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淑燕
摘要: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不僅僅要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能夠指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處理教師、學生、教材之間的關系,通過多樣的教學手段,指導學生去積極的探索,精心的設計活動能夠讓學生動起來,問題化的情境能鼓勵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產生疑惑,并且能夠恰當的解決疑惑。語文知識涉及的面較廣,這就需要初中語文教師能夠對相關的學科知識都有所涉獵,吸引學生,讓學生變得知識豐富而淵博。教師要不斷地凝練自己的語言,使語言具有感染力,加大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產生欲望。
關鍵詞:初中 ?語文教師 ?專業素養 ?提高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教師要把課本知識知識靈活多樣的呈現給學生,并且要通過挖掘文章中的教育元素,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具有個性化。課本中的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渠道,但并不是全部,初中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呈現一個大語文觀,把語文學習的舞臺,由課本延伸到課本之外,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課文知識把眼光放到其他文學作品上,結合課文知識進行適當的拓展,會讓學生的語文學習靈活性增加,也讓學生的思維更加具有創新性,
一、具有較強的語文基礎知識
首先是語文教師必須掌握牢固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專業知識是傳播知識的必然前提。課上一分鐘,課下十年功,只有牢固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才能以自己的一桶水給學生一碗水,做到居高臨下,駕輕就熟,游刃有余,靈活自如。語文教學內容十分廣泛,涉及天文、地理、政治、經濟、哲學、軍事、歷史、邏輯、科技等各個方面。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各學科的相關知識,并且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充實、豐富自己的知識寶庫,使自己成為精神世界的“美食家”,構建起豐富的精神世界,才能準確地把握教材。
二、擁有先進的教學理論做支撐,指導日常教學活動
1、自覺的創新意識。時代的發展需要學生具有創新的思維,而學生的思維靈活性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要針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觀察,善于捕捉反饋信息,及時的調整教學進度,靈活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活動,針對不同的目的給予恰當的指導,這樣的教學思想才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落實到實處,更能夠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靈活多變的課堂需要教師的引導和設計,更離不開教師恰當的評價。作為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具有綜合課堂設計能力,還要具有組織管理和協調的能力,教師不但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學習中的解惑人,鼓勵學生,讓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潛能不斷的提高。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思想上勇于開拓,力求提出獨特的、新的教育活動思想,行為上善于探索,潛心實驗,不斷總結,不斷進取。不能滿足于做文化的傳聲筒和只盯著高考的指揮棒,不能唯書唯上地把語文教得支離破碎,要面向生活,面向未來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具有較強的思維應變能力。初中語文教師不僅要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眾多信息中引出合乎邏輯規范的結論,更要有開放的、立體的、多向的思維,表現為思路開闊,構思如泉涌,它不拘于一種思路,而從較少的信息可以得出較多的結論。通常是在強烈的創新動機和外在啟示的激發下,充分利用人腦意識和潛意識的活動能力,借助于各種具體的思維方式,以漸進性或突出性的形式,對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組合、再創造,從而產生新穎、獨特、有價值的新結果的思維。
三、具有專業教學能力做鋪墊
1、擁有一定的情感傳遞能力。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語言表達猶為重要,沒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即使知識再豐富,也不能準確、生動地將知識和情感傳授出來。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為創新素養的提高增添一顆重要砝碼。初中語文教師的語言一定要具有傳遞情感的功能,教師的語言如果表達能力差,很難激起學生學習的需求,即使教師的知識再淵博,也無法把文章的內涵和情感表達清楚。初中語文教師的語言有著特定的要求,教師的語言表達一定要準確而科學,還要不失幽默。這樣才能夠啟發學生,給學生的思維留下空間。教師語言要具有情感色彩,如果語言較為呆板,就不會激起學生內心的漣漪,教師的語言更要具有藝術性,能夠把自己的情感及時的傳遞給學生。
2、課堂中能夠根據收集的信息合理的組織課堂。優秀的初中語文教師不僅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而且還要在課堂上隨機應變,隨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能力以及課堂的偶然因素不斷調節教學計劃、進度等。課堂是教師的舞臺,更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保障。新時代的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處理好教材、學生之間的關系,對學生的學習目的做好指導,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同時,教師的指導要適時、適度。
3、靈活的教學技能。初中語文教師作為教學的專門人才需要促進教學技能的提高。從教學準備、教學、終止到管理、評估諸環節上,需要多種教學技能,教師的語言是吸引學生,讓學生深入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并且初中語文教師還要合理的把握時間,調控時間,讓課堂教學出現高效率。教師適當的預測教學重點和難點,更是駕馭課堂教學的一種方法。選擇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手段,讓語文課堂的豐富性來感染學生,達到知情交融的教學效果,更是語文教師所應該具備的素養。教師的態勢語始終是調節課堂氣氛的催化劑,能夠讓學生緊張的學習氣氛變得和諧而愉悅。
四、具有不斷學習的科研精神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反思,自覺地總結在教學第一線取得的經驗、成果、吸收工作中的教訓,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到理論上來認識,對教育教學中的某些問題有自己獨立的看法,并能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始終擁有一種努力創新,冷靜思考的心態,將反思后得到的理論成果進一步指導教學實踐。
總體來說,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經驗,擁有較強的語文知識,并且還要在教學中結合語文內容讓知識逐漸豐富,更要擁有先進的教學理論來支撐課堂教學,指導教師的教學活動,以便讓初中語文教師的課堂更加豐富而有內涵。
參考文獻
[1]田有利.初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研究[J].中華少年,2018(8):10-10.
[2]程歡.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好家長,2017(32):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