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貴麗
(臨沂市中醫醫院北城內一科,山東臨沂 276002)
亞急性甲狀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在內分泌科屬于常見病、高發病, 屬于免疫系統疾病,女性患病率超過男性。臨床治療該病通常采用激素治療,如雷公藤多苷輔助潑尼松(Pred)等,該方式療效明顯,但也容易造成藥物并發癥的發生,并且治療時間較長,多數病人經過規范治療后疾病會治愈,然而一些病人經過停藥或減量后會復發[1]。根據相關研究表明,雷公藤多苷作為一種臨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劑,治療免疫系統疾病的效果優良,同時對亞急性甲狀腺炎有明顯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較少[2]。基于此,本實驗選取60例SAT病人開展前瞻性研究,分析雷公藤多苷輔助Pred方案治療SAT的效果,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臨沂市中醫醫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診的60例SAT病人,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男性 12 例,女性18例;年齡22~49歲平均年齡(36.47±3.47)歲;病程3~45 d,平均病程(15.34±4.31)d。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齡23~50歲,平均年齡(36.67±3.66)歲;病程3~44 d,平均病程(15.25±4.28)d。兩組病人一般資料對比差距均未產生明顯差異(P>0.05),可以開展比較。本實驗全部操作符合臨沂市中醫醫院倫理會相關規定。患者自愿參與實驗,患者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亞急性甲狀腺炎診斷標準[3],并經臨床確診;②紅細胞沉降速率>50 mm/h;③甲狀腺腫大程度Ⅰ~Ⅱ度;④意識清晰。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患者;②存在其他免疫系統疾病患者;③存在其他甲狀腺疾病患者;④治療依從性差患者;⑤認知障礙患者;⑥精神疾病患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潑尼松方案治療。口服醋酸潑尼松片(天津天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689,規格:5 mg×100片),15 mg/次,2次/d。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雷公藤多苷輔助Pred方案治療。口服雷公藤多苷片(貴州漢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2020369,規格:10 mg×50片),20 mg/次,3次/d。兩組患者共連續服用藥物2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發熱消退時間、甲狀腺疼痛消退時間、甲狀 腺腫脹消失時間、紅細胞沉降速率恢復時間、血清甲狀 腺激素恢復時間。②兩組患者血清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促甲狀腺素(TSH)、紅細胞沉降率(ESR)。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使用離心機以3 000 r/min轉速分離血清10 min。應用免疫熒光分析儀測定T3、T4、TSH,應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測定 ESR。③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胃部不適、體質量增加、皮疹、肌無力。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對研究中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體現,通過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通過校正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比較(±s,d)
組別 例數 退熱時間 甲狀腺疼痛消失時間 甲狀腺腫脹消失時間 紅細胞沉降速率恢復時間 血清甲狀腺激素恢復時間研究組 30 1.24±0.35 2.36±0.65 6.12±1.23 11.41±2.12 15.57±3.74對照組 30 3.75±1.58 5.41±2.54 7.35±2.24 21.65±5.26 22.23±5.42 t值 -8.495 -6.372 -2.636 -9.890 -5.539 P值 0.000 0.000 0.011 0.000 0.000
2.2 兩組患者血清甲狀腺功能檢測指標比較 研究組TSH高于對照組,T3、T4、ESR低于對照組,且兩組患者上述甲狀腺功能指標均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甲狀腺功能檢測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清甲狀腺功能檢測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T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4:甲狀腺素;TSH:促甲狀腺素;ESR:紅細胞沉降率。
組別 例數 T3(nmol/L) T4(nmol/L) TSH(mU/L) ESR(mm/h)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30 5.46±1.32 3.45±0.23* 235.48±61.36 151.54±33.41* 0.09±0.01 0.35±0.04* 42.65±8.64 22.74±5.41*對照組 30 5.35±1.47 4.68±0.85* 234.68±58.64 203.35±54.13* 0.09±0.02 0.17±0.05* 42.87±8.46 37.16±3.68*t值 0.305 -7.651 0.052 -4.461 0.000 15.397 0.100 -5.369 P值 0.761 0.000 0.959 0.000 1.000 0.000 0.921 0.000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SAT屬于臨床常見內分泌科免疫系統疾病,較多發生在40~50歲的女性人群中,該病的發生率占全部甲狀腺疾病的5%左右[4]。SAT病人機體中一般都會存在促甲狀腺激素受體的抗體以及甲狀腺球蛋白的抗體,明確說明亞急性甲狀腺炎與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存在較大的關聯性,因此患者由于病毒感染等外在因素誘發甲狀腺炎的概率較高。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臨床表現以及實驗室檢查指標主要包括紅細胞沉降速率加快,甲狀腺部位疼痛,T3、T4 水平升高等,癥狀與其他甲狀腺疾病具有相似性,因此在診斷時醫生注意與其他甲狀腺疾病進行區分[5]。
目前臨床治療SAT主要依靠激素來完成,如Pred,其機制主要是,激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甲狀腺病變位置的炎癥反應,同時還能對免疫反應產生抑制作用,從而緩解病人的機體癥狀,延緩病情的發展,通過長期服藥,最終可起到治療、治愈疾病的效果。然而因為激素治療需要長時間規范堅持,且激素會導致患者出現骨質疏松、白細胞(WBC)水平提高、血糖水平提高等不良反應,從而加重對患者的影響[6]。但是如果減少或停止服用激素,疾病便會復發,提高了治療的難度。因此需要尋求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療方式,提高臨床療效,減少和避免不良作用的出現。近幾年,臨床發現雷公藤多苷在治療SAT方面可以產生明顯的療效[7]。雷公藤多苷是一種免疫抑制劑,以往被廣泛應用在免疫系統疾病干預治療中,其具有抗炎、抑制體液免疫、抑制細胞免疫的作用,將其應用在SAT的干預中能夠產生保護甲狀腺功能及抑制炎癥因子的作用,并且對于免疫反應能夠產生良好抑制作用,對機體生成促甲狀腺激素受體的抗體以及甲狀腺球蛋白的抗體產生明顯的阻礙效果,從而治愈亞急性甲狀腺炎[8]。聯合雷公藤多苷與Pred,其抑制炎性癥狀能力更強,抗體抑制作用更加顯著,對于疾病復發也能明顯抑制。本次實驗中,研究組臨床表現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TSH高于對照組,T3、T4、ESR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雷公藤多苷與Pred聯合治療的臨床療效確切且可減少副作用。
綜上所述,雷公藤多苷輔助Pred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可改善患者甲狀腺功能,使不良表現消退,毒副作用較 少,具備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