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峰,陳 幸,孫 健
(廣州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0)
2019年國際摔跤聯合會對古典式摔跤的競賽規則進行修改,包括比賽時間、消極判罰、出界判罰的改變等方面。規則的變化對古典式摔跤的體能訓練方法及比賽中技、戰術的運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關于新規則中的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研究較少,且不少研究傾向于理論層面的宏觀闡述。隨著古典式摔跤競賽規則修改實施后,過往的摔跤體能訓練無法適應新的摔跤競技需求,對此古典式摔跤體能訓練思路自然也會產生變化與革新。由于以往的體能訓練方法過于陳舊,沒有根據新規則制訂全新的體能訓練方案,因此基于實踐調研的基礎上探究新規則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意義。
以新規則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影響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以“新規則”“男子古典摔跤運動員”“體能”為關鍵詞檢索到相關文獻17篇,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
1.2.2 歸納分析法對目前學術界的相關文獻進行歸納、總結。
1.2.3 訪談法通過電話訪談、微信訪談等方式,圍繞新規則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影響對相關專家進行訪談,獲得相應信息,為本文分析提供支持。(表1)

表1 訪談人員名單
古典式摔跤新規則(2019)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比賽時間、得分動作、勝負條件判定等方面。表2是對男子古典摔跤新規則的詳細解讀。

表2 古典式摔跤新舊規則比較
舊規則下的體能訓練已經不能滿足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對體能方面的需求,而新規則的修改是為了提高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整體競技水平。此時,應根據新規則的實施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身體特征的影響制定新的體能訓練方法,為教練員指導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進行能訓練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
2.3.1 力量訓練對比新規則更重視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力量,因為對出界的判罰更加嚴格,當一名運動員被迫踏入保護區時,則需要運動員用力量去阻止對手進攻,防止出界失分,通常在高水平古典式摔跤比賽中運動員往往會因為出界這1分而影響整場比賽的勝負。因此,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應多加強出界和邊線方面的力量訓練,改善并提高出界和邊線對抗能力。
2.3.2 耐力訓練對比新規則將古典式摔跤比賽時間從每局2min增加到每局3min,比賽時間的增加導致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在體能分配方面有所差異,針對比賽時間的增加要求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在體能訓練中提升對耐力訓練的重視程度,其中耐力訓練分配的時間、強度等也需要進一步增強。
2.3.3 無氧、有氧訓練對比新規則將古典式摔跤消極的判罰從以前不罰分改為罰分并且讓積極方選擇站立或者跪撐狀態,這一改變也會加強比賽的激烈強度和比賽節奏。而以往以無氧訓練為主,不重視有氧訓練的體能訓練方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新規則下比賽的需要,因此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在無氧、有氧訓練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新規則下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必須具有持續、高強度對抗的能力,這就需要無氧與有氧相結合的體能訓練方法。
2.3.4 技術、戰術訓練對比新規則將技術分值的變化以及得分的變化也進行了改變,相比之前增加了高分值技術動作的判。,以往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在得分后就進行防守,對技術、戰術訓練方法運用過于單一,其中搶奪靶位、互插訓練分配的時間、強度等反抱軀干摔訓練時間分配、跪撐訓練時間分配以及大動作訓練時間分配不夠均衡。現在更加鼓勵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積極主動地做高分值技術動作,因此需要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針對這一方面加強對技術、戰術訓練的重視程度,其中搶奪靶位、互插訓練分配的時間、強度等量也要有所提升。
2.4.1 改善區域力量強化的訓練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都具有較高的絕對力量,然而在日常訓練中很少去關注區域力量方面的訓練。力量素質是古典式摔跤的基礎,因此這一部分的訓練要更加全面,可以采用以下訓練方法。(1)負重抗阻練習。2人1組進行素質訓練,如抱人、扛人、背人、穿腿背人等力量素質訓練以發展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整體肌群;也可以運用杠鈴、壺鈴等訓練器械進行訓練,有效針對上肢與下肢肌肉的特點來發展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大肌群和小肌群相結合的訓練方法。(2)對抗性練習。在訓練中,可依靠對抗雙方的作用力發展專項力量素質,2人用80%的力量來進行對抗,從而提高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專項力量素質 。(3)克服自身體重的練習。以發展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核心力量的訓練,如引體向上、倒立俯臥撐、平板支撐等訓練方法。
2.4.2 改善專項耐力素質的訓練古典式摔跤是以無氧供能為主、有氧供能為輔的混合型項目。因此,新規則下比賽時間的增加將導致體能訓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變,此時體能的訓練方法要以提高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耐力素質為主。古典式摔跤運動員要想在比賽中保持高強度對抗,就必須具備良好的專項耐力。因為青少年摔跤比賽的時間是3 分鐘1局,一共2局,一天下來有4~5場比賽甚至更多,這就要求訓練運動員要有很好的專項耐力。可以采用的訓練方法有3人快速對摔、身體素質(蛙跳、鴨子步、跳馬、跳馬鉆人、俯臥撐、繞“8”字等)訓練。
2.4.3 改善專項爆發力的訓練專項爆發力也是決定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瞬間使用技術動作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爆發力的訓練中對重量的要求大部分為80%~90%,基本上忽略了專項爆發力的訓練。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應在每周的力量訓練中增加專項爆發力的練習。專項爆發力的訓練可以采用站姿旋轉牛角包,主要加強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抗旋能力;站姿前拋球,主要加強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上肢爆發力;站姿牛角包甩擺,主要加強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動力鏈連貫性,可以更好地使專項爆發力與技術動作相結合,從而使技術動作更加完善,另外也有助于力量的轉變,增加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專項爆發力。
2.4.4 改善有氧能力、無氧能力訓練(1)改善無氧能力訓練:如短距離全力沖刺跑、折返跑等訓練方法,強度要達到80%。(2)改善有氧能力訓練:在每周固有的越野跑中再增加2 000m跑。在今后的訓練中還要加強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有氧和無氧能力相結合的訓練,并在保證訓練質量的情況下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進行身體評估。(3)結合專項特征訓練:在實戰中可以增加條件性對抗,使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針對新規則適應更高強度的訓練方法。例如,在站立方面可進行“車輪戰”對抗性練習,把水平相同的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分配為每4人1組,每名“坐莊”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需要面對另外3名運古典式摔跤動員在站立上面的全力連續拼搶,時間控制在2~5min。
3.1.1新規則的變動后,古典式摔跤體能訓練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在比賽中體能的消耗主要體現在比賽時間的增加和消極判罰尺度更加嚴厲。
3.1.2新規則變化對古典式摔跤站立狀態下的大技術分值以及通過反攻動作使對手處于危險狀態的2分動作的比例有所提高。
3.1.3新規則變化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總體體能要求較高,發展體能成為適應新規則的重點之一。
3.2.1在日常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中要根據專項特點采取針對性練習,發展與新規則有直接關系的體能訓練和專項所必需的身體機能。
3.2.2在體能訓練中不僅要重視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力量方面的訓練,還要均衡發展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其他素質,從而使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3.2.3隨著古典式摔跤項目競爭的激烈以及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身心健康的重視,要根據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疲勞程度及時調整體能訓練手段,轉變訓練方法,提高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