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社區體育活動參與促進社會資本的產生和累積,社會資本的產生和增加能提高居民生活質量。Tonts認為社區體育組織為社會網絡提供了平臺,從而產生了各種形式的社會資本,給不同年齡階段,社會身份的人提供了鏈合型、整合型的社會資本的創建機會。社會資本來源于社會體育組織活動,又能促進社會體育組織的發展。社會資本是社區體育組織發展的微觀基礎,它有利于提高社區體育管理水平及自治能力,有利于社區體育組織匯聚社會資源,有利于促進社區體育組織交往及互惠規范培育,促進社區體育組織積累不斷增值。與人、社會相關的社會資本與社區體育組織相互成就、和諧共進又能促進個體社會發展,對促進社會和諧進步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促進社區體育與社會資本和諧發展的四個層面
1、社區體育與社會資本積累的第一個層面:社區體育組織層面。
社區體育活動促使了社會資本的發生與積累,社會資本積累是有一定的社會網絡作為載體,社會資本產生于社區體育組織活動中,以社區體育組織作為物質載體。根據我國現階段體制改革的趨勢,體育社團構建是社會資本積累的第一步,也是社會資本產生積累必不可少的一步。社區體育組織中個人通過體育組織活動,將個人價值轉化為群體價值,進而轉變成豐富的社會資本。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社會體育組織也在不斷進步發展。我國社區體育組織的發展迄今已有70多年,從1949年到2021年,社區體育活動組織的發展經過了起步階段,快速發展階段和全面突破階段,到如今已經有了不錯的成果。但由于部分地區社區體育組織發展的較晚,導致構建的社區體育活動組織數量不多,形式不夠多元化,影響力弱等問題。
2、社區體育與社會資本積累的第二個層面:社區體育組織(制度)規范層面。
社區體育組織制度是居民為了社區體育組織的良好發展,群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實現而制定的。在居民群體之間交流中形成的社會制度,是居民在社區體育組織內平等交流的產物,這種社會制度會形成平等自由合作的社區環境,能有效增強的制度的自我約束力。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社區體育組織普遍存在結構不合理,發育不完善,社會服務能力差等問題。由于社區體育組織都是自發成立的,沒有官方的管理,組織在結構和規章制度上經常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即使有合理的章程,在制度的執行上也往往不盡如人意,很難達到預期效果。要完善社區體育組織制度,就要完善社區體育組織法人治理結構,治理結構是為了到達組織治理目的而設立的組織框架,這是社區體育資本構建的核心,也是未來社區體育組織制度完善的必經之路,是我國社區體育改革中的趨勢。社區體育組織法人治理模式的構建離不開建立委托——代理關系,還要遵循分權制衡原則,也就是要遵循關于部門、職能、人員的分立,決策權、管理權、所有權相互獨立,相互制約,相互協調。還需要建立單獨的監督部門,在人事、財務管理、民主決策方面建立起公開、透明、精簡的社區體育組織日常管理制度。此外建立第三方評估制度,以一種公平客觀的眼光對社區體育組織的結構改革效果、運營效率、監督管理成效進行評估,這對社區體育組織制度的完善有著重要的意義。
3、社區體育與社會資本積累的第三層面:培育居民之間的互相信任關系層面。
社會規范的建立和執行,為社會信任關系的形成奠定了制度基礎。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于復雜,人具有社會性,除了傳統親子關系外,社會關系也是人際關系中的重要部分。我們把因為相同興趣愛好而聚集到一塊的團體稱為趣緣群體,在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十分重要,人與人之間形成的社會網絡也是社會資本的一種體現,是社會成員在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資源。由于體育活動在進行的過程中產生了相互交流的信息,從而增加了雙方之間出于自愿的信任關系,這種信任關系是社區居民體育文化需求的一種社會資本,這種信任關系的廣泛傳遞能促使民眾產生民族合作包容的民族性格。而這種民族性格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社會資本,在這種民族性格的影響,社區體育組織活動能促使居民之間產生互相合作,相互信任的人文氛圍,進一步促進社會物質資本的產生和積累。換句話說,建立社區體育組織成員的社會關系網中的信任關系是產生社會資本和積累社會資本的基礎,也是社會資本積累的核心要素。因此,在社區體育發展與社會資本積累的過程中,要注重社區體育組織成員之間的信任培養,通過促進成員之間不斷地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團結、相互信任,使不同年齡、性別、職業、民族的人群在社團中認同彼此的平等地位,建立起良好的穩定的社會關系網絡。社區體育組織與政府部門、社會機構、社會其他組織的良好的互動和聯系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4、社區體育與社會資本積累的第四個層面:建立民眾互學共進心理系統層面。
如果說民眾之間的相互信任關系是社會資本的靜態層面,而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心理則是一種動態的社會資本。社區體育組織之間的聯系、交流、互動、合作不僅可以促進組織間互信的心理關系,而且還可促進互相競爭的心理關系發展?;ハ喔偁幍慕Y果是相互學習,達至雙贏。所謂的相互競爭不是要在競爭中拼到一方取勝而一方敗落,而是要在競爭中相互學習,發現自己的短處,揚長避短,學習人家的長處,取長補短。要明晰與競爭對手的關系,尊重競爭對手,與競爭對手相互學習,善于找準自己的優勢敢于競爭,面對成功與失敗要有正確的心態。建立民眾互學共進心理系統要優化社區心理環境,盡力打造一個公平競爭,公開透明,開放包容的體育競爭環境。同時要加強社區居民精神文明建設,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促使城市文化多元融合,民眾的平等自由和獨立是居民建立平等關系,建立互學共進心理系統的基礎,它反映了一種公共意識和公民精神。公民精神在公民民主治理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公民民主治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公民精神倡導共同體利益一體化,倡導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提倡互學共進,相互進步和諧發展,在體育社區的發展下,不斷積累社會資本,形成良性循環。
文獻參考
[1]黃文仁,駱映.社區體育組織的角色、功能實現與社會資本積累[J].體育科學研究,2015,19(02):21-24.DOI:10.19715/j.tiyukexueyanjiu.2015.02.005.
[2]方竹蘭.中國體制轉軌過程中的社會資本積累[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05):47-51.
作者簡介:孫健(1981.9),男 漢族 安徽蕪湖人,講師,學歷,研究生,從事體育教學、素質拓展、體育人文。
基金項目: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皖江城市社區體育發展與社會資本積累問題探究”(項目編號:WJKYZD-20210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