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民
摘要:通過多文本閱讀,我們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由對教材的單篇閱讀到多篇文章為輔,對統(tǒng)編教材內(nèi)容,文章創(chuàng)作的背景,名作家創(chuàng)作歷程都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使同學們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關鍵詞:多文本? 拓展思維? 了解背景? ?認識名家? ? 人文情懷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本身就可以豐富人們的知識,增加人們的積累,進而陶冶人們的情操。而我們選擇《多文本經(jīng)典讀本》對名家的主要作品進行了增添,讓學生對這些著名的作家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解他們對作品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有這些作品的內(nèi)容及作者情感的表達,我們了解了作者所處時代的狀況,社會風貌,從而,我們能體會不同時代人們的理想追求,豐富我們的人生體驗。
那么,我們的多文本閱讀應從哪些方面著手呢?首先我們應該依據(jù)《課程標準》設定多文本閱讀的總體目標,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文學作品浩瀚,我們要有選擇的閱讀。所以,我們對閱讀目標的設定就很重要。選取的作品要對教材能有效的補充,對相關的作家,我們能有更全面的了解,對他的創(chuàng)作能有更深刻的認識,對作品傳達的人文情懷會有更深刻的體驗。我們通過拓展閱讀能在多文本教學實施后對名家有進一步的了解,能在讀的基礎上對作品有更深刻的認識,讓學生多一些人生體驗,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涵養(yǎng)自己獨特的人文情懷。
設定多文本閱讀的總體目標,讓讀者對名家有進一步的了解,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開展多文本閱讀,學生可以從不同視角來看世界,以此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此目標的設定目的在于學生品讀經(jīng)典,通過文學大師的獨特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認識這個世界,從而獲得人生的獨特體驗,自己不曾經(jīng)歷的,可以通過閱讀豐富自己的閱歷,為自己的人生積累寶貴的經(jīng)驗;自己經(jīng)歷的,可以在名家的身上獲得更多的啟示,對自己的成長有更好的引領。同時,我們也能在名家的創(chuàng)作中積累經(jīng)驗,認識到作品都是不同時代的人文精神的體現(xiàn),我們要結合時代背景,進行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
通過多文本閱讀,同學們可以同眾多文學大師進行心靈碰撞,和他們隔著時空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此目標的設定在于彌補學生匱乏的生活體驗,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感受大千世界的神奇與壯美,從而陶冶學生們的情操,獲得獨特的心靈感受。
同議題下的多文本閱讀能更深入的了解名家,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有了總體目標,我們就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多文本閱讀教學是對文本教學的拓展與延伸,我們要明確此課程開設對文本教學的輔助作用,是對文本知識的鞏固與加強,是結合了學生認知體驗的深度閱讀,以增強學生應用能力為目的的拓展式教學。在選取閱讀的內(nèi)容上,我們常常是選取能在同一種背景下的閱讀材料,讓讀者能更深刻地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或作者文章創(chuàng)作的那個時代是什么樣的時代背景,作者要通過作品反應時代什么樣的狀況,作者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主題。學生對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就會有深刻的認識了,對名家要傳遞的思想就明晰了,讀者在閱讀中有了自己的認知,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見解,慢慢地就會對這些名家關注的事也開始關注,名家思考的問題,自己也開始思考。
同結構下的多文本閱讀,讓閱讀更有條理,對作者要表達的情懷體會更深刻。我們以教材中經(jīng)典篇章為點,以多文本閱讀教材的多篇文章為面,在原點的基礎上構建多維度的空間。例如:我們在學習《背影》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教學。那么《背影》就是我們的原點,它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深深的父子情,它是人類至真情懷的一種。由此我們以“至真情懷”為議題拓展延伸,這種情懷還有母子情,家國情,友情,人生至深的感悟等等,那么,這種種情懷我們在“至真情懷”這一議題下,從《背影》這一原點出發(fā),學生通過讀多篇文章,從而走向不同的維度,感悟人生不同的情懷。
這樣,學生的思維方能拓展開來,讓閱讀更有深度。如:“至真情懷”為議題的一組文章,我們可以探究“哪些情懷稱得上是至真的情懷?”這一主線問題,展開多篇閱讀,我們會思考朱自清先生的《兒女》中作者為何會在意朋友對待自己兒女的態(tài)度?體現(xiàn)作者什么樣的情懷?堯山壁的《母親的河》與葉圣陶的《藕與莼菜》是如何體現(xiàn)母愛,展現(xiàn)鄉(xiāng)情的?等等。這些問題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他們會帶著問題深入閱讀,拓寬自己的視野,從而獲得更為深刻的人生體驗。
拓展閱讀生活化,拉近我們和名人之間的距離,讓我們的情感體驗更真實。學習中遇到的,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體驗的條件,讓學生置身其中,他們的心靈會很快與作者相通了。如:多文本閱讀中“任務風采”這一議題,我們通過讀《選擇一種命運》知道了楊絳女士對清華大學的向往,對清華大學圖書館閱讀的深刻感受。我們可以給學生設置名校圖書館的情景,帶學生到名校圖書館去體驗,我們的游學活動亦是如此。他們置身于情景中,很快就能夠理解作者為什么會對這個地方如此向往。
從她上學時代的生活經(jīng)歷,到對社會底層人民老王(部編教材《老王》)的關愛,這些作品中,我們會對這位風華與美貌并存的女性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也會明白,她對生命的關注,對勞動人民的關心,愛護和她前期受到的教育是分不開的,了解了這些背景,你會對這樣的名家更尊重,她的作品所傳遞的思想,我們也會更積極地接受。我們再讀《老王》的時候,我們就會對作者更多一份敬意,也會像她一樣關愛弱者,體會生命的意義。
與名家心靈上的溝通就是人文情懷最深刻的體驗。所以,我們多讀讀名家的書,開闊自己的眼界,只有我們把目光放得長遠了,我們的生活才會一天天好起來,我們的生命之花才會開得更加嬌艷。有時候,生命里有著多少的無奈和惋惜,有時候也會有深深的愁苦和感傷。當雨浸風蝕的落寞與滄桑交織的時候,我們不要有過多的抱怨,讓閱讀靜靜地伴隨我們青春奮斗的歲月,去觸摸理想的光輝,讓我們平凡的人生變得不平凡,讓我們的生命之花綻放光彩。
我相信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們會引領學生在認識諸多名家的同時,多文本閱讀還會帶給我們更深厚的人文情懷;通過閱讀經(jīng)典詩文,必然對中國古典文學有更豐厚的積淀;暢游于書海,與作者同游祖國的美麗山川,揮灑于筆端,舒展我們豪邁的情懷。拓展思維下的多文本閱讀還會給予我們更多的美好與期待。
參考文獻
1.《多文本經(jīng)典讀本》
2.《初中語文》部編教材
3.趙鏡中教授在《全國第七屆閱讀教學觀摩演講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