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得到提高,城市化進程也在逐漸加快,城市和農村的差距在逐漸得到縮小。但是與此同時,城鄉規劃、土地規劃的矛盾逐漸顯現出來,并愈發突出,已然成為社會普通關注的問題。而開展土地規劃則有利用加強我國土地的利用率,加快城鄉協同發展腳步。并且,由于兩項工作的開展都需要以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為基礎,所以政府需要發揮主導作用,加強土地規劃管理工作,早日實現城市化的目標。因此,本文基于此,對土地規劃和城鄉規劃之間的關系進行闡述,深入分析二者之間的矛盾,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城鄉規劃;土地規劃;關系;對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1.046
引言:
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不斷加快城市發展速度,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中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為了滿足人們當前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住房建設、基礎交通設施以及各類公共設施為核心的城鄉發展已經占據了城市中土地資源的大部分,導致城市中土地資源愈加緊張。在此基礎上,為了盡量緩解城市土地資源緊張的情況,政府相關部門需要不斷發揮主導作用,加大土地規劃管理的力度,采取科學合理的舉措解決當前城市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1、城鄉規劃工作內容概述
城鄉規劃工作指的是采取正確的辦法來進行城市內部結構的劃分,為城市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最基本的參考作用。但是這項工作需要以當前城市的發展實際情況和未來的發展方向為基礎,以此來規范城市當前的綜合部署。同時,城鄉規劃也是推進我國實現城市化目標的重要舉措。在開展規劃時,要求相關工作人員要秉持科學的態度和戰略的發展眼光,對當前城市的發展現況和今后的發展方向進行綜合分析,為城市發展提供科學的指導意見。
在新時代背景下,城鄉規劃是一項具有綜合戰略性的工作,在進行工作時不僅要求要對城鄉的發展有詳細的了解,科學的分配資源,同時,還要讓環境得到充分保障,有效促進城鄉綜合發展。而城鄉規劃工作設計了諸多領域,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自改革開飯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做好城鄉規劃工作可以在極大程度上促進城市化進程。做好城鄉規劃工作,不僅有利于擴大城鄉發展的規模,還能夠有效改善人民居住環境。當前,急需做好開展城鄉規劃工作的準備工作,保證工作的開展符合社會的經濟發展。此外,得益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同時也對城鄉規劃開展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城鄉規劃管理與土地規劃
2.1土地規劃管理的作用
我國雖然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但是由加之國土資源開發程度有限、對現有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不足,導致人均土地資源有限。于人口眾多,因此,為了將我國有限的土地資源更高效的利用,將土地規劃管理的作用體現出來,我國針對于土地規律管理工作進行了約束。當前,在開展土地規劃管理時,工作人員需要針對于現實需要來進行管理,從而使得土地資源得到高效的應用,更好的提升經濟發展。同時,政府部門在開展土地規劃管理工作時,需要提前制定高效、科學的規劃管理方案,最大程度發揮我國土地資源的價值,有效提升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率。
2.2城鄉規劃體系
針對我國當前的城鄉規劃體系而言,具有獨立性強、結構較為完善的優點。在開展城鄉規劃工作時,工作人員都會根據其區域性特點和地區實際情況來制定、完善規劃管理方案,但是極有可能對后續工作的開展造成影響,因此,在開展城鄉規劃時,需要從科學性和可行性兩方面進行考慮。
3、土地規劃與城鄉規劃實施之間必然聯系
3.1土地規范管理促進城鄉規劃的發展速度
在開展土地規劃管理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有效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現象;二是要及時建立健全土地規劃管理機制,提升規劃活動的整體質量。因此,只有充分落實土地規劃管理工作,城鄉規劃工作才能夠得以順利開展。
在開展城鄉規劃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建設問題,在開展工作時,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工作人員要放眼全局,制定全面的建設方案。而無論是城鄉規劃管理還是城市建設,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努力在土地資源管理與城鄉規劃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相互協作,不能因為某一方面的利益造成偏差,導致土地的利用出現問題。在土地得到批準使用之前,可以采取增減掛鉤的方式來促進城鄉發展速度,使得其在城鄉經濟發展中也能夠發揮促進作用。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農村建設,目的在于將農村地區的土地有效的利用起來,提高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加快農村地區的發展。但是在實際開展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中,時常出現占用農耕地的情況,而這種行為在一定范圍內是能夠被允許的,但是需要采取正確的征用方式,按照國家相關文件進行處理,保證農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使得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3.2土地規劃與城鄉規劃實施之間的關系
