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軍委 于夢楠 呂素
摘要:本文主要對中概股企業私有化回歸行為進行介紹,首先介紹了相關的概念,之后說明了中概股企業在美上市的原因和私有化回歸的原因,最后分析了其回歸的風險。
關鍵詞:中概股;私有化;回歸;上市
一、中概股相關概念
1.中概股概念
中概股即中國概念股,是指在海外資本市場上市的中國股票,按照注冊地點可以對中概股公司分為兩種,一種是在中國注冊,但在國外上市的公司;另一種是在國外注冊但主要關系和業務在中國的公司。本文主要是以在美中概股進行分析闡述。
2.中概股私有化概念
中概股私有化是一種特殊的并購方式,一般是由上市公司內部的控股股東將其流通在外的全部股份進行購買,使公司利益逐漸私有化,直至公司退出海外資本市場。
二、中概股在美上市的原因
1.審核制度的差異
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起步較晚,我國A股實行的是核準制,證券監管機構要對申報文件的真實性、全面性和準確性進行核查,同時還要對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審核,只有符合條件的企業才能成功上市,審核較為嚴苛;而美國實行的是注冊制,主管機構只需對申報文件進行形式審查,對信息披露的全面性進行審核,相對而言較為寬松。
2.審核周期的差異
A股上市等待排隊審核的周期較長,時間成本較高,而且很容易因為某一環節出現問題而導致上市被終止,不確定性較大,可能會使企業錯失良好的融資機會而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而美國上市的門檻相對較低,審核周期較短。
3.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需要
美國資本市場發展較為成熟,流動性較好,對行業的接納程度較高,注重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未來發展,而不是把盈利看作硬性指標。對于那些業務要面向全球化的企業,在美國上市更有助于提升其知名度,滿足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需求,對打開國際市場更加有利。
4.股權機制的差異
我國資本市場早期只允許同股同權的架構,而美國則允許同股不同權。一些中概股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在早期上市時為了避免未來股權被稀釋而失去對企業的實際控制權,會普遍的采取雙重股權結構,這種股權結構不被我國當時的資本結構所認可,因此這些企業只能選擇去海外上市來滿足他們對融資的需求。
三、中概股私有化回歸的動因
1.市值被低估
如今,在A股上市的高科技行業市盈率普遍高于海外上市的同行業市盈率,并且差值較大,說明有很多中概股公司的市值被低估。這主要是因為中概股公司的主營業務一般在國內進行,而股票卻在海外市場,由于海外投資者對我國國內的環境、各種政策以及中概股公司的經營情況等都不是很了解,這就會由于信息不對稱而使海外投資者對中概股產生一定的歧視,容易造成不客觀的評判,影響中概股公司的市值。
2.遭做空機構攻擊
雖然海外市場相對成熟,市場交易自由,但同時對輿論監督也很重視,市場有正式的做空機構,某國的做空機構主要是渾水與香櫞,他們先將搜集的上市公司的造假證據等寫成研究報告,在公布報告之前,先借貨賣出,再發布報告對該公司進行打壓,之后再低價買進歸還券商,以此來獲得買賣的差價。而中概股公司時常會遭到這些做空機構的攻擊,當做空機構對中概股公司發布做空報告,該公司的股價會出現大幅的下跌,使得部分中概股公司難以在海外生存發展。
3.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助推
2018年,港交所允許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上市,同時允許業務中心在中國的公司在港交所二次上市;2020年,深圳改革委員會會議明確接受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上市。這些國家政策的推出,說明了我國的資本市場已經為中概股的回歸敞開了大門。另外,隨著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的成功推出,我國資本市場越來越成熟,這為中概股回歸也提供了一個穩固的平臺。這與海外資本市場對中概股的打壓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中概股回歸的決心更加的堅定。
四、中概股私有化回歸的風險
1.小股東集體訴訟風險
中概股在進行私有化退市時一般是通過要約收購或長式合并,在采取要約收購的過程中,有可能會觸碰到小股東的利益,使他們的利益受損,從而引起小股東的不滿,如果中概股公司繼續私有化,可能會導致股東們通過集體訴訟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股東訴訟會拖慢公司私有化的進程,甚至會帶來公司私有化失敗的風險。
2.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
私有化協商問題的存在會使私有化的時間增加,同時交易成本也會加大。另外,私有化退市一般的持續時間是幾個月或幾年,由于時間存續較長,期間各環節都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從而影響退市的進程,而回歸上市的流程更是漫長且復雜,這都會使得中概股私有化回歸的風險加大。
3.國內政策的不確定性
由于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時間較長,期間國內政策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無法預測,市場環境是否更有利于中概股的生存也無從所知,如果中概股公司在私有化之前沒有考慮好應對措施,就可能會影響其生存發展而處于一個被動的局面。
五、總結
如今海外市場的環境惡化,中概股企業市值被低估,時常遭到做空機構的打擊,加上國內資本市場政策的支持,越來越多的中概股企業選擇私有化回歸,這能夠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提升國際化水平。同時,各監管部門也要加強對回歸上市企業的監管力度,要求企業及時的進行信息披露,提升市場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行健,李廣子.中概股退市的動機及其溢價來源研究[J].經濟科學,2017(04):47-62.
[2]李杲.中概股私有化與分拆回歸A股的特點與影響分析[J].證券市場導報,2017(11):42-48.
[3]賈倩儀.中概股回歸動因及回歸方式探析[J].市場周刊,2020(09):154-156.
[4]馬方,林貴,姜宛辰.中概股回歸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2):55-59.
作者簡介:
常軍委(1997—),女,漢族,山東泰安人,單位:長春大學研究生院,在讀研究生,會計專碩。
于夢楠(1996—),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單位:長春大學研究生院,在讀研究生,會計專碩。
呂素(1998—),女,漢族,山東煙臺人,單位:長春大學研究生院,在讀研究生,企業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