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艾
摘 要: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兒歌彈唱教學占據重要地位,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兒歌彈唱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教師只有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復合型幼教人才。文章分析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歌彈唱技能及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教學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教學;兒歌彈唱技能;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5-0022-03
隨著我國現代教育不斷深入改革,社會各界對幼兒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育人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幼兒教師,不僅要具有專業的教學技能,還應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藝術賞析能力和審美能力。作為未來幼兒教師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兒歌彈唱能力,兒歌彈唱能力既是其今后從業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又是體現其職業素養水平的重要內容。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兒歌彈唱教學中,應在為學生傳授鋼琴及視唱樂理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幼兒歌曲伴奏技能,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一、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音樂基礎較差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樂器、聲樂等音樂技能方面的基礎較薄弱,對一些樂理理論知識更是所知甚少。而且學生的學習特點存在較大差異,對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參差不齊,這無疑增加了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教學的難度。兒歌彈唱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但由于其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需要學生不僅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在課后也要勤加練習和實踐。然而,由于學生音樂基礎較差,在脫離教師指導后容易對兒歌彈唱學習感到迷茫,不知從何入手。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不全面等,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2.教材內容不夠完善
現階段,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教材的內容大部分是理論知識,并且涉及的范圍很廣,其中的作品層次較高,這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說學習難度較大,而且在今后的從業生涯中很難用上。因此,學前教育專業選擇兒歌彈唱教材時,應該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和幼兒發展實際情況選取一些能夠廣泛應用、具有較強代表性的幼兒音樂作品,這樣在培養學生兒歌彈唱能力時能夠貼合實際,使學生以后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幼兒教育工作中。
3.理論與實踐結合不足
兒歌彈唱作為一項技能,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但由于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沒有為兒歌彈唱安排足夠的課時,再加上其理論知識難度較大,學生學習兒歌彈唱的質量和效率并不高。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向學生一味灌輸理論知識,沒有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無法使學生利用實踐活動來鞏固理論知識。長此以往,即使對理論知識掌握得較好的學生在課堂測試或期末考試中進行技能演示時,也容易出現緊張、手口不一等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日常訓練太少,心理素質及實踐能力均未得到有效鍛煉。
二、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歌彈唱能力培養策略
1.培養學生兒歌演唱能力
通常,兒歌都很形象、生動,其歌詞主要是以擬人的手法描述大自然中的景物或生活中的事物。因此,在兒歌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兒歌生動有趣、活潑可愛的特點表現出來,這樣才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讓幼兒更易理解和接受。兒歌的音域都不是很寬,不需要學生擁有多大的音域跨度或多么專業的演唱技能,教師只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嗓音條件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讓學生在演唱兒歌時能夠做到柔和悅耳即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童聲歌唱的意識,讓學生明白兒歌是童聲音色,在演唱時要保持輕聲、愉悅的嗓音,并加強對學生的氣息訓練與咬字訓練。氣息訓練可以輔助學生形成胸腹式聯合呼吸,咬字訓練則有助于提高學生吐字的清晰度。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學生挖掘兒歌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感情與音樂形象,并根據其特點通過肢體語言或面部表情等演繹出來。
2.培養學生彈奏技能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未來的職業是幼兒教師,幼兒教師的彈奏能力強,就能在彈奏過程中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藝術氛圍,從而陶冶幼兒的藝術情操。所以,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崗位需求科學制訂教學計劃,著重培養學生的彈奏技能。兒歌音樂作品的旋律和節奏通常比較簡單,不需要學生擁有超強的彈奏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先對學生進行樂理理論知識教學,然后讓學生進行實踐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彈奏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點訓練學生的彈奏技巧。兒歌的歌詞較少、旋律簡單,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如何利用正三和弦彈奏出不同類型的兒歌,并讓學生學會結合不同類型的兒歌選取相應的伴奏音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鋼琴伴奏能力往往不強,對鋼琴知識的了解也較少,所以教師培養學生彈奏技能時不能一蹴而就,而應結合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音樂知識掌握程度和鋼琴技能水平等合理應用教學方法,開展分層次教學,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彈奏技能。
3.培養學生兒歌編創能力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說,其不僅要掌握兒歌彈唱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兒歌編創能力,這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能根據現場情況彈唱出應景的兒歌,以此吸引幼兒的課堂注意力,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在兒歌彈唱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即興創作的能力。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兒歌的調性和調式,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延伸與拓展,培養學生編配和弦的能力。同時,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根據身邊的事物和自身想要表達的情感編創出旋律優美、內容生動的兒歌。當學生提出和弦問題或伴奏音型選擇問題時,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并對學生編奏歌曲不恰當的地方進行糾正。當學生即興創作出兒歌后,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賞析活動,讓大家邊聆聽邊探討,在不斷的分享中提升專業技能,從而激勵學生更加用心地編創兒歌,提高學生編創兒歌的自信心。
4.培養學生彈唱協調能力
幼兒教師在幼兒彈唱教學中需要一邊彈奏一邊進行演唱,所以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彈唱協調能力。學生只有將彈與唱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體現出自身的專業素養。針對很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無法做到彈唱自如的問題,教師可以先將兒歌中與調性相關的主和弦、屬和弦與下屬和弦單獨列出,并進行一一訓練,讓學生由表及里地掌握彈奏相關調式時所需要運用的伴奏和弦。當學生逐漸掌握伴奏和弦后,可以引導學生開展雙人合作彈唱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導和糾正,并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表揚,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自信心,提升學生的彈唱協調能力。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內心聽覺能力,讓學生傾聽自己彈奏和演唱的聲音,從而實現琴聲與歌聲的完美融合。當學生具備一定的內心聽覺能力時,就會控制好兒歌彈唱的力度,提升兒歌彈唱的協調能力。