土地規劃,顧名思義就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地圖資源進行規劃,從而保證土地規劃的科學性,是開展城鄉規劃管理的前提基礎。當前,我國在開展城鄉規劃時常常出現二者聯系不緊密的情況。因此,在實際的開展進程中二者需要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相互協作,溝通完成城市化建設。城鄉規劃作為一個動態化發展過程,需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政策的變化開展,在每一個階段制度出相應的長期和短期計劃,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可能影響的因素進行具體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規避,將規劃開發過程中的風險降到最低,從而保證建設任務的高效、優質,達到提升我國經濟的發展的目的。
3.3土地規劃管理與城鄉規劃之間的矛盾分析
隨著近些年農村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土地資源變得更加緊張,加劇了土地規劃管理與城市發展之間的沖突。而開展土地資源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提高其利用率,實現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而城鄉發展更注重于城鄉之間的發展。而二者均是由政府統一組織,具有緊密的關系,如果二者未能有效的協調開展,就會導致工作的開展效果不能達到預期。
此外,在加快城鄉建設過程中,部門地區急功近利,未遵循城市發展規律,導致功能區劃分不明顯,甚至有些部分出現交叉現象,城鄉規劃工作的目的是立足于當前發展現狀以及根據今后的發展戰略制定出一個統籌合理的規劃方案。而當前城鄉規劃中并未對各個功能區進行明確的區分,以至于出現了當前功能區重疊的情況。甚至于一些地區出去出現了城市被工業包圍的現象,嚴重阻礙了城鄉的發展。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對于物質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渴望得到更好的居住環境。并且,政府部門更傾向于將更多資源用于城市的建設,嚴重忽略了農村地區的發展,導致資源的分配嚴重不均衡,城鄉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而如果長期將發展資源放在城市之中,就會導致城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而在實際的城市建設過程中,二者都在城鄉建設發展過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并且規劃內容的差異會使得二者具有不同的優先級。在城市中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良好的生活條件,因此,大部分農民工都選擇進入城市之中打拼生活。土地資源的目的在于對土地資源進行科學的管理,對土地進行合理的開發。但是由于農村地區與城市土地規劃管理的區別,導致征地后難以得到農民的滿足,難以實施征地措施。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鄉規劃難以有效控制非農耕管理,導致非法耕地常常出現非法占地的現象。
而在城鄉規劃中土地的不公平使用也會導致土地的總體質量受到影響。隨著城市住房、交通設施以及其他各類設施的增加,使得土地資源緊缺的問題更加突出,現有的土地資源已然無法滿足發展的速度,而這個時候往往不得不將目光轉向農村地區。當前,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在開展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在征收時賠償金額與土地實際價值不匹配,導致在損害農民利益的同時打擊了農民的積極性,對土地征收工作造成了阻礙。并且,非標準化的土地流失導致使用權無法得到保障,阻礙了土地資源的使用。并且,諸多開發商也未形成合力利用土地資源的意識,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僅會影響社會的發展,還會導致土地規劃工作受到影響,無法有效發揮城鄉規劃工作的作用。
4、土地規劃管理和城鄉規劃實施的有效結合
4.1完善二者之間的溝通和協調
土地規劃管理與城鄉規劃實施之間需要密切的溝通,只有保持密切的溝通才能促進城鄉規劃工作有效的開展,因此,在開展城鄉規劃管理時,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是無法回避的,如果二者之間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溝通,就會導致問題進一步擴大,給工作的開展造成嚴重的阻礙,導致工作難以開展,所以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方案極其重要。同時,在進行土地規劃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對糧食種植地的占有,要盡全力將優質的種植地保護起來。此外,在針對于老城區開展規劃時,要注意保護老城區獨有的文化,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情況設計規劃方案,不能為了城鄉規劃而失去當地的特色文化。在進行土地規劃管理過程時,要充分將其結合到城鄉規劃發展中來,詳細的制定方案中的細節,選擇最合適的方案,最大程度上實現土地資源的最大利用。
4.2切實注重土地資源協調與管理工作的開展
為了使土地規劃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需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在開展工作時重要完善規劃工作體系的意識。為了使得二者能夠在發展過程中找到平衡點,需要不斷重視兩者在工作進行中的銜接過程,提高兩者的銜接度,將二者具有的獨特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并有效的結合在一起。而在土地規劃的基礎上開展工作是有效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提升土地利用率的保障。因此,將土地規劃管理和城鄉規劃管理有效的銜接起來是提高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環節。
4.3完善土地征用程序
