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玢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科技手段也在不斷創新,互聯網的應用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經極為普遍,為人們的各個領域的活動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信息的傳播依靠互聯網更加快速、高效,保險合同制度也因此發生改變。保險行業的發展雖然歷經幾十年,但是真正的發展期是最近的十年。因此,行業不斷探索互聯網金融對保險合同制度適用產生的影響,分析互聯網金融保險合同制度與傳統保險合同制度的差異,并依據互聯網金融的特性來完善我國保險行業的保險合同制度,進一步推動我國保險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保險合同;制度;影響
一、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就是將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通過相關的技術手段結合起來,實現保險的線上締結、履行等服務,互聯網保險已經成為互聯網金融的組成部分。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是我國科技進步的體現,能夠實現社會經濟的實時交流,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方便人們生產生活的同時,推動了我國服務型社會的進程。互聯網金融的應用是傳統金融行業的升級,打破了行業之間進行金融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限制,這種科技手段的應用極大的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1]。
二、互聯網金融對保險合同制度影響的重要性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傳統的保險合同制度也在隨之發生改變,這也為保險合同制度提供更大的空間進行優化,同時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改變了傳統保險行業的營銷方式,從以往的線下面見簽單到線上的簽單,使得營銷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互聯網金融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將保險產品的銷售在網上進行,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投保流程,減少了紙質化的文件內容,更加易于人們對保險條款的閱讀與理解,進一步推動了保險行業的發展。保險合同制度在保險行業的發展中會因保險環境的變化而隨之改變,對保險行業的發展具有極強的規范作用,能夠保證良好的行業環境,在制度上來確保消費者的利益[2]。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保險合同制度能夠更好的對和行業市場進行管理,規范保險公司的產品條款,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利益,使得保險行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三、互聯網保險在不同發展階段產生的影響
保險行業發展至今,互聯網保險已經在營銷模式上進行了重大的變革,使得營銷方式更加多樣化,為保險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契機。
(一)互聯網保險的初始階段
互聯網保險的發展離不開網絡技術的應用,以往保險行業的營銷方式主要依靠紙質保單,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保險行業逐步采用電子保單來取代紙質保單,但是在實際的銷售過程中還無法進行網絡化操作,而在保險行業的電子保單使用上,主要有兩種模式[3]。一是業務操作時發送的電子保單,這是消費者在互聯網網站或鏈接上進行投保,在完成相關的信息填寫后進行支付保費,完成整個投保流程,而保險公司則通過郵箱等方式將文件性的合同發送給客戶,這個文件合同就是電子保單。二是保險卡單,這種卡單形式的電子保單需要消費者進行購買并妥善保管,保險公司針對不同的服務內容制作不同的保險卡單,這種卡單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相應的保險服務,也能方便銷售人員對保險卡單保障內容的識別,這種保險卡單的電子保單形式通常需要激活后才能使用,這就需要消費者在購買后及時進行激活,或者讓銷售人員協助激活,保險卡單被激活后會詳細顯示投保時間和內容,這個就是電子保單。而在實際的操作中,保險卡單因為其唯一性和密碼的隱蔽性,使得消費者在激活前一旦丟失將無法找回,造成消費者的經濟損失。
互聯網保險的最初發展,只是簡單的將線下銷售轉變為線上銷售,而這種轉變極大的降低了銷售人員的工作量,簡化了消費者的投保流程,使得銷售工作更加高效,這種初始階段的發展并沒有改變保險服務的形式,只是將保險銷售的模式進行了優化。
(二)互聯網保險的成熟階段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互聯網保險市場也迎來了發展機遇,不但實現了保險銷售模式的改變,更是實現了保險產品的個性化發展。為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保險公司在原有保險產品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產品形態,以滿足企業和個人的個性化保險需求,并為其提供更多增值性的服務。這一階段的發展使得互聯網保險的承保單位不斷擴大,保費收入逐年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保險市場的產品結構和市場環境[4]。這種改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開發了互聯網市場,互聯網保險的發展不但為保險行業簡化了銷售流程,還拓展了保險的銷售渠道。因為互聯網的信息量巨大,保險通過互聯網信息的傳播能力能夠更好地被大眾所認知,而且能夠跟隨經濟運行的規律進行改變,時刻緊跟經濟市場的趨勢。互聯網保險的這種發展直接影響了保險合同制度,要求其要跟隨互聯網保險的發展而進行改動,不斷創新保險合同制度,切實保障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
