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祎芃 張仕杰 葛卓鑫 王肖萌 王靜
摘要:社區是城市基層治理的核心,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重,社區中如何高效實現老年教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老年人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低、接受速度慢、學習渠道少等問題日益突顯,傳統的老年教育并不能幫助老年人快速熟悉變革中的互聯網和應用工具,這時數字化教育的作用就逐漸凸顯。本文對老年教育的現狀進行簡單分析,闡述解決老年教育問題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總結經驗,著力實現社區老年教育數字化。
關鍵詞:老年教育;社區;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建設養老服務體系,調整優化生育政策等。如何看待老年教育問題以及如何正確處理與我國的發展息息相關,開展數字化社區老年教育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對實現共同富裕具有指導意義。
一、社區老年教育現狀
(一)國內社區老年教育現狀
1.社區老年教育開展廣泛,但供求矛盾突出
目前社區老年教育主要包含老年學校教育、居家入戶教育等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老年教育體系很難滿足社區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在老年教育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出現巨大缺口,老年教育受益面不足,供求矛盾依舊突出。
2.社區老年教育內容不斷豐富,但教育成果不大
近些年,國內出現了一些高水平的數字化老年社區教育平臺,為老人的學習提供了諸多便利。但線上教學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機器管理缺少了對人性的關懷。其次,多數社區數字化教育建設較為落后。
3.社區老年教育社會參與的深度與廣度亟待提高
隨著社會對老年教育的日益重視,可供老年人學習的渠道也在不斷拓寬,社區老年教育規模不斷擴大,但社區老年教育形式較為單一,多為娛樂性教學,不能激發起大部分老年人參與熱情。
(二)國外當前老年教育現狀
國外的老年教育分為三種類型,補償教育側重于增加老年人進入大學學習的機會,彌補學歷上的缺失; 繼續教育是為了使老年人能夠繼續學習,全面的發展自己; 閑暇教育則側重于自由性,促進老年人高質量的發展。
二、社區老年教育數字化存在的問題
(一)老年群體特征方面
1.需求認識不足
大多數老年人受教育意識淡薄,他們并不認為自己需要新技術的日常應用、退休后心理調整和興趣愛好等方面的教育。低年齡層次的老年人受經濟水平、傳統觀念等方面影響,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選擇照顧孫輩人的衣食住行,忽視了自身的生活自由。高年齡層次的老年人多認為自己屬于弱勢群體,需要的是社會向其提供的生活、醫療等生活保健方面的照顧和服務,而忽視精神方面的需求。
2.生理條件欠佳
老年人的記憶力、反應力、身體協調能力較年輕時大大降低,學習能力較差,容易在學習中感到壓力和困惑。而老年人在進行線上學習時,由于使用智能手機本身對文化程度有一定要求,且對電子設備的陌生和不熟練,大部分對電子設備有著排斥心理,極其容易半途而廢。
(二)課程設置方面
1.需求區別較大
老年人興趣愛好廣泛,書法繪畫、文藝表演、養生、體育鍛煉、新技術的日常應用等需求方面過廣,對教學人才需求量大,而教育資源有限,熱門課程供不應求,冷門課程教學資源較少,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2.難易程度較難把握
線上課程同時面向不同能力、不同興趣、不同水平的老年人,且老年人群體學歷層次差別較大,專業基礎、學習能力差別較大,難以對其進行針對性教學。
3.低水平重復
老年線上教學平臺和網絡課程的開發建設紛繁蕪雜,缺少合作協作。不僅有各個老年教育機構開設的線上教學平臺,再加上國家層面、省市縣各級老年教育機構都在重復建設的線上課程,名目繁多、五花八門,老年人要從海量網絡課程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精品課程,難度較大。此外,目前的老年教育網絡課程,大多僅僅把線下的教學模式復制搬移到線上,很少因數字技術變革帶來教育形態和學習形態創新的課程。
(三)資金人力方面
1.教育經費投入保障不足
老年教育以公益性為主,建設和運行資金基本依靠宣傳贊助和政府補貼,創收能力有限,且老年教育政策配套不足,沒有明確的經費保障標準。場地、設施不足或陳舊落后的問題難以解決,導致一些教育教學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2.教育人員缺乏
