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現代寫作的專業必備技巧之一,應用文寫作的方法及基礎教育培訓一般主要在大學階段完成。而應用文寫作同樣需要大量初高中時期的語文基本功底和遣詞造句的語感能力。在筆者長期從事的寫作培訓中,可以總結出,當前的應用文寫作教育還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于當前而言,學生對于應用文寫作的積極性不高,為此,筆者認為,應該當從大致兩大方向出發,一是深刻認識到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而是寫出拒絕千篇一律的,個性化的好文章。從而區別對待學生需求,為高校的應用文寫作起到建設性作用。
關鍵詞:寫作學習? 需求性 應用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提高應用文寫作規范化的意識
當前的大學教育,更加強調技能性的培訓和教育。因此學生對于應用文寫作的積極性難以提高。其中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學內容較為枯燥,并且內容的條款性知識較多,背記應用起來較為復雜,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場景較少。除了死記硬背的方式以外,并無其他有效方法。例如,在寫作公告與通告類文章時,首先要注意其受體,再一個就是二者間的主要區別。比如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用公告,什么樣的情況下用通告等。而且需要同時區分二者在不同場景下的屬性。
由此可見,應用文寫作雖然是現代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專業技能,但是因為其掌握難度相對較大,投入時間較長,收效比較低,學習內容較為枯燥等因素,讓學生對其難以提起興趣。所以幫學生建立起學習應用文寫作的意識,以及提高其對于學習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便顯得十分重要。
開設此課程的目的有三:其一便是對于日后在職業生涯中的現實應用打下基礎,提高在基本的日常生活中,對于所可能遇到的應用文寫作的實際應用能力。其二是,培養學生在其專業崗位上的業務能力以及寫作的標準化能力。其三,將應用文寫作的能力培養成學生進入社會后的必備溝通能力。
在這三點的開課要求之下,學生會從情感以及主動性上接受學習應用寫作的困難,并去努力克服。因此,向學生說明應用文寫作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對于自己日后生活的幫助方才是提高其學習積極性的一個關鍵。
而在寫作的教育方式上,應該著手從小的,簡單的例子入手,讓學生自主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一種公文形式獨立學習,獨立完成。教師對于學生獨立完成的作品,進行統一的修改和指導。在學生的思維基礎之上,指出其所存在的問題。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給予了學生大量的自主性,提高了其主動學習的意識,并且在其的作品之上進行修改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其更便于理解和改正,從而保持其積極學習應用文寫作的學習態度。另外,應用文寫作應注重案例教育,這對于教師的素材積累以及業務沉淀是一種考驗。舉例從實際的公文寫作中總結經驗和剖析解構,包括從現場的招聘會中總結出優秀簡歷的寫作規律,寫作特點將其歸納并準確告知學生,令其仿照寫作,從而達到孰能生巧,推陳出現。要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不同特點和需求進行個性化創造。
二:個性化的應用文寫作針對學生個性化的寫作需求
學生未來的職場生涯是復雜且多變的,對于當前社會的高速發展來說,一成不變的模板教育顯然是不符合學習需求的。教師針對學習對象而言,不應將其視為是一類或者一個來進行講授。教師應總結應用文寫作的共通性,將其作為根基讓學生打牢。依據不同學生的需求,根據不同文體,進行合理演變。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場景,依據日后,隨著時代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跟進與變化就成了手到擒來之事。
因此,在課程的挑選方面應該避免從教材的第一頁進行慣性講解,一般大學的課程共十六周左右,這樣下來,學生學到的應用文寫作往往連入門都無法達到。導致學生連最基本的請假條都會寫的不盡人意。從而,我們強調,教師的講解內容應該來自課本但應高于課本。總結出應用文寫作的共通之性有目的,有選擇性的將那些應用性極強的內容進行集中講述,重點練習,而不是將所有文體全部匆匆一過,學生卻是一無所獲。
其次是教師的講授應該有分層性,對待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應該分類對待。圍繞著學生對于該課程學習所期望的“學習回報”及接收方式等文體。根據學生的學習期望,教師對其實際情況進行簡單分類。例如:①初步了解應用文的不同種類,并熟悉掌握其之間的區別以及特點,還有主要應用的場景。②培養應用文的讀寫能力,理解并判斷出不同應用文之間的應用特點以及應用范圍。③重點應用文寫作能力,具備主要應用文體的基本寫作。明確將未來公文寫作儲備為自己的必備技能之一。因此,基于此三大類的主要需求,教師應擬定不同的教學要求以及教學大綱,并且嚴格按照教學任務執行教學。針對第一類需求的學生,僅要求其理清不同應用文之間的區別和特點,并能夠熟練書寫請假條以及通知類的,形式結構較為簡單的應用文即可。針對第二類學需求的學生,教師應當收集大量實際案例類的素材,不僅要求學生可以基本讀懂分清每一種公文的種類和格式,并且要求其基本理清每一種公文它在上傳,審批等環節上的基本流程。而對于第三類需求的學生而言,作為應用文寫作培養的重點對象,在基本的掌握并達到前兩類學生的基本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自主寫作的能力。學生寫作應當以大量模擬類實際場景為背景,進行寫作練習,并且教師應該當為其提供現有優秀類作品。讓學生把握規律,自然可以打到寫作能力的穩中求進。
三:總結
目前的高校應用文寫作仍舊存在大量的現實性問題。文章中所提及的改變學生認知上的誤區,提高積極性,并進行分類教育僅僅只是有限改良的方法之一。應用文寫作的教育最終的教育目的,應當是讓學生掌握這項實用技能,并將自己的興趣得以發揮。使高校不再是流水線式的工廠教育,學生所獲得的也不僅僅是一紙學歷,要讓大學生成為社會前進的先行者!
參考文獻
[1] 李光明.提高大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積極性 《文學教育》? 2016年第21期110-111頁,共2頁
[2]周靜.應用文寫作課訓練式教學法探究《應用寫作》? 2016年第8期40-42,共3頁
[3] 王樹建.應用文寫作課教學方法初探《魅力中國》? 2011年第2期209-209,共1頁
作者信息:孔德茵,女(1987.11.1),漢族,籍貫 廣東佛山,碩士。研究方向:文學研究、美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