土地是開展城鄉規劃管理的基礎,因此,促進城鄉規劃發展的前提是需對土地資源進行整合、分配,而這個過程就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進行城市化建設。在土地征用時,一些開發商提供的土地征用賠償款應按照國家相關標準支付,但是現實中往往事實卻并非如此。現實中常常出現由于土地征用過程中實際支付與國家規定之間存在了偏差而引起的諸多矛盾,造成了農村的不滿,給城鄉規劃發展帶來了許多不便。因此,及時完善土地征用的相關程序是十分重要的,在征用過程中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按照國家的賠償標準進行賠付,而具體的可以包含以下幾方面:
(1)完善土地征用補償機制。及時完善土地征用補償機制有利于提高農民工的滿意度,在完善過程中,不僅要科學的衡量農民工直接的損失,還要充分考慮農民工由于土地被征用所造成的間接損失。在科學的分析和考量之后,給予農民相應的補償款,避免農民工出現不滿情緒,為土地征用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后期的城鄉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
(2)同時,土地征用的制度建設應符合市場變化規律,及時完成土地征收制度的科學性。
(3)此外,在土地被征用之后,要不斷激勵農民在其他產業上下功夫,關注農民心理變化,及時對出現問題的農民采取疏導措施,不讓暴富的心理蒙蔽了初心。同時也要做農民進行思想教育工作,讓其深入了解到土地征收工作的意義在于能夠顯著提升大眾的生活水平,是有利于社會的發展的舉措,使得整個征收過程變得更加積極。
4.4加強城鄉建設的用地管理
根據當前城鄉建設實際情況來看, 在規劃和建設過程中更多時候是采用的聯動政策,而聯動政策也是促進城鄉規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有效提高土地資源利用、優化城鄉結構布局、保證農耕土地充足的情況下,要形成集中的管理結構,緩解城鄉發展中出現的各種矛盾。但是隨著市場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實際情況中農民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違背意愿的行為,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城市建設過程中征地增多的情況。因此,有必要以土地規劃管理為中心,合理運用相關的增減政策,從而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城鄉規劃的有效性和規范化。另外,還要根據開發的實際情況,合理的調整土地資源的利用,防治用于農耕的土地受到破壞,有效加強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土地資源管理。
4.5土地資源的規劃應具備科學性和合理性
我國國土面積排在世界第三,可以說幅員遼闊,但是一直以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國國土的資源的整體利用率較低,由于我國國土資源中高山、山地、高原等眾多,平原的面積較少,加之我國作為人口大國,以至于人均土地占有量有限。針對于土地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想要將土地資源的價值和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就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規劃,使土地資源的配置最優。此外,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農村逐漸開始向城市化過度,而城市化的建設勢必需要更多的土地資源。若是未能合理的規劃土地資源,就可能導致出現一系列的破壞性現象,由于人們未科學合理的進行土地規劃,就會導致土地相繼出現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情況,造成周圍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從而給周圍的群眾造成了影響。因此,相關負責部門需要加強管理任務,擯棄傳統管理方式中的弊端,結合當前階段的發展情況,進行合理的分析,科學合理的進行土地資源的規劃與應用,達到有效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的目標。
4.6土地規劃和城鄉規劃的實施
基于土地管理和城鄉發展計劃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和減少聯動政策,促進農村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推動部分土地資源在利用過程中采取增減政策的相關要求,有效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實現土地資源的集中利用,最終實現促進城鄉結構布局規范的目的。此外,政府有關單位在協調增減政策時,要對土地利用管理要求和條件實現進行整合,促進城鄉規劃,從而實現經濟發展和農村保護的有效結合。使得在開展城鄉規劃建設過程中能夠不斷滿足農村居民的生活需要,能夠順利實現城鄉規劃的目標。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和農村也在迅猛發展。而土地資源的規劃是否合理能夠對城鄉規劃建設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為了能夠順利完成城鄉建設既定目標,要正確認識到土地規劃管理和城鄉規劃實施之間的關系。因此,正確認識土地資源管理讀城鄉規劃建設的保障作用,不斷加強兩者的協同作業,提高土地整體質量,才能夠保障其在城鄉規劃建設中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芳.探析城鄉規劃實施與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的關系[J].居舍,2020(09):17-17.
[2]崔苗苗,鄭麗.土地規劃管理與城鄉規劃實施的關系初探[J].建筑·建材·裝飾,2020,000(005):140-141.
[3]周立民,許琳琳.解讀城鄉規劃實施與土地規劃管理關系[J].產城:上半月,2021(1):1.
[4]田雷,趙春月.土地規劃管理與城鄉規劃實施的關系探討[J].環球市場,2020,000(003):217.
[5]龐正崎,陳姿先.土地規劃管理與城鄉規劃實施的關系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8(22):183.
[6]林堅,趙冰,劉詩毅.土地管理制度視角下現代中國城鄉土地利用的規劃演進[J].國際城市規劃,2019,34(04):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