填充了市場空白,互聯網保險的發展填充了互聯網市場的空白,為保險行業的發展拓寬了渠道,同時,也使得互聯網經濟市場存在風險性。互聯網保險能夠為人們帶來便利的投保環境,使得人們在選擇保險產品時更加方便,消費者在享受保險產品的服務的同時也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服務,這種服務是基于消費者在互聯網上的活動產生的,而這種活動在操作中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嚴重影響保險行業的發展,威脅消費者的資金安全,無法保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5]。比如,互聯網中存在虛假的投保宣傳,消費者投保會遭受資金損失,而且無法享受保障內容,這對互聯網保險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四、互聯網金融對保險合同制度適用的實際影響
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技術也愈加完善,互聯網保險的發展也在逐步趨于成熟,而對于互聯網保險的合同安全則需要保險合同制度的約束。目前,互聯網金融對保險合同制度適用的實際影響主要包含兩個方面。
(一)保險合同締結方面
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推動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這對保險產品的投保方式也產生了影響,以往的投保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互聯網金融的要求,需要對保險合同的締結流程進行優化,首先是在投保時進行告知義務,這種告知是雙向的,保險人要對合同條款進行說明,明確保障內容,而投保人要做到如實告知健康狀況和風險因素等,投保人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告知內容確認后進行簽字,完成投保流程[6]。其次是合同生效的法律規定,在實際的操作中,互聯網保險的投保是在線上,保單也是通過郵件發送的電子文件,往往會忽視合同成立生效的具體時間,在互聯網保險的發展中也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往往會使用行業或公司規定,這就導致保險合同的生效規則各不相同,缺乏統一性,在事故發生時極易出現保險糾紛,這對保險行業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比如,下線下的投保中,合同的生效往往是以次日零時為準,而在互聯網保險的投保中會將生效時間設置在投保后的第四日零時,這就使得線上和線下的生效規則不一致,客戶容易產生誤解,導致糾紛的發生。
(二)保險合同履行方面
在互聯網保險的投保中,消費者對于保險合同的內容理解能力相對不夠專業,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對于投保中的重要告知事項可能會存在隱瞞或遺漏,這就導致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公司會對被保人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查,一旦發現告知事項內的疾病,容易產生理賠糾紛,這就要求保險合同制度要規范投保流程,對重要的告知事項進行提示和操作,明確投保人的告知義務,減少保險理賠糾紛[7]。另外,在投保時也會出現代簽名的現象,這容易對保險合同的效力產生影響,這就要求加強投保時的身份認證,強化保險合同的法律效力。比如,在投保流程不僅要進行簽字確認,還要進行身份證的人臉識別,確保投保流程的規范性。
五、結束語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帶動了保險行業的發展,保險行業的合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保險的市場秩序,規范了保險行業的合同條款,對保險行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保險行業的合同制度形式發生改變,以適應互聯網金融對保險合同制度帶來的影響,保險合同制度要跟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行改動,不斷完善保險合同制度,規范保險行業服務的各個環節,推動保險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慰[1],.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轉型[J].企業家信息,2021,(1)
[2]楊超[1],.淺談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問題[J].商展經濟,2021,(4)
[3]馬軼群[1],.互聯網金融[J].新經濟,2016,0(19)
[4]沈青青[1],.淺析不可抗辯條款在保險合同復效制度中的適用規則[J].法制與經濟,2020,(10)
[5]高戈[1,2],.保險合同解除權制度之探討[J].市場周刊,2017,0(1)
[6]朱家立[1],.保險合同無效制度的現狀與展望[J].區域治理,2019,0(50)
[7]張冰洋[1],.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制度的構建[J].法制與經濟,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