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靜
摘要:幼兒階段是幼兒們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而語言在他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幼兒們年齡的增長,小班幼兒們逐漸進入了語言能力發展關鍵期,在實際語言教學中應當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征、心理特征開展教學工作。而民歌就是一種十分典型的教學材料,在語言游戲活動中合理融入本地民歌,在培養幼兒家鄉情感的同時,還能促進幼兒語言游戲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為幼兒們培養良好口語表達能力體現出相應的教學應用價值。本文以蘇州山歌為例,分析如何將蘇州山歌融入幼兒語言游戲教學活動,以期為實際幼兒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階段;小班幼兒;語言教學;本地民歌;蘇州山歌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現階段幼兒教育綱要文件中明確提到,幼兒語言的發展與自身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發展具有密切的聯系。幼兒記憶普遍呈現出不自覺特征,將童謠或民歌應用于對幼兒的語言教學中,如果采取的教學方式過于枯燥傳統、不容易被幼兒們所接受,則很難激發幼兒們的學習興趣,無法幫助他們在應用民歌童謠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必須要適當調整教學方式,在語言游戲活動中探究山歌童謠的教學應用策略,促進幼兒們對山歌童謠的學習。
一、在游戲教學中激發幼兒對蘇州山歌的探究興趣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論中認為,生活與教育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生活決定教育,教育離不開生活。而蘇州山歌也屬于蘇州人民生活中的一種民間游戲,它是蘇州人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廣泛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些蘇州民歌在人們口口相傳的基礎上不斷加強集體創作質量,在音樂語言上具有鮮明簡練、形象生動的特征,與此同時與現代兒歌相比,蘇州山歌在語言特色方面更具有詼諧幽默感,富有游戲性、趣味性的感知活動形式,在幼兒語言教學中體現出了重要的教學應用價值。比如在《篤篤篤,賣糖粥》這一歌謠中,其中的歌詞描述了蘇州人民在美麗夏夜食用蘇州特色小吃的愜意場景。教師在構建游戲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孩子們開展游戲演練,使幼兒們嘗試根據歌謠中所描述的畫面,一人一句歌詞,在游戲活動中進行探究與傳唱,提高孩子們對蘇州山歌的探究興趣,促進孩子們了解當地民俗特征,對激發孩子們的蘇州鄉土情懷、鍛煉孩子們的語言節奏把握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1]。
二、在環境教學中發揮幼兒對蘇州山歌的自主探究能力
為了能夠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在應用蘇州山歌開展游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對游戲環境的構建過程,還要能夠積極創新游戲材料,使孩子們對蘇州山歌游戲活動具有更為濃郁的興趣,從而能夠在創造性游戲活動中不斷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比如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布置山歌特色游戲區域,應用古色古香的窗花作為游戲背景,同時掛上各類蘇州山歌的宣傳圖片,供給孩子們進行欣賞,在這其中還可以布置各類蘇州民間傳統服飾,使孩子們從環境氛圍中感受蘇州民俗文化的魅力。另外在環境教學中,還可以借助一些簡單易懂的蘇州山歌,引導孩子們嘗試去用自己的節奏聆聽蘇州山歌,充分感受蘇州山歌的魅力。比如在這其中可以利用《元宵節里數花燈》這首歌謠,使孩子們在環境教學中一邊念唱一邊配合動作,幫助孩子們準確把握蘇州山歌音樂節奏,還可以利用《是對還是錯》這首歌謠引導孩子們嘗試進行有節奏的唱念。孩子們在初唱這首歌謠的過程中還會疑惑,這個歌詞為什么顛三倒四的樣子,從而激發孩子們對這首歌謠的興趣,培養其逆向思維能力、鍛煉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在情景教學與韻律教學中提高幼兒對蘇州山歌的語言掌握能力
情景教學與韻律教學可以說是幼兒游戲活動中的常用教學方式,尤其是情景教學過程中,很多小朋友十分喜歡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角色扮演幫助他們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在發展孩子們的想象空間、從山歌中感受不同角色的心情過程中產生著重要的教育價值,還可以促進山歌變得更具形象化、生動化特征。而在韻律教學中,很多山歌富有極強的音樂律動感,歌詞讀起來朗朗上口且富有語言美特征,孩子們在歌唱山歌的過程中可以充分領略山歌的語言美,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優先選擇那些具有較強韻律感的山歌,使孩子們更容易掌握節奏,促進其語言節奏感的培養。比如可以運用敘事山歌《孟姜女》開展情景教學,使孩子們通過飛來橫禍、孟姜過關、長城尋夫等三個部分練習演唱,在演唱過程中體會到孟姜女尋夫心切的心情。再比如利用《十二生肖》山歌歌詞,使孩子們將數字關系與各類事物進行相互結合,幫助孩子們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時還可以在富有韻律感的歌詞演唱過程中鍛煉數數能力,培養幼兒們的數學思維與音樂節奏感[2]。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幼兒語言游戲活動教學中,可以充分借助蘇州山歌開展教學工作,使孩子們在深入了解蘇州山歌的同時,從歌謠傳唱過程中鍛煉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對蘇州民俗文化的進一步傳承,對文化保護、文化繼承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同時在促進幼兒教育內涵價值中體現出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盛青青. 放飛夢的翅膀,暢想自由飛翔——多元化手段引導幼兒學會對山歌童謠的學習探究[J]. 讀寫算, 2018, 000(009):60.
[2] 程文文. 蘇州民間兒童歌謠的藝術特點與文化價值[J]. 黃河之聲, 202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