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汝霞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番禺511483)
近年來烘焙行業不斷向大眾生活領域延伸,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是催生了“烘焙熱”,使之成為現代流行的生活方式。目前,烘焙職業培訓機構是培養烘焙人才的主力軍。2020年,筆者在烘焙職業培訓機構學習,親身體驗烘焙機構的學習模式。通過對機構學員開展問卷調研與訪談后,發現培訓機構現存的不足限制了烘焙人才的培養。本文旨在探索高職院校開設烘焙課程的意義,以期提出更好的教學策略,培養烘焙行業所需要的人才。
我國烘焙行業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現代烘焙行業幾近空白。但進入21世紀后,我國烘焙行業發展勢頭迅猛。如今,我國烘焙行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中國烘焙者消費協會預測,到2025年,我國烘焙行業的年復合增長率可達45%。

圖1 2015—2019年我國烘焙行業市場規模
烘焙行業發展過快,專業人才供應不足,由此導致巨大的人才缺口。調查顯示未來五年,社會對西點師的需求量將增加至200萬人,烘焙行業人才缺口高達100萬,人才瓶頸的壓力越來越大。當前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參差不齊,大部分從業者的學歷在高中及高中以下①,優秀的西點人才缺乏。同時,我國烘焙行業技術更新緩慢,烘焙市場是由消費者主導的買方市場,因此烘焙行業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我國烘焙行業起步晚,各項指標與國際標準相比差距較大。烘焙行業人才的缺失,使得我國烘焙行業技術更新迭代緩慢,整體研發能力較薄弱。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2020年8月—2020年12月,筆者在烘焙培訓機構學習,面向機構學員派發問卷,進行“烘焙課程的學習意愿與動機”的調查。問卷共發放162份,其中收回有效問卷150份,有效率達92.59%。此外,筆者借助在培訓機構學習的課余時間,與學員開展深入的交流訪談。
從人口統計因素看,學習烘焙課程的女生比男生稍多。超過半數的學員年齡在30歲以下,表明烘焙課程在年輕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較高。將近半數的學員學歷在高中及高中以下,印證了張魯寧學者的觀點:烘焙行業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不高。

表1 人口統計因素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強調,高等職業學校要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烘焙行業發展迅速,對復合型的技能人才需求越來越大,烘焙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亟待完善。現階段,我國烘焙專業教育以烹飪學校開設的短期培訓為主,學習時間為2—12個月。短期的學習,學生難以在行業認知、操作技能、創業規劃等方面建立系統的認知②。在問卷調查中,超過50%的學員表示,現有職業培訓機構的課程無法滿足其需求,主要表現方面見表2。問卷借助李克特的5級量表進行設計,該題的整體得分為4.17,表明選項設置較為合理。選項“培訓的費用再低一點”得分最高,為4.51,表明市場上現有的烘焙培訓課程價格較高。在訪談中,不少年輕學員表示通過貸款繳納培訓費用。

表2 調研對象對現有烘焙課程的建議
國家對高職院校的學生有獎助貸等各種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學生的經濟壓力。近年來,烘焙行業積極升級轉型,由傳統的銷售面包、蛋糕等西餅店轉變為銷售蛋糕、奶茶等復合型的甜品店,因此烘焙師不僅需要掌握烘焙技能,還需要學習門店管理、服務禮儀、飲料調配、產品營銷等多方面的知識③。相較于烘焙職業培訓機構,高職院校有開設酒店管理課程的先發優勢,在酒店管理課程的基礎上開發烘焙課程,更有助于培養烘焙行業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專創融合強調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已成為高職院校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國內城市咖啡店、現代茶飲店、烘焙私房發展得如火如荼,不少高職院校的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開設茶飲店、咖啡店、面包房等。烘焙課程的開設,有助于完善高職院校的專創融合課程建設,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拓寬學生的就業面具有積極意義。問卷調查的結果(表3)也顯示,絕大部分的學員認為烘焙課程的學習,拓寬了自身的求職范圍(得分4.41),并提高了自身的求職競爭力(得分4.4)。
職業教育不僅要關注職業、學科的發展,還要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職業習慣④。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表3),烘焙課程的學習給學員帶來的最大變化是“增加了生活的樂趣”,并且“使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烘焙的過程是快樂生產的過程。烘焙過程中產生的香氣,給制作者帶來的成就感,是一般專業課程無法比擬的。烘焙學習的實操性和易會性,有助于轉變學生的消極情緒,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通過團隊協作制作烘焙產品,可以提升學生的榮譽感和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格素質。

表3 烘焙課程學習帶來的變化
國家要求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烘焙課程的開設也需要加強與行業聯系,爭取行業支持。高職院校在開設烘焙課程之前,需要對烘焙行業開展充分的調研,分析行業的發展趨勢,了解行業對員工素質和技能的要求,以培養行業所需的實用型人才。烘焙職業培訓機構開辦時間長、教學條件成熟、師資水平較高、實習就業渠道通暢,是現階段烘焙人才培養的主力軍。加強與培訓機構的交流合作,可以在師資培訓、設備設施采購、實習實訓等方面為學校提供便利。
“三教”改革是當前職業院校提升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切入點。烘焙課程屬于實踐類課程,教學需要教師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利用多媒體、新媒體等信息技術,通過創設模擬超市、模擬家庭、模擬餐廳等場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國內烘焙課程建設的滯后性還體現在專業教材的缺失上,因此高職院校在開設烘焙課程時,需要進一步加強烘焙教材的編寫。工匠精神是專業精神與職業精神的集中體現,是烘焙課程教育的最高目標。在烘焙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融入工匠精神,讓學生在學習揉面、發酵、塑形、烘烤的具體操作中,感受靜心專注的力量,養成腳踏實地的工作習慣。
從調查問卷中發現,不少學員希望“動手操作的時間更多一些”(表2)。烘焙課程對學生的實操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高職院校需要搭建好實踐教學平臺,提供完善的實訓設備和充足的耗材,以“教”面點理論知識為基礎,以動手“學”烘焙技能為核心,以“做”烘焙產品為實踐,踐行“教-學-做”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由于課堂時間有限,烘焙課程可以延伸至課后。經預約,烘焙實訓室可以在課余時間向全校學生開放,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提供休閑、交流的場所,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注釋:
①張魯寧.烘焙人才市場需求統計分析及人才培養管理途徑——以智聯招聘網為例[J].管理觀察,2017(18):99-101.
②邵曉莉.高職院校開設烘焙專業的SWOT研究——以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2):141-142.
③盧雪英.應用技術型本科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以廈門理工學院烘焙管理專業為例[J].教育評論,2014(12):18-20.
④王然.“工匠精神”在高職院校焙烤食品課程中的實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0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