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芳
摘要:課后習題是物理教材中比較重要的內容,經過觀察國內不同的高中物理教材中發現都設置了課后習題,從這就可以說明了課后習題在物理教材中的設置、課后習題占據的版面,都肯定了課后習題的重要程度。經過研究高中物理教科書課后習題配置特點,發現教材中的習題數量適中,而且課后習題中基本都包含了不同章節中的各個知識點,教材中涉及的課后習題的類型較多,基本是開放的問答題、應用題等,比較重視新學習的概念、原理等,課后習題的情境設置較為單一。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后習題;教材內容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從人類來到二十一世紀之后,而信息時代的快速進程,國家與民族更加重視對人才的培養,需要提升人民的素質。那么,世界中的各個國家在教育領域進行改革,實施人才培養、促進社會發展成為了主要的動力來源。高中教育有著獨特性,高中是義務教育結束的中間階段,也是完成了義務教育深入學習的時期,給學生進入高校學習的準備階段;高中物理教材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通過觀察高中物理教材發現其中的課后習題占據了一定的比例,可以體現課后習題是物理教材比較重要的內容。
一、高中物理教科書課后習題編寫特點
1.習題特點
高中物理教材中開放的課后習題是沒有固定答案的,這樣的題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開放性的題目就是為了檢測學生對物理問題的認知能力,以探究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實驗情況;相比于那些封閉性的問題,開放性的物理問題就有了不確定性、發展學生思維與創造力,針對問題進行探究,從這就可以說明高中物理教材課后習題中設置開放性的問題便于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
2.習題的認知水平
高中物理必修教材中課后習題在認知上來講,包含理解、分析與應用水平三種,其中理解水平在課后習題中占據整體的23%,應用水平在課后習題中占據整體的24%,分析水平在課后習題中占據整體的28%,以上的水平比例基本是差不多的,而課后習題中涉及到的記憶水平、評價水平、創造水平等題目數量少之又少。物理教材中的課后習題是根據認知水平進行劃分的,物理課程標準內容體現在理解、應用與分析上。在記憶的認知水平中,運動描述這個主題的題目數量占比是最高的;在理解認知水平上,運動描述這個主題的題目數量占比也是最高的,而“經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這個主題占據習題的比例最少;在應用認知水平上,運動描述這個主題的題目數量占比還是最高的;在分析認知水平上,機械能和能源這個主題在習題中的數量是最多的。
二、教科書課后習題使用情況
1.教師
一,課后習題具有基礎性特點,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的學習。多數的物理教師覺得物理教材中課后習題的設置要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物理概念;部分教師覺得教材中設置課后習題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認知,其實就是提高學生對所學習知識的測驗。二,課后習題需要具備工具新知、檢測新知掌握情況、提高物理學習能力以及高考要要求等。大部分教師覺得物理教材中的課后習題要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新知識,清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有效提高其學習效率,在此基礎上滿足高考的要求;可也有的教師覺得課后習題目前僅僅達到了鞏固知識的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還是應該通過課后習題鞏固新知識的學習,進而拓展相關的知識點。三,課后習題無法滿足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要求。教師認為物理教材中設置課后習題的數量不多,有的題目也不適合學生,部分教師認為課后習題的難度比較低,更適合基礎薄弱的學生;可能是由于物理教材中課后習題的設置不能順利鍛煉學生的解題思維,課后習題的難度不符合物理考試的需求,有的教師覺得課后習題對那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有很大的幫助,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便于理順物理知識點。四,教師結合多個因素選擇性使用課后習題。高中的物理教師根本不會或是只有偶爾使用物理教材中的習題,整體使用的頻率不高;普通高中的教師使用課后習題的頻率較高,但基本都是有選擇性的使用,教師在使用教材中的課后練習題時,認為確實不常使用課后習題,基本都是選擇性使用;而有的重點高中的教師也是如此,認為選擇了課后習題還需要改變,題型與高考沒有共同點,無法實現訓練學生的目的;有的課后習題還沒有標準性的答案,學生無法結合自己的理解回答,這樣很容易影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錯誤理解,因此也有教師根本不使用課后習題的,使用的是配套的教輔資料。
2.學生
高中生能否使用物理教材中的課后習題,跟教師的教學手段有很大的聯系,還與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關。多數學生都覺得物理教材中編寫的課后習題數量適中,具體的習題數量設置由于不同學校、地區的的學生都相差無幾,大部分學生覺得物理教材中設置的課后習題的難度適中;普高的學生卻認為物理教材編寫的課后習題比較難,重點高中學生則認為沒有必要設置課后習題,這是遠高于普通高中學生的看法。可能是因為處于不同的學校,經濟水平、教育水平與教學手段等不同因素的阻礙,導致學生在對自身所處的教學環境的看法。
三、課后習題編寫建議
1.設置多種功能的課后習題
經過分析物理教材的文本內容,看到每個小節后都設置著課后習題,包含了每一節的知識點、概念與類型等,而認知水平集中在理解、應用、分析上。大部分的教師與學生都認為教材后面設置的課后習題的功能過于單一,盡管也能發揮鞏固知識的用途,可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基本沒有任何幫助,這就需要在物理教材中設置多樣功能的課后習題。比如,在教材中設置課前預習題目、課堂練習題目以及課后作業題目等不同的習題。制定的課前預習題目需要在認知角度以基礎性概念為主;而課堂上的練習題需要選擇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比課前預期題目要難的題目;課后作業題就要根據新知識的學習功能與學生的物理思維,重視提高學生對習題的認知。
2.應結合課程標準與師生使用的實際情況編寫
物理教教材是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編寫的,在研究物理課程標準與教材中的課后習題的一致性了解到,物理教材中的習題認知要高于課程標準的要求,課程標準要求則是在比較低的認知水平上,目前人教版的必修教材中設置的課后習題就是以理解、應用、分析為主的認知。只不過每一個主題內容中的課后習題在認知上設置的并不均衡,影響了一些主體內容的認知高于課程標準中的設置,而有的則是低于課程標準,影響學生學習缺乏層次遞進性。
3.應具備學業考試的導向性
目前的物理教材中缺乏了專業考試的導向性,在題型、試題的解題過程、試題思維水平等都有一定的差異性。盡管現在的高考提出了要回歸課本,可每年的高考題都是根據物理教材中課后習題為依據進行改編的,可經過對比就會了解到,高考的試題基本都是以物理教材中課后習題的原型為參考,改編的高考試題在解答方式、思維水平上是教材中的課后習題無法比擬的。其實每所學校都備有教輔資料,而學生手中也有很多的課外輔導材料,這就體現了借助物理教材中的課后習題是無法提高學生解決物理問題能力的。
參考文獻
[1]池京瑤. 高中物理教科書課后習題調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20.
[2]郭曉丹.高中物理教科書中的課后習題設計研究及編寫建議[J].物理教師,2016,37(0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