老年群體課程需求方面廣,對教育人員能力要求較高,而老年教育以公益性為主,難以提供合適的教師待遇,教師質量難以保證,嚴重降低了老年教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三、關于發展社區老年教育數字化的建議
(一)充分了解老年人需求,對癥下藥
以社區為單位,切實了解老年人對教育方向的需求與困境。老年人更緊迫、更突出的需求是如何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養和數字化能力,解決出行、就醫、消費、學習、文娛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的“數字鴻溝”問題[1]。
(二)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1.便利老年群體
線下教育的內容側重于學術性和理論性。通過面對面教授,更好地處理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通過小組學習等方式,可以使老年教學從傳統的傳授式轉變為互動式,提高老年人的參與感。而線上的老年教育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便利,滿足老年人的學習需要。根據老年人的愛好的多樣性開設不同板塊的課程,涵蓋多種培訓板塊,使老年人接觸并真正運用現代數字科技。
2. 便利社區老年教育工作者
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減少了線下的課程次數和時間,從而減少了老年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量,可以增加單位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課程種類,減少了人力需求,緩解了人力、財力資源,實現節省資源、可持續發展。
(三)合理安排老年教育課程
1.增加課程實用性
通過對老年人現實問題、生活困難及老年人教育需求的精準把握,課程設計要切合實際,滿足老年人的訴求,滿足他們的教育需求。大部分老年人離開崗位后會產生失落、孤獨的心理,社區老年教育應從老年人的實際出發,開設具有廣泛性、趣味性、層次性、實用性的社區老年教育課程。
2.增加老年教育趣味性
根據老年人的具體需求選擇教學內容,例如,通過舉辦“送書社區行、書香飄萬家”活動、“游學樂”體驗活動等社區教育活動,進行社區間的聯合比賽,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通過社區老年人的交流,達成老年群體的教育普及的同時,滿足老年群體的社交要求,讓更多老年人參與進來。
(四)加強對社區老年教育數字化的投入
1. 完善網絡教育功能,創新社區教育模式
應逐步完善社區老年教育網絡平臺的功能,通過對老年人不同需求的了解,制定出個性化網絡課程。通過完善學習資源區、交流互動區、經驗分享區等完善線上教育。并要完善平臺信息監控,避免出現虛假信息等情況出現。
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供針對性教育資源
鼓勵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人士加入老年教育隊伍,通過錄制教學視頻,讓更多的老年人受益。呼吁黨員、具有基礎技能的社會志愿者參與到老年教育中來,并可以吸納高文化水平的退休人士加入教學,發揮老年人的余熱。這樣不僅可以實現老年人的社會參與需求,還能有效減輕社會負擔,有利于社會安定與和諧合理。
3. 建立長期運管機制,確保數字化教育可持續發展
政府應加強對社區老年教育的投入,建立完善機制,形成社區老年教育完整體系并加強對社區的管理與監督。政府作為主要引導部門,可以依托教育部門、醫療部門等合作,取得更多社會機構的支持,創造多方位健全的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呂偉飛.數字化背景下智慧老年大學建設探究[J].老年教育(老年大學),2021(08):5-8.
[2]于志國,關睿騫,李同軍,朱路文.“互聯網+1+4”線下線上融合模式推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教育的研究[J].成人教育,2021,41(12):45-48.
[3]王俊琪,霍福華.社區教育與老年教育課程資源建設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47):218-219.
基金項目:2021年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社區老年教育數字化”,項目編號:202110057213
作者簡介:姓名:賈祎芃、出生年月:2000年9月、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天津市、學歷:本三、職稱:學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指導老師:王靜,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