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華容
(四川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16)
通過對四川省、重慶市和陜西省的論文產出數量、被引數量、學科分布、合著情況等進行統計和分析,可從一個側面反映科學研究工作的創新性和發展性[1],揭示四川省的科研活動的活躍程度、科研發展的現狀及規律、科研實績和科技管理水平,從宏觀上了解和把握地區、學科、科研人員學術水平、科研能力和潛力[2]。
國內論文數據統計源來自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創建的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國際論文數據采集自SCI、Ei、CPCI-S檢索系統;專利數據來自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數據庫。(在作為地區、學科和機構統計用的Ei論文數據中,已剔除會議論文的數據,僅包括期刊論文,而且僅選擇核心期刊采集出的數據,會議論文均在CPCI-S中得以表現。)本論文統計范圍只是四川省作者為論文第一作者的論文[3]。
2018年四川省國際論文總數31281篇,占四川、重慶和陜西3省(市)論文總數的35.15%,在四川、重慶和陜西3省(市)中位居第2(見表1)。

表1 2018年3省(市)SCI、Ei、CPCI-S等國際論文產出數量比較
據SCI數據統計,2018年四川省卓越論文5741篇,比2017年增加441篇、增長8.32%,占本省論文總數的34.22%(見表2)。

表2 2018年3省(市)發表的卓越論文情況比較
2018年,四川省以我國為主的國際合作卓越論文為1392篇,占四川省卓越論文的24.25%。
頂尖期刊指在學科內影響因子前1/10的期刊。四川、重慶和陜西3省(市)中,陜西省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的論文數最多,其次是四川省,為3074篇,占本省論文總數的18.32%,重慶市最少。
2018年,四川、重慶和陜西3省(市)在四大名刊上共發表論文26篇。四川省在四大名刊上發表論文數最多,為12篇,其中在NATURE和SCIENCE上各發表論文1篇,在PNAS上發表了論文10篇;陜西省在四大名刊上發表論文9篇,其中在NATURE上發表論文1篇,在SCIENCE上各發表論文4篇,在PNAS上發表論文4篇;重慶市在四大名刊上發表論文5篇,在SCIENCE上發表論文2篇,在PNAS上發表論文3篇。
2009—2018年SCI收錄四川、重慶和陜西3省(市)科技論文在2018年被引用次數最多的是陜西省,在3省(市)位居第1;四川省論文篇均被引用次數(即論文影響力)在3省(市)最低,為9.64,另外,四川省的論文未被引用率也是最高的,為19.51%。
四川省產出國際論文的主要學科為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化學、物理學、臨床醫學和材料科學;重慶市產出國際論文的主要學科為生物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材料科學、化學和臨床醫學;陜西省產出國際論文的主要學科為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物理學、材料科學、計算技術和生物學[4]。
2018年,CSTPCD收錄四川省論文數為21770篇,占36.36%,比2017年減少390篇、減少1.76%(見表3)。

表3 2018年CSTPCD收錄3省(市)論文情況比較
2018年,CSTPCD收錄的四川省論文數較多的學科為臨床醫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中醫學和地學;CSTPCD收錄的重慶市論文數較多的學科為臨床醫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基礎醫學和交通運輸;CSTPCD收錄的陜西省論文數較多的學科為臨床醫學、計算技術、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農學和航空航天。
2018年,CSTPCD收錄的各類基金資助產出論文數最多的省是陜西省,四川省產出基金資助論文14217篇,占3省(市)基金論文總數的34.29%,排名第2。
2018年,四川省單一作者論文所占比例為7.29%,低于重慶市和陜西省。同機構合著論文的比例為58.16%,高于陜西省。同省合著比例為19.77%,高于重慶市和陜西省。省際合著論文的比例為14.02%,低于重慶市和陜西省。四川省產出國際合著論文占比0.76%,高于重慶市和陜西省。
2018年,四川省的被引論文篇數為58592,被引次數為96072。從論文篇均被引次數看,陜西省的篇均被引次數最高,為1.67,重慶市的最低,為1.63。四川省的論文篇均被引次數為1.64。
四川、重慶和陜西3省(市)中,論文被引用篇數大于1000篇的學科四川省有19個,重慶市有8個,陜西省有21個。臨床醫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農學是這幾個省被引用次數較多的排名前10的學科。
2018年,按CSTPCD統計,四川省受基金資助論文被引用篇數為14217篇,占34.29%,比2017年增加246篇、增長1.76%。總體來說,3省(市)的位次和2017年相比,保持不變。
從總體來看,四川科技產出在西部省市中處于領先地位。四川、陜西、重慶在科研產出方面位居西部省市前列,四川略低于陜西,高于重慶;在論文數量方面,陜西、四川、重慶的國際論文收錄數量分別處于全國第5、9、16位,國內論文發表數量分別處于全國第4、7、16位;在論文質量方面,四川省的卓越論文數量少于陜西省,但增速超過陜西省,年增長率達8.32%,在四大名刊上發表論文12篇,數量多于陜西和重慶;在學科領域方面,四川省在醫學、交通運輸、化學等學科具有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