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希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新技術的介入給傳統藝術作品提供了無限的創新性與可能性,新型媒介藝術已成為了當代視覺藝術的主要類別之一。新興媒介美術的萌牙與蓬勃發展,給中國高校藝術課程的教學研究帶來了全新的生命力,也帶來了更多探索與革新的機會,對于開闊學生美術眼界,提升學生審美品味,發揮學生想像力和培育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視覺藝術;美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新媒體藝術的發展
(一)從新媒體到新媒體藝術
新傳媒,就是以數碼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為基石,以高新技術的傳播手段,產生出的許多新型媒體形態,信息技術與傳媒的充分融合形成了今日的新型傳媒形態。新媒介藝術作品,是指人們運用電腦合作手段和數碼技術創造的新藝術形式,它又涵蓋了電腦圖像、數碼動畫、互聯網美術、多媒體教學美術、全息映像、虛擬現實等高新技術手段中的藝術表現形式。受杜尚深遠影響的六十年代新觀念美術,還有由早期未來主義宣言和達達式表現和后來形成的偶發文藝作品脫胎變化而成的七十年代新表現形式等,他們不斷探求出新的文藝行為模式和出新的媒材,并圖謀利用發展創造新思維和新的人類經驗。從新媒介美學的視角出發,其實質上是一門利用新形式和新材料,融合有聲與虛幻圖像的后現代綜合性設計造型工藝。
(二)新媒體藝術引入學校美術教學
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世界各發達國家如英國、美國、澳洲、日本等在中小學的藝術課堂中就相繼引入了新型媒介藝術。美國紐約州在現行的表演藝術課程標準中指出:“初級學習者熟悉不同的藝術媒體(二維、三維、電子圖像)的特點,從而去選定一個與他們目的和意圖相應的藝術媒體:利用電子媒體發展技能,從而成為表現視覺思想的一個手段。”
我國教育部頒發的《通用高等學校美術教學規范》中界定了新傳媒藝術:“現代媒體藝術是指繪畫與現代媒體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美學范疇,是指利用錄像裝置與信息技術、電腦裝置與信息技術及其交互網絡資源表現觀念、思維和社會情感的新型視覺藝術形式”。在“新課標”中鼓勵學生以“影像拍攝”“多媒體技術”“計算機軟件”等數字手段進行創作。
二、新媒體藝術作用于學校美術教學的特點
(一)學生與教師互動的美術教學
在美術課標義務教育發展階段提倡以“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為基礎,以“老師為領導,學員為主體”為重要基本原則。尤其是美術課這一藝術類學科更應該順勢優化教學流程,以便有效歸還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使其對審美教學形成更加積極的正向的自覺的學習動機。因為美術教育的許多內容都是視覺性的、感性的,唯有老師在新媒體視域下引領學生參與、溝通、合作和感受美的過程中能夠切實了解美學的實質含義,同時加強了老師和學習者相互之間的交往互動性。
(二)網絡教學的多元化趨勢
新媒介技術的網絡性能夠很好的沖破了學習時間和地域的約束,使美術的教學和創作能夠在學校課外時光、校外生活展開,延續并將學校生活和教學融合起來。例如建立了繪畫小組論壇和學校的繪畫網絡系統,小朋友們就能夠在這個藝術虛擬空間中,以獨立的方式自我認知自由的探究課堂藝術內容,并共享給大家的藝術資料信息、展示與交流自己的創意作品。這些以新媒介信息技術為基礎而營造出來的藝術虛擬課堂,融合了藝術靈感、感悟意識以及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將讓學生創作的意義得以發揮,藝術價值也得以提高,個人滿足感得到提高,自我認同感得到加強。
三、新媒體藝術對學校美術教學的影響
(一)新媒體藝術對學校美術教學方式的影響
新媒介藝術對科技的依賴決定了它的教學方法必然和傳統繪畫課程截然不同。新媒體藝術教育需要以各種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而數字信息技術本身傳輸快、輻射范圍廣、資料可存儲的特性,將充分適用于新媒介藝術上。所以,新媒介藝術教育將能夠徹底擺脫了小面積的傳統教學模式,由一名老師為更多的學生講授課,從而能夠有計劃地傳遞更多知識給學習者,并通過更加便捷的教學方式實現與教師間的互動,且有效性更強,易于人們參考和評價。新媒介藝術的教育依賴于本身美術表現形式的特殊性,相比于傳統美術教育欣賞方式,提高學習者審美能力的方式,新媒介美術課程需要更為強調創意與思想的靈活性。不同于傳統藝術的創作入門困難、周期長等特性,新型媒介藝術本來正是為了人類更好地適應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而被創作起來的。在新興的媒體藝術課程中,整個創作與實踐流程通常只需耗費學生們零點五小時至數小時不等的時間,而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學生們卻必須更多的時間練習、反思、交流,這才更契合藝術教育的大方向。
(二)新媒體藝術對學校美術教學思維的影響
新媒體藝術與教學模式的轉變必定會伴隨著傳統教育思想的變化。傳統繪畫學科,多以介紹基礎知識要點,講授美學基礎理論為主,也會穿插一些繪畫史、設計歷史等美學常規知識點。但是這種理論并無法全部套用到新媒介美術課程中,在新媒介美術的教學中,老師們應該更多的應該把自身在創造、審美過程中的一點經驗傳授給學員,同時還要輔以案例,圖文并茂。這種經驗教育不僅要在學生的創作之前講解,更要結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同時,新媒介美術的教學過中應當注意融合新的理念與技法,更多更廣泛地考慮其他課程結合美術理念,使學習者從各個視角欣賞、掌握繪畫這一課程。人們所帶來的各種文化成就都具有特定的時代精神,而信息時代發展所倡導的為效率、便捷、創新而產生的思想,就產生在了新型媒介藝術當中。當今的中學教師們也越來越對發散思考、創新思考越來越關注,過去那種“學好數理化,走遍世界都不怕”的年代已經一去不返了。學校美術教育在這種時代發展前提條件下急需改革,無論是教學方式的變化或是教育思維上的“思變”都已迫在眉睫了,新媒介美術加入中國中學美術課堂顯然是一個具有可能性的發展路徑,這必定會使中國小學美術課堂出現質的變化。
參考文獻
[1]段鵬.當代藝術與學校美術教育[M].湖南美術出版社,2012.
[2]童芳.新媒體藝術[M].東南大學出版社,2016.
[3]廖祥忠.新媒體藝術與創新教育[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4]尹少淳.當代美術教育研究[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