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娟 滕飛
摘要:班主任是學生成長的掌舵人,班級管理和教育方式是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但是在調查中發現,受到傳統班級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制約,當前高中班級管理效果不佳。面對這一現狀,唯有在班級管理理念中融入人文關懷,尊重學生實際情況,構建個性化管理方案,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思想品德教育,關注周圍環境的教育價值,才能真正提升班級管理效果。
關鍵詞:高中班級管理;師生;溝通藝術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班級的文化建設任重道遠,高中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時,要注意探索文化的積極創建路徑,通過設定教學目標,時刻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結合細節創建合理的班級文化環境,促進班級文化體系的構建,推動班級文明建設。
一、讓學生成為制度的制訂者
在傳統的高中班級管理活動中,部分班主任為了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會遵循學校提出的要求和規則,按照自己的意愿制訂諸多的制度。實踐表明,如此制訂的制度,與學生的發展情況和發展需求存在差異,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尊重制度,甚至出現了故意違反制度的行為,影響了班級制度的“權威”,同時也導致班級環境不良的情況。針對此問題,在建設班級制度環境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切實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的意愿為基礎,指導他們自主地制訂制度,借此保證學生能有效遵守、踐行制度,提升班級制度環境建設效果,驅動學生踐行良好行為。具體而言,在實施班級德育管理活動的過程中,老師學會放權,將制訂制度的權利還給學生。在指導學生制訂班級制度的時候,老師將班級中的一切事務展現出來,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形式,合作交流如何完成這些事務,借此將具體的做法轉化為制度。如,開關燈,針對此事務,學生根據天氣情況和教室內的陰暗情況制訂了明確的開關規則,并指定具體的學生負責此項活動。由此可以看出,引導學生自主地制訂班級制度,不但可以完善制度內容,使得班級制度符合學生的發展情況,驅動學生自主遵守,還可以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成為體驗班級活動的主體,形成主人翁意識,推動班級環境建設和管理的發展。
二、榜樣視頻燃“激情”
著名哲學家詹姆士曾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而教師的獎勵恰恰表現出對學生的肯定,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一次期中考試后,我發現班上同學的學習狀態有所松懈,個別同學缺少理想目標和人生追求,于是我想方設法聯系上了正在就讀的10位大學生,讓他們以學長、學姐的身份,每人在各自學校的標志性建筑下錄制一段微視頻。來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學子的祝福激勵著高中母校學生珍惜時光、不誤青春、努力奮斗。當我把視頻剪輯好在班上播放時,臺下的很多同學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以此為契機,我讓每位學生找準自己心儀的大學和專業,在每個月初制訂計劃,包括學習計劃、讀書計劃、生活計劃等,經過努力奮斗來實現既定目標;月末組織學生自查、反思,對達到目標的同學進行嘉獎,獎勵可以是自選座位的特權、獎狀、獎品、外出聚餐等,充分激發他們的潛能,讓同學們沿著通往夢想的道路一步一步努力前行。
三、構建個性化的管理方案
班級管理最終目的在于實現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基于此,高中班主任在優化班級管理時,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需求,努力打造一套個性化的管理模式,使其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貼切,才能真正提升班級管理質量。首先,班主任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因為學生才是班級的主體,唯有尊重學生,才能制訂出適合班級管理主體的管理方案,最終強化搬家管理效果。其次,加強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師生對話交流不僅僅是增進師生感情、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途徑,也是了解學生的主要途徑。這就要求班主任要立足于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健康、生活、興趣、愛好、人際交往、志愿等,只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了解,才能制訂出個性化的管理方案。最后,家校聯合,實現管理合力。為了更好地加強學生管理,使得管理方案適合每一位學生,班主任在優化班級管理時,還應靈活借助家長會、研學機會、參觀等多種機會和途徑,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彼此之間相互交換意見,最終形成更加完善的班級管理方案。
四、結合班會主題活動,開展文化精神、文化建設
高中班主任要重視班級的精神文化建設,給學生在班級活動中創建形式多樣的活動主題。根據學校規定,除了教授文化課,還要設置班會以及班級文化課程。班主任要科學利用班會時間,比如,可以針對活動主題“責任與擔當”,讓學生在班會上開展演講,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尤其是班上比較內向的學生,要通過指導其參與演講,激發其參與熱情。不管是什么樣的演講主題,結合相關的音樂背景,結合班主任的科學指導和鼓勵,都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提升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致。
五、彩活動育“才情”
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緊張焦躁的情緒往往得不到有效的釋放。為此,我定期組織班級特色活動,幫助同學們緩解壓力,重拾自信。如,“班級吉尼斯”活動,讓那些自卑膽怯的同學找到了自身的閃光點,變得陽光開朗。又如,“班級藝術節”活動,每位同學都上交了至少一幅作品,有繪畫作品、書法作品、手工藝品、泥塑作品、服裝設計、模型改造、木質雕刻、廢物改造等,大家積極投入其中,動手操作和思維想象的欲望得到了滿足。我班的特色活動還有“數學與魔方”“一站到底知識大賽”“默契大挑戰”“我是達人”,以及班級植樹活動、親子觀影活動、親子野炊活動、學雷鋒實踐活動等。在這些活動的影響下,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得到了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較好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實施高中班級德育管理活動的時候,班主任要重視環境的作用,應用多樣策略構建物質環境、制度環境和文化環境,使學生受到環境的積極影響,形成良好認知,踐行良好行為,強化自身發展效果,同時,推動立德樹人教育任務落地生根,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青川.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基礎教育論壇,2020(17):76-77.
[2]姚龍.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師生溝通藝術[J].考試周刊,2020(03):160-161.
[3]劉燁.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師生溝通藝術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