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娜娜
摘要:2020年開始安徽地區開始使用高中新教材,化學改用必修一,必修二和選擇性必修一,二,三,其中在必修一當中依舊選擇金屬鈉作為金屬性質的探究,我們在講解鈉這一章節時,更加的結合新課標要求,學生為主體,實驗相結合來學習化學知識。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化學,金屬鈉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鈉作為金屬元素中代表性元素,也是堿金屬中是一員,我們有必要對其性質進行探究,來探究金屬的通性,以及鈉的特性,推出堿金屬元素的性質。
一、鈉的性質
鈉物理性質:鈉為銀白色立方體結構金屬,質軟而輕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為0.97g/cm3,熔點97.81℃,沸點882.9℃。新切面有銀白色光澤,在空氣中氧化轉變為暗灰色,具有抗腐蝕性。鈉是熱和電的良導體,具有較好的導磁性,鉀鈉合金(液態)是核反應堆導熱劑。鈉單質還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硬度也低,能夠溶于汞和液態氨,溶于液氨形成藍色溶液。
鈉的化學性質:鈉作為金屬可以與非金屬單質反應,比如說可以與氧氣反應,在不同的條件下生成不同的產物,在常溫下生成氧化鈉,在加熱時生成過氧化鈉;鈉還可以與酸反應,鈉將酸中的氫離子置換出來,生成氫氣;鈉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前面,性質非常活潑,所以還可以與水反應;作為金屬還可以與鹽溶液反應,但并不能置換出鹽中的金屬單質。
二、鈉與氧氣反應
鈉作為金屬可以與氧氣反應,所以鈉保存在煤油當中,我們只能先用鑷子取出鈉單質,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開,才能觀察到銀白色的鈉表面,過了一會兒,銀白色變暗,我們知道鈉與氧氣在常溫下與氧氣反應;而后我們做了鈉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書上要求在坩堝中加熱,我們也采取在坩堝中加熱,有的文獻中提到在石棉網上加熱,實驗預期是看到黃色火焰,最后有淡黃色固體生成,我們發現為過氧化鈉,但學生在做實驗時,并沒有發現這兩種現象,檢查實驗過程后也無錯誤,學生發現產生的火焰為黑色,最后生成的固體也為黑色,通過查閱文獻可知,實驗室的鈉浸泡在煤油當中太久,只用濾紙擦干表面煤油,沒有把煤油去除干凈。
為了觀察到書中所描述的現象,我們采取采用鈉塊中間部分,把四周都切掉,只留銀白色部分,切一小塊,進行實驗,這樣我們才能得到預期實驗現象。
三、鈉與水反應
在書中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可以用五個字描述,浮,熔,游,響,紅,金屬鈉置于水中后,鈉浮在水面上,鈉在水面上迅速游動,并有輕微的嘶嘶聲,鈉融成一個光亮的小球,反應后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變紅,生成的氣體可點燃,有爆鳴聲。2Na+2H2O=2NaOH+H2↑,老師在做演示實驗時發現,鈉塊并沒有浮在水面,而是沉在水底,分析原因發現,實驗室里的鈉塊放置時間太久,表面已腐蝕太嚴重。
改進方法:取用里面銀白色鈉塊,只取綠豆大小的鈉塊,輕輕放入水中,觀察實驗現象。
四、鈉與鹽溶液反應
金屬性強的金屬可以把金屬性弱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比如說濕法煉銅,Fe+CuSO4═FeSO4+Cu,這是我們初中所學的知識,但是我們學習了鈉這種金屬后我們發現,金屬鈉并不能置換出比它金屬性弱的金屬,這是什么原因呢,經過分析可知,鈉是很活潑的金屬,和水能發生劇烈反應,因此當鈉和鹽溶液作用時,首先是和鹽溶液 中的水發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然后氫氧化鈉再與鹽反應生成相應的新堿和新鹽,比如說Na投入到硫酸銅溶液中。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在做實驗時我們也發現并沒有紅色的銅單質生成,而是有藍色沉淀生成,這是原因是鈉先與反應,還有一個實驗,鈉與酸反應,我們通過實驗探究發現,鈉與酸反應,發現也是浮,熔,游,響,與鈉與水反應類似,也有氫氣生成,在這里那是與水先反應,還是先與酸反應,通過探究得知,鈉是與氫離子反應,酸中的氫離子濃度大,鈉優先與酸反應。
在第一個鈉與鹽溶液反應中,鈉置換不出金屬,有文獻指出我們的鹽溶液,可以換成由鹽與有機溶劑組成的溶液,這樣鈉就可以直接與鹽反應,我們也知道,與鹽的水反應時,我們是與水先反應,但現在是鹽的有機溶液,就不存在與水先反應,我們可以用鹽的有機溶液代替鹽的水溶液進行反應,觀察實驗現象,對比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結束語:2018年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我們要積極遵循新課標要求。高中化學也在改革范圍內,我們新教材已使用兩年了,新教材與舊教材有很大的改動,但是鈉這一章節并沒有刪去,反而內容增加,實驗增多,我們在教授這一章節時,要有學生參與實驗探究,得出實驗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產生了很多的問題,在這一篇論文中我們探究了學生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改進方法,希望我們每位教師都能與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探尋原因,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明艷, 梁紅梅, 王錦化. 新課標中鈉在空氣中燃燒實驗的探究與改進[J]. 化學教育, 2006, 27(11):2.
[2]鄭少綿, 陳裕森, 陳國良,等. 鈉燃燒實驗系列問題的探究[J]. 化學教學, 2017(6):4.
[3]謝清秀. 基于”論證”視角的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探究[J]. 名師在線, 2020(23):2.
[4]徐小健. 金屬鈉性質探究實驗的創新改進[J]. 化學教學, 2017(2):3.
[5]王青藍. 課外探究金屬鈉與鹽溶液的反應[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 2017(12).
[6]ZHANG WenGuang, LIU HuiWen, LIU WeiMin,等.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Ca, Mg) Sialon Lubricated with Various Sodium Salt Solutions(Ca,Mg)—Sialon在幾種含鈉鹽溶液潤滑下的摩擦學特性[J]. 無機材料學報, 2000, 15(1):56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