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寧
摘要:目前厭學逐漸變成學校教育中普遍出現的現象,同時涉及范圍特別廣,橫向表現在各個層次的學校存在厭學的學生,縱向展現在對學校的管理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甚至我國民族發展都具有消極的影響。這篇論文主要講述了初中學生厭學的原因和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厭學情緒;學校管理;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厭學的現象普遍都存在,探究其原因具體展現在學生本身的情況,初中時期學生處在人生的轉折期,敏感和沖動是在這個階段象征詞,其自我控制能力無法達到成熟,在智力方面的差異造成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對成績敏感的學生容易出現厭學情緒;家庭環境會影響孩子學習,孩子行為是受家長感染的,因此家長的教育觀念與教育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一、學生本身層面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實踐學家與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做到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教學,才算真正的教育。從哲學上看,內因決定外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學生厭煩學校的重點就是其自己對學習不夠主動,也會厭煩學習,因此應改變這樣的情況,最先一定要在其自身的情況入手尋找策略。
學習是不會一帆風順的,因此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與挫折是難免的。對于學生的敏感心理,在出現這些難題的時候會由于向學生或教師請教體會到羞愧,實際 長期以來容易積壓成堆,變成最難以處理的問題[1]。因此,學生要形成能克服困難的心理,敢于和教師、學生積極溝通問題,這不但能夠鍛煉學生溝通能力,而且使學生形成分析的習慣,進一步對學習形成興趣。并且理想與具體目標是一個人學習和工作的動力,一名學生也要有理想與目標,初中學生將更高的理想與自身目標互相融合,運用理想激勵自身,進而提升學習的積極性,避免厭煩學習情緒。也要存在堅定的信念,學生在發生困難的時候,對自身的能力與知識水平不具備全方位的認識,甚至放棄學習,因此學生通過堅定的信念鍛煉自身,讓自身逐漸成熟。
在生活水平逐漸提升的情況下,網絡的運用逐漸進入每個家庭,學生在網絡方面的運用無法形成良好的認知,因此學生要有正確的網絡觀,運用網絡得到有價值的信息,延伸視野,產生求知欲望,要科學安排時間,避免在網絡中無法自拔,這還是家長和學校要注意的問題,要求共同去完成。
二、家庭環境層面
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是父母本身的責任,因此在孩子出現厭煩情緒的時候不要置之不理,也不應過于嚴厲,藥材采用正確的教學理念與教育策略做好開導與交流,為孩子打造一種更好的家庭氛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家長也要自我提升,由于孩子通常都把父母當成自身的榜樣,是自己學習的對象,因此家長要形成更好的榜樣,積極學習和進取,及時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產生興趣。
在心理方面,學習動機是讓學生展開學習活動的內因,是鼓勵和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2]。這不是一種單一的結構,學生本身的學習活動是由每種動力因素結合形成的一個整體,這對學生是十分重要的,家長要讓學生產生學習動機,使孩子知道知識的價值,讓孩子產生好奇心與求知欲,而且還要使孩子能正確的認識知識學習的成敗,孩子才能夠對知識產生興趣,同時正確面對得失心態。
三、學校教育層面
學校教育在學生成長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學校層面的管理與教育對學生造成較大的影響,尤其是教師,在學生學習的時候飾演重要的角色。不管是講解過程還是講解的內容,這都要求迅速關注,是否可以適應其心理,適應社會需求,這對學生學習態度與主動性存在重要的意義。
厭學情緒主要來自于心理方面的問題,因此學校最先應該達到的是增強對想心理健康教育,展開心理健康輔導。教師一定要運用一顆真心和學生溝通,現階段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其心理上比較脆弱,因此教師應全方位考慮,指導學生有意識的訓練自身克服困難的能力,讓自身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同時可以形成崇高的理想和目標。而且在教學策略方面,不僅要嚴格要求迅速在學習方面一絲不茍,還要和學生交流心得,關注學生平時生活,運用真心和學生溝通,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溫暖而且還能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幫助,逐漸引導學生讓其存在正確的學習態度。學校要為學生提供積極學習的機會,這需要教師在講解知識過程中,要使學生得到成功感受,如果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學習動機就能夠增強,還提升了學生自我感覺良好的體驗,這需要教師明白授之以漁的道理,使學生積極掌握知識和技能。
在班級中,每名學生都有自身的特征,因此要把班級作為一個溫馨的家,把學生作為自己的親人,在班級活動和學校活動中,學生應主動參加,讓學生敞開心扉,展現特長,不僅使每名學生都了解自身,還可以形成更好的人際關系。
學生祖國的未來,更是民族的未來,實際學生厭學問題是目前學校都出現的問題,同時是關系到教學質量的問題。因此在目前改革中,教學方法要進行調整與側重,在以人為本的指導理念下,由學生心理、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等幾個層面著手找到解決厭學的策略,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意識到本身學習知識對自己和對社會有重要的意義,樹立向上的學習觀和人生觀。
參考文獻
[1]李穎.關于初中生厭學成因及對策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17):98-99.
[2]麥小桃. 初中生厭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9.DOI:10.27778/d.cnki.gqhzy.2019.000171.
基金項目:本文系邢臺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一般課題《克服初中生厭學情緒的研究》(課題編號: 2021012)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