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福
摘要:現階段,農村小學生的輟學率非常高,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將會導致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任務無法順利完成,從而影響我國全體國民素質的提高,因此,學校、社會以及家庭必須要對農村小學生的輟學問題予以足夠的重視,想盡一切辦法降低農村小學生的輟學率。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輟學率;降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農村小學生輟學已經成為了一個全國性的問題,引起了各級政府與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若是沒有從根本上降低農村小學生的輟學率,不僅會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無法實現,同時也會對社會今后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后患。加強對農村教育的關注,也就是在關注國家的未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農村小學生的輟學率,是當前農村教育的當務之急。
一、農村小學生輟學現狀以及后果
輟學指的就是中途退學,也就是學生并沒有按照規定完成學業任務。農村小學生的輟學問題是對我國義務教育的嚴峻挑戰,同時也是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因素。現階段,我國農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總體水平不高,城鄉之間的發展極為不均衡,雖然近幾年加強了對農村小學教育的投入力度,但農村小學生的輟學現象比比皆是,小學生的輟學率明顯高于城市[1]。
農村小學生的輟學率上升,對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尤其是社會經濟的整體水平,不僅導致農村教育無法擺脫困境,同時也會直接影響農村地區人們的整體素質,造成農村地區的人員文化素質較差,沒有良好的道德法制觀念,綜合能力較低,無法滿足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需求。同時,這些問題的存在也會導致農村經濟長時間無法完成轉型,外出務工成為了農村地區的“熱潮”。因此,農村小學生輟學率的上升可以說是造成農村教育、文化、經濟落后城市的主要原因。
二、降低農村小學生輟學率的措施
(一)轉移教育資源投入重心
首先,要加強政策制度的扶持力度,鼓勵城市小學教師到農村偏遠地區支教,并將其作為日后職稱晉升、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其次,呼吁條件較好的城市小學支援農村校園教育設施的建設,如捐贈圖書、教學設備、實驗儀器等內容,改善農村小學的辦學條件[2]。最后,各級政府也要組織社會各界對農村小學教育的捐助,創立幫助困難學生或輟學返校學生的教育基金,并配備專業的職能部門進行監管,專款專用,保證所有資金都能夠幫助到需要的學生。除此之外,也要適當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與工作待遇,為大學生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他們到農村的偏遠地區支教,并做好城鄉之間優秀教師的對口支援工作,提高農村小學的教學水平,從而降低農村小學生的輟學率。
(二)加強學校內部管理
學校作為學生成長除家庭之外最重要的活動場所,同時也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任務,有必要加強對學生的人生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教育,促使學生向著全方位的方向發展,因此小學教師應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以靈活多變的教法優化課堂結構,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了解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心齡特點,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并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對校園氛圍產生歸屬感,從根本上避免他們出現厭學情緒。同時,農村小學也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由于一些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部分小學生在學習上不求上進、思想上不求進步,所以教師要及時對這部分學生進行轉化,多教育多愛護,教會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探索學習規律,即使他們在犯錯時批評也要控制好尺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逐漸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心,增強學生的人文關懷,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對于后進生也可以實施優先政策,如上課優先提問、作業優先批改、座位優先安置等,讓后進生的心理得到安慰,從而激勵自己更加上進。
(三)重新調整教育目標
農村小學生絕大多數要留在農村,服務當地,這是客觀情況所導致得,同時也是歷史使命使然,所以農村小學教育的目標不應該放在培養應試人才上,而是要面向所有學生[3]。傳統的教育目標往往將重點放在了少數升學有希望所謂的“優等生”身上,顯然這是不正確的,因此要重新調整教育目標,并將其徹底落實。一方面,在課程設置上要讓學生既能夠學到文化知識,又能夠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在時間安排上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意愿與實際情況對于學生進行分流教學;在教育評價上不僅將升學率作為唯一標準,而是要將學校是否能夠培養學生多種出路和前途作為評價的重要指標。另一方面,學校也要做好對學生家長的因勢利導工作,共同分析當前教育形勢,并將其中的原因闡述清晰,讓教育任務能夠順利進行,這樣才能夠保證所有小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從而在根本上降低農村小學生的輟學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從根上降低農村小學生的輟學率對于我國社會發展來說,有著先導性、基礎性以及全局性的重要意義,這不僅與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相關,同時也要影響著我國整體國民素質的提升。因此,我國實施“科教興國”的同時,也要從這一角度考慮好農村小學生輟學問題的解決對策,切實有效的降低農村小學生的輟學率。
參考文獻
[1]顏少靈.如何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降低鄉鎮初中生輟學率[J].科幻畫報,2020(04):180-181.
[2]李強.同伴效應對農村義務教育兒童輟學的影響[J].教育與經濟,2019(04):36-44.
[3]張利潔,王希隆.山區東鄉族小學生輟學問題的調查與思考——以東鄉族自治縣北嶺鄉為例[J].民族研究,2006(02):21-29+107
[4]司馬義南.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情況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