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蕓
摘要: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初級階段,對于一切事物都有著較為強烈的好奇心。在這個階段,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以及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融入多樣化的閱讀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落實學生的綜合素養。基于此,以下對深度教學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優化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深度教學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優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眾所周知,閱讀在語文學習中占有較大的比例,直接決定著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高低。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實現閱讀課堂的創新,為學生營造舒適、和諧的學習氛圍。除此之外,激發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熱情也是促使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關鍵,教師可以采取合理化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在閱讀中體會快樂,在閱讀中收獲更多。
一、訓練閱讀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學生能通過閱讀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認識在日常生活中無法輕易見到的事物。然而現如今很多小學生都將閱讀視為老師布置的一項強制任務,每次在閱讀中都是囫圇吞棗,無法從閱讀中獲得快樂,閱讀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營造氛圍,讓學生用多種方式進行閱讀,逐步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例如,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就是訓練學生培養多樣的閱讀方式的好機會。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僅憑文字講解,讓學生憑空想象圓明園的景觀,學生一定會覺得無聊,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展開聯想,讓學生動筆試著畫一下圓明園的樣子,再運用多媒體展示圓明園在毀滅前和毀滅后的對比圖片,深度講解八國聯軍毀滅圓明園的無恥行徑,讓學生明白圓明園的毀滅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懷。
二、指向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小學生受年齡特征和認知發展不充分的影響,在思維方式上還處于形象階段,但理性思維的培養也不容忽視。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雖然注重對學生想象力和價值觀的教育,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比較欠缺。因此,可以通過推演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進行深入閱讀。例如對于某篇課文中所提到的問題,在引導學生思考時要注重對前后文聯系的分析,通過對前后文章提供的信息進行判斷,進而揣度作者對當下情節的安排。當學生理清前后文章的關系時,也就能對文章進行更深刻的把握。或者先對字詞進行分析,再逐步過渡到句子段落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層層疊進的閱讀中也能更加理性、客觀地對作品進行分析。例如《魚缸里的奇案》這篇推理閱讀就極為適合小學生,通過學生觀察和閱讀來推斷兇手到底是誰,在潛移默化中通過聯想和排除的方法來驗證答案,對客觀事物也有更加理性的思考。
三、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
閱讀是語文學科非常重要的知識點,也是學生抵觸心理較大的一部分內容,如果方法得當,學生不僅可以改變消極的態度,還可以促使閱讀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等不斷提升和發展。小學階段非常關鍵,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實現教學創新,以此保障學生的鑒賞能力穩步提升。閱讀鑒賞能力提升后,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表現也會發生轉變,對其以后的學習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例如,在學習《表里的生物》一文時,教師在授課前先將蟬、蟋蟀、蝎子等不同昆蟲的圖片和簡介展示出來,促使學生一起討論關于這些昆蟲的故事。然后,教師再播放關于鐘表轉動時的音頻,引導學生自主猜測。有的學生立即猜測是鐘表,教師由此展開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自主閱讀文章,找出作者小時候猜想表里有關的生物是什么,并說出作者小時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學生提供了無限可能,有效凸顯他們課堂主體性的同時,也有利于其鑒賞能力的不斷提升和發展。
四、課中結合閱讀內容,深化繪本元素思考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場地,因此課堂教學也就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中心思想”。語文閱讀其實就是師生與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形式,將繪本元素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有效整合,不僅體現出了“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也發揮出了教師的主導和促進作用,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閱讀內容,深入開發繪本的價值,從而深化對繪本元素的思考。繪本主要以“圖”和有趣的故事作為閱讀載體,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提升色彩辨別能力、語文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以繪本的形式進行語文閱讀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關注,從而激發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司馬光》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收集相關的故事繪本,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在“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繪本中,插圖將司馬光砸缸的過程演繹地淋漓盡致,而繪本內容也為學生構成出相關情境。通過閱讀繪本故事,促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司馬光”的正義和勇敢,而插圖也為學生提供發揮想象力的機會,加深學生對本篇課文的理解,令學生更好地感悟和體會《司馬光》這篇課文的含義。
結束語
閱讀教學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通過引導學生思考進入深入閱讀,從而樹立起終身閱讀和主動閱讀的意識,使學生愛上閱讀。要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實現深入閱讀還需要長期的訓練,當學生擁有指向理性思維能力和善于進行生產性思考時,客觀上也將養成創造性的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湯燕.深度教學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28):39-40.
[2]劉亞麗.小學語文深度閱讀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96):35-36.
[3]楊玉國.探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深度閱讀教學的方法[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0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