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真真
摘要:目的:探討耐多藥結核病(MDR-TB)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因素及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方法:選擇2018年10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耐多藥肺結核病患者,遵醫行為良好組(n=56)與遵醫行為不良組(n=36),入院后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單因素分析顯示,遵醫行為良好組在年齡、藥物不良反應、治療時間、結核病知識知曉率、文化程度、醫患關系與遵醫行為不良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0歲、治療時間長、結核病知識知曉率低、文化程度高中以下、藥物不良反應是影響耐多藥肺結核病患者遵醫行為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結論:MDR-TB患者遵醫行為較差,年齡、治療時間、結核病知識知曉率、文化程度、藥物不良反應是MDR-TB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因素。針對以上影響因素應加強綜合護理干預,有效緩解患者精神壓力,提高患者遵醫行為。
關鍵詞:耐多藥結核病;遵醫行為;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3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引言:
結核病位列全球十大死因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耐多藥結核病是結核桿菌感染患者在治療期間結核桿菌發生突變導致產生耐藥菌株。藥物治療不合理、治療方案不正確、治療過程不徹底、治療不規范等是造成耐多藥結核病的主要因素,由于結核桿菌對部分結核藥物產生耐藥,患者治療難度增加,治療的療程延長[1]。同時該疾病的治療費用遠高出普通肺結核,為此耐多藥結核病治療期間患者存在一定心理負擔,嚴重者甚至對治療工作產生抗拒心理,影響治療效果。另外,氯法齊明、利奈唑胺、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藥物也被發現具有抗結核活性。本文就此展開了探究。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選擇2018年10月—2020年2月醫院收治的92例耐多藥肺結核病患者作為調查對象,根據遵醫行為評分將其分為遵醫行為良好組56例與遵醫行為不良組36例,遵醫行為良好組中男25例,女31例;年齡25~72歲,平均55.52±12.72歲;遵醫行為不良組中男14例,女22例;年齡26~73歲,平均56.22±12.80歲。
1.2資料收集
兩組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問卷調查,內容主要有性別、年齡、藥物不良反應、文化程度、醫患關系等。結核病知識知曉率采用“全國第五次MDRTB流行病學知曉調查問卷”,該問卷包括以下5項信息:①肺結核傳播途徑;②哪些癥狀懷疑得了肺結核;③懷疑得了肺結核,該到什么級別的醫院看病;④MDR-TB檢查和治療相關的免費政策;⑤肺結核是一種能治好的疾病嗎。
2結果
2.1耐多藥結核病患者遵醫行為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遵醫行為良好組在年齡、藥物不良反應、治療時間、結核病知識知曉率、文化程度、醫患關系與遵醫行為不良組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耐多藥結核病患者遵醫行為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0歲、治療時間長、結核病知識知曉率低、文化程度高中以下、藥物不良反應是影響遵醫行為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
3討論
3.1MDR-TB患者遵醫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隨著治療時間延長,經濟支出明顯增加,加重不寬?;颊叩慕洕摀?,昂貴的治療費用進而導致治療中斷或不規律用藥率明顯攀升,遵醫行為差。按規定方案、時間規律性遵醫囑服藥,是成功治療MDR-TB的關鍵。許多MDR-TB患者結核病知識知曉率低,對結核病危害、預后、國家免費政策不了解,不重視規律服藥和堅持完整療程對MDR-TB治愈的重要性,因此,當部分患者結核癥狀緩解或消失時,誤認為MDR-TB疾病已經治愈而自行停藥。有些患者對MDRTB疾病認識不充分,當抗結核藥出現副作用時,自作主張停藥或調整劑量,引起病灶遷延不愈,導致MDR-TB治療失敗[2]。MDR-TB的治療不良反應多,如消化系統、肝腎功能損害等,如服藥種類、次數越多、方法越復雜,患者遵醫行為也就越差。而藥物不良反應(ADR)是干擾MDR-TB防治策略的重要影響因素。MDR-TB用藥種類多、劑量大、治療時間長,和一線抗結核藥相比,引起ADR的可能性更大。
3.2MDR-TB患者遵醫行為的綜合干預對策
3.2.1通過政策支持,減輕MDR-TB患者經濟壓力,促使治療依從行為形成
根據《中國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可適當為經濟困難MDR-TB患者提供資金支持,以緩解其經濟壓力,免費提供抗結核藥品;免費提供痰涂片、痰菌、肝功能等檢查(前6個月每月免費檢測1次,后18個月每2個月免費檢測1次);在第0、3、6個月免費進行胸片檢測,每次報銷路費60元,解除MDR-TB患者的經濟后顧之憂。
3.2.2調動家屬積極性,加強層級管理督導,強化遵醫行為
(1)對認知能力、受教育水平、服藥依從性等處于較低層次患者,支持小組強化用藥指導;由小組成員對患者提供關懷,使其感受醫務人員的溫暖,減輕心理壓力。每周2次電話隨訪、每月1次家庭隨訪,強調不間斷用藥、按時用藥的重要性,督促全程規律用藥[3]。(2)對受教育程度較高,由工作原因導致服藥依從差的患者,由家屬、朋友督促按時服藥、復查,家屬密切觀察患者服藥后的不良反應,對癥處理,根據復查時間,于復查前2d由責任護士給予電話提醒,督導復診、取藥。
綜上所述,MDR-TB患者遵醫行為較差,年齡、治療時間、結核病知識知曉率、文化程度、藥物不良反應是MDR-TB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因素。針對以上影響因素應加強綜合護理干預,有效緩解患者精神壓力,提高患者遵醫行為。
參考文獻:
[1]任成山,林輝,楊仕明.結核病的流行特征與耐多藥的窘迫及其策略[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9,12(03):269-274.
[2]宋群,王新霞,童照威.結核病患者耐多藥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1):1792-1794.
[3]成詩明.我國耐多藥結核病防治現狀與建議[J].中國熱帶醫學,2017,17(03):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