,促進內膜細胞死亡,萎縮異位的內膜,促進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同時存在止痛、抗炎的作用,使得有關組織炎性反應降低[7]。
在本研究中,對EMs 患者實施腹腔鏡聯合亮丙瑞林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PRL、FSH、E2、MMP-9、Galecti-3、VEGF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腹腔鏡聯合藥物治療在EMs 治療中效果明顯較僅采取手術治療的更佳。有研究表示[8],導致EMs 出現、發展、乃至使患者不孕以內分泌激素水平升高為主要原因,該類患者的內分泌激素出現非常紊亂的狀態。血管生成起著同樣的作用,VEGF 會加快血管內皮細胞發生分裂,起到生成新血管的作用;Galectin-3 是一種血清凝集素,存在多種生物學功能,在細胞遷移、粘附、凋亡、增殖等很多過程中都參與其中,而且在EMs 患者病灶轉移以及侵襲過程中產生作用;MMP-9 可對子宮內膜細胞定植、遷移產生作用,同時對重建以及形成新生血管起到作用。VEGF、MMP-9、Galectin-3 都 在EMs發病期間參與其中,VEGF 可加快病變位置新生血管的增長以及定植,而MMP-9、Galectin-3 則促進異位內膜細胞侵襲、粘附周圍組織,繼而使病灶擴大,在EMs 患者中,上述三種指標的水平都表達上調。本研究中,腹腔鏡的特點是創傷小、視野廣闊,可知曉盆腔情況而將病灶準確剔除,促使患者癥狀顯著改善,同時刺激患者較輕[9]。而亮丙瑞林可對垂體-性腺系統產生最大限度的抑制功能,使PRL、FSH、E2等內分泌激素水平顯著降低,同時此藥可以使合成蛋白的量減少,促進內膜細胞死亡,使得有關病灶發生組織萎縮的情況,進而顯著的對VEGF、Galectin-3、MMP-9 等血清指標水平進行改善[10]。此外,本研究中,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聯合亮丙瑞林在將患者病灶組織有效清除的同時使其相關指標水平顯著降低,在不同程度上確保了治療疾病的遠期效果,促進疾病預后改善,同時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較高,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
總之,腹腔鏡同亮丙瑞林聯合治療EMs 的效果良好,可使其內分泌水平有效改善,同時降低血清指標水平,促使其生活質量提升,臨床應用價值良好,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