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珍和
俗話說,“開局決定全局,起步決定后勢”。設計作為微黨課的起步階段,設計得好不好對微黨課的質量有著重要影響。為了有效提高微黨課的質量,微黨課設計時要做到“四要”。
選題口子“小”是指微黨課設計時可以選擇某一個比較微小的主題,用小主題表達大思想、用小問題反映大道理。選題口子小,不代表就不能宣傳好黨的創新理論,不代表就不能宣傳透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其實,黨的創新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僅具有鮮明的理論特質,而且具有十分鮮活的實踐特征,因為最終都要落腳到實踐。微黨課設計時選擇口子較小、實踐性強的主題,反而能夠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微黨課講授切忌選題過大,過大的選題在短時間內講不清講不透,聽課的黨員要么一知半解,要么浮于表面,沒有學深學透。此外,如果需要講解內容較豐富的問題,可以采取系列微黨課的形式,每課一個微小主題,這樣一個系列下來整個問題就講清楚了。
選擇題材“土”是指微黨課設計時,選擇講授的題材要接地氣、近民眾,使黨員和授課者能夠同頻共振,引發黨員強烈的思想共鳴,增強黨員的行動自覺。這是提升微黨課感染力的關鍵。微黨課在題材選擇時,要選擇黨員身邊的人和事、感興趣的話題、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等,這樣黨員才愛聽,才能拉近授課者與黨員之間的距離。反之,如果選擇的題材大而空,不接地氣、不近民眾,黨員不感興趣,自然起不到良好的效果,達不到應有的目標。為此,微黨課設計前要深入調研,了解黨員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然后有選擇地取舍授課內容,選擇貼合黨員喜好的內容。當然,選擇題材“土”,并不是一味迎合受眾,不能選擇低級趣味、封建迷信等不健康的內容,而是要始終堅守黨性,從講政治的高度,選擇積極健康、充滿正能量的“土”題材。
表達方式“活”是指微黨課設計時選取的表達方式,要根據黨員的生產生活狀況,因人而異,因情而變。微黨課與正常課堂黨課相比,一個重要不同點是表達方式有區別,課堂黨課一般是以講授的形式為主,輔以PPT課件、視頻等,而微黨課的表達方式主要是依據黨員生產生活的特點而定,如教學地點可以是公園、車站、碼頭、車間、田間、商場、廣場等。微黨課要根據不同地點、不同人群、不同時間,設計不同的表達方式,如講授、問答、文藝表演、視頻展示等,只要黨員喜聞樂見,微黨課通常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微黨課受地理條件和時間限制,授課者設計時一定要在心中有數的情況下,拿出最佳的設計方案,確定最優表達方式。
采用語言“親”是指微黨課設計時要盡可能地采用群眾語言,把黨的創新理論和大政方針轉化成群眾語言。這既是微黨課的表達技巧,更是追求微黨課效果的必然選擇。微黨課應針對黨員的不同特點,采用靈活的群眾語言,讓黨員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增強黨員的認同感,增強微黨課的穿透力、感染力、影響力。微黨課講授時可多用黨員聽得懂、感興趣的俗語、方言、俚語等,使講授內容妙趣橫生、魅力無窮。如果微黨課一律采用官方語言、理論語言,就算口子小,也會讓黨員感到有距離感、陌生感,還可能讓黨員聽不懂、弄不明,那就會出現事倍功半的局面。因此,微黨課設計時,要多采用群眾語言,增強微黨課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