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組軒
“秋月梨汁多味甜,老少皆宜……”直播間內,兩個年輕的主播正將秋月梨舉在鏡頭前進行講解;走廊上,青年學生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討論剛剛電商直播課的內容……位于山東省海陽市的云創智能產業園一派火熱景象。
云創智能產業園是山東省海陽市與德州科技職業學院聯合孵化建成的海陽市首家產教融合型專業園區。隨著百草味、良品鋪子、京東等30余家電商企業入駐,電商從業者缺口大、網絡銷售渠道單一等問題隨之而來。近些年來,海陽市緊扣“校地聯姻、產教融合”發展理念,通過三方共建、校企雙培、支部領辦等方式,打造“黨建聚力·青春云創”黨建品牌,激發了產業園區的青春力量。
“作為電商銷售新人,規模小、知名度低、網站維護成本高是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入駐園區的樂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君娜說。
海陽市實施“經濟開發區—職業學院—電商產業園”互聯模式,成立電商產業園綜合黨支部,將入駐園區的電商企業和從業人員全部納入管理。通過建立“職業學院聯龍頭企業、龍頭企業聯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互聯”三聯工作機制,發揮了園區電商企業組團集聚優勢。
經濟開發區工委、職業學院黨總支、產業園黨支部簽訂三方共建協議,共同選派40名黨建指導員和駐企聯絡員,每季度開展一次調研走訪,對園區內電商企業的組織建設、經營銷售、安全生產等開展全方位指導。產業園黨支部每季度組織園區企業開展一次聯席會議,根據企業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主題發布、項目認領、結對包幫等形式,共商文案制作、產品包裝、網站維護等經營難題,引導電商企業互幫互助、資源共享。
2020年以來,通過聯席會議,已商討解決品牌形象不清晰、產品定位不精準、小微企業融資難等經營銷售共性和個性問題32個。
為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解決電商企業用工難、招工難等問題,職業學院與產業園黨支部簽訂“雙培”協議,搭建起了校企合作培訓、定向培養互助平臺。職業學院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加強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的素質培養。園區電商企業向高校學生提供營銷策劃、運營管理、技術開發、物流管理等方面實習、就業崗位,并打造了6個5G直播間供學生實習使用。通過學徒制校企培養模式,建立了“雙培養一推薦”機制,即把優秀實習學生培養為學生黨員、把學生黨員培養成電商達人,并向企業推薦聘用。2020年以來,共有2000余名高校學生到園區頂崗實習,300名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
產業園黨支部還整合優化產業園樓宇公共場所,打造了集黨群服務、職業實訓、商務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開放式電商黨群服務中心,設置了智薈服務區、黨建書吧、創客空間等板塊。企業員工和高校學生不僅可以在此開展組織生活,還可以舉辦商務會談、產品推介、項目路演等活動。
“我們已和10余家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建立了伙伴關系,一起研究怎么運用直播平臺推銷特色產品。”產業園黨支部書記、行政部負責人張新建正熱火朝天地和年輕人一起討論電商助農對策。
為進一步延長園區產業鏈和供應鏈,擴大電子商務同心圓,產業園黨支部與趙疃村等12家農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簽訂供銷協議,將網紋瓜等本土特色農副產品納入銷售選品庫。合作社不同,產品質量怎么保證?產業園對農產品質量制定統一供應標準,保障不同批次農產品質量,降低合作社經營風險。
如今,每年由產業園牽頭,聯合職業學院、屬地鄉鎮黨委等舉辦的紅色電商節、櫻桃文化節、直播帶貨達人秀等大型活動,帶動了海陽特產外銷。同時,通過搭建“直播+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電商企業”的產業鏈條,開拓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還帶動了周邊相鄰的8個村莊直播帶貨。據統計,僅在2021年“雙十一”期間,產業園銷售業績就達8.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