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洪飛,黃若珊,欒 艷,劉 洋,潭 林,趙東霞,紀立波
(遼寧中儲糧糧油質監中心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34)
稻谷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稻谷主產國[1]。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越來越注重食用大米的品質。收獲后的稻谷,除少部分直接食用外,大部分是以稻谷形式被儲藏起來[2]。東北地區稻谷收獲時的水分一般在18%左右,但因為收購量大,自然晾曬不能滿足倉儲工作的需要,這給糧食安全儲藏帶來隱患[3]。所以,必須采用機械干燥法快速降低水分,但這會給稻谷質量帶來影響,特別是容易引起爆腰粒,這給儲存和加工均帶來影響[4]。本試驗研究烘干前后稻谷的品質變化,為安全儲存提供數據支撐。
本試驗共跟蹤千山、大石橋和遼陽3個庫點的3個烘干塔。從2020年10月16日開始至次年1月4日結束。共扦取烘前和烘后對照樣品各154份,其中,千山庫烘前烘后各扦取72份,大石橋庫烘干前后各扦取54份,遼陽庫烘干前后各扦取28份。取樣情況詳見表1。

表1 樣品選取表
1.2.1 扦樣
烘干之前,對于當天待烘干的高水分稻谷扦取綜合樣品作為烘前樣品,待這批稻谷烘干后再次取綜合樣品作為烘后樣品。
1.2.2 稻谷出糙率的測定
稻谷出糙率參照國標GB/T 5495—2008[5]的方法進行測定。
1.2.3 稻谷整精米率的測定
稻谷的整精米率按照國家標準 GB/T 21719—2008[6]進行測定。
1.2.4 稻谷水分的測定
稻谷水分參照國標GB 5009.3—2016[7]進行測定。
1.2.5 稻谷脂肪酸值測定
參照國標GB/T 20569—2006[8]附錄A的方法進行測定。
共檢測154對的水分樣品,包括千山庫72對,大石橋庫54對,遼陽庫28對,因數據量較大,對檢測情況匯總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烘干后水分降低情況表
由表2可知,烘前總體水分在15.8%~18.7%,平均16.9%;烘干后總體水分在14.2%~14.6%,平均水分14.4%。總體降水幅度在1.3%~4.2%,平均降水2.5%,水分降低幅度不大,遼陽庫烘干塔水分降低幅度最小。
共檢測154對的出糙率樣品,通過對154對稻谷烘干前后的數據分析,共有137份稻谷出糙率升高,升高比例占89.0%,平均升高0.2%,升高最高值為0.6%。共有17份稻谷出糙率降低,降低比例占11.0%,平均降低0.2%,降低最高值為0.3%,詳見表3。
由表3可知,出糙率整體情況呈升高趨勢,平均升高0.2%,介于0~0.6%,其中千山庫平均升高0.3%,升高幅度較大,大石橋庫升高幅度較小,平均升高0.1%。整體降低的比例較小,最高的降低0.3%,低于出糙率的雙試驗偏差,降低不明顯,可以忽略不計。稻谷出糙率是稻谷定等指標,出糙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稻谷的工藝品質,一般出糙率高的稻谷,籽粒成熟、飽滿,極少受病、蟲害的影響,因此加工出米率高,食用品質也較好[9]。本試驗研究稻谷烘干后出糙率是增加的,分析主要原因有多種因素,最主要原因是在烘后成熟度低的稻谷經過干燥后更輕,經過過篩整理后,成熟度低的稻谷俗稱“癟稻”被風吹走,提高了整個稻谷的出糙率水平。

表3 烘干前后出糙率變化情況表
整精米是指稻谷經脫殼成糙米,糙米碾磨成加工精度為國標三級大米時,長度達到完整米粒平均長度3/4及以上的米粒。整精米率是指一定量凈稻谷脫殼后,整精米占凈稻谷質量試樣的質量分數。本試驗共檢測154對的整精米率樣品,通過對154對稻谷烘干前后的數據分析,共有54對稻谷整精米率升高,升高比例占35%,升高平均值為0.7%,升高最高值為1.5%。共有100對稻谷整精米率降低,降低比例占65%,降低平均值為0.6%,降低最高值為1.1%,詳見表4。
由表4可知,整精米率整體水平是降低的。整精米率的變化與多種因素有關。①在過篩環節,如果“癟稻谷”較多,會將之吹走,整精米率會提高。②在稻谷升溫降水過程中,稻谷在烘干后米質變脆,如果降溫速度太快,稻谷會產生爆腰現象,裂紋粒增多,在碾磨時很容易產生破碎,這樣就會造成整精米率下降。整精米率是稻米品質的重要性狀,其高低直接影響到稻米的出品率、食用品質和市場經濟價值[10]。本研究對掌握烘干情況提供科學數據,為更好的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共檢測126對的脂肪酸值樣品,代表數量6萬t,包括千山庫72對,大石橋庫54對,因數據量較大,現對檢測情況匯總分析,如表5所示。

表5 烘干后脂肪酸值升高情況表
由表5可知,東北稻谷在烘干前的平均脂肪酸值為13.2 mg/100 g,介于12.6~13.9 mg/100 g,烘干后脂肪酸值增加,平均增加1.2 mg/100 g,烘后的脂肪酸值平均為14.4 mg/100 g。由此可見,稻谷脂肪酸值在烘干后呈增加趨勢,劉曉莉等[11]研究認為,稻谷在儲藏期間,尤其在含水量和溫度較高的情況下,脂肪容易水解,使游離脂肪酸含量顯著增加。周建新等[12]通過模擬儲藏,研究了85%濕度條件下,脂肪酸隨著儲藏溫度的升高和儲藏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高,其與溫度、儲藏時間呈極顯著的二元線性關系。
經對東北粳稻谷在烘干前后的稻谷水分、出糙率、整精米率和脂肪酸值進行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東北稻谷新收獲時,水分在17%左右,為了安全儲存,必須經過降水處理,一般水分需要降低1.3%~4.2%,平均降水2.5%,遼陽庫烘干塔水分降低幅度最小。對出糙率的影響,整體情況呈升高趨勢,平均升高0.2%,出糙率增加幅度介于0%~0.6%;對整精米率的影響,有35%的稻谷整精米率升高,平均升高0.7%,升高最高值為1.5%,有65%的稻谷整精米率降低,平均降低0.6%,降低最高值為1.1%;對于脂肪酸值的影響,稻谷總體情況呈升高趨勢,平均升高1.2 mg/100 g左右,由于短時間升溫,升高幅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