三、師范院校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教學水平的策略
1.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眾所周知,教師的教學水平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也會影響到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為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課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兒歌彈唱水平,學校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因此,學校首先要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教師的聘用標準,篩選出職業素質較高、專業能力較強的兒歌彈唱教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順利開展兒歌彈唱教學工作奠定基礎。其次,學校要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定期對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教師開展培訓活動,確保其能夠及時掌握最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并將其很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積極調整教學方式
目前,在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總是程式化地開展教學,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的課堂教學方法過于固化,使得課堂氛圍沉悶枯燥。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學生不能積極參加課堂教學,甚至會對兒歌彈唱學習產生厭煩心理。為此,教師在兒歌彈唱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調整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例如,教學《一閃一閃亮晶晶》這首兒歌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這首兒歌的原始版本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而不是直接開始彈唱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聽這首英文版本歌曲,并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彈唱,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更好地學習《一閃一閃亮晶晶》彈唱做好鋪墊。
3.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開展兒歌彈唱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今后的幼兒教學實踐中能夠學以致用,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因此,教師要重視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際鍛煉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兒歌彈唱水平。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舉辦兒歌彈唱比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讓學生將自身的優勢展現出來,在競爭中不斷提升兒歌彈唱水平。同時,教師可以組建一些學生社團,如鋼琴演奏社團、歌曲演唱社團等,讓學生將自身的興趣愛好轉化為學習動力,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更加努力地進行彈唱實踐,提高彈唱水平。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幼兒園開展實踐教學,讓學生與幼兒進行互動,為幼兒進行兒歌彈唱表演等。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幼兒的反饋發現自身彈唱表演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進,為今后的幼教工作積累經驗、奠定基礎。
4.開展歌舞結合教學活動
在兒歌彈唱教學過程中,適當融入舞蹈教學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節奏感,且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兒歌彈唱水平。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兒歌教學與舞蹈教學結合在一起,讓學生邊唱兒歌邊跳舞,以此鍛煉學生的節奏感,提高學生的兒歌彈唱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舞蹈動作應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例如,在《兩只老虎》的兒歌彈唱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這首兒歌的旋律與歌詞創編舞蹈,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節奏感,提高學生的兒歌彈唱水平,還能讓學生在未來的幼教工作中加以應用,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和職業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開展兒歌彈唱教學時,需要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不斷豐富音樂教學內容,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和個人特色,滿足其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兒歌演唱能力、彈奏技能、兒歌編創能力和彈唱協調能力。同時,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積極調整教學方式,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開展歌舞結合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許歡.高職學前教育兒歌彈唱教學改革研究中的探索——以聲樂課程為例[J].黃河之聲,2020(18).
[2]高宇哲.學前教育專業彈唱技能課線上教學實踐探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05).
[3]周媛.職業技能大賽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歌彈唱能力培養探討[J].廣西教育,2020(23).
[4]蘇敏.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歌彈唱能力的培養淺談[J].藝術大觀,2020(17).
[5]田甜.解析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歌彈唱能力培養路徑[J].現代職業教育,2021(03).
[6]李娟.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歌彈唱能力的培養研究[J].科教文匯,2019(08).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Playing and Singing Children's Song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n Normal Universities
Hang Ai
(Inner Mongolia National Preschool Normal College, Ordos 017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 playing and singing teaching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cultivate students' children's song playing and singing skills, 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Only by constructing a perfect teaching system and adopting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can teachers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ound preschool education tal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ldren's song playing and singing teaching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pecial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children's song playing and singing skill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children's song playing and singing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pecialty.
Key words: normal colleg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children's song playing and singing teaching; children's song playing and singing skills; teaching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