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曉映
(濰坊理工學院,山東 青州 262500)
荔枝草(Salvia plebeiaR.Br.)為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別稱雪見草、癩蛤蟆草、過冬草等,具有清熱涼血,利尿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1],煎服治扁桃體炎、肺結核咳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外用治跌打青腫、瘡毒、痔瘡腫痛、乳腺炎等。除西藏、青海、甘肅、新疆以外全國都有分布,廣泛分布于亞洲及大洋洲[2]。
荔枝草抗氧化活性強,其提取物作為抗氧化劑可用于藥品、保健品、食品、化妝品中[3-4]。郭仁永等[5]對荔枝草的研究表明,荔枝草水煎液具有減少咳嗽、祛痰平喘的作用。近年來有學者對其化學成分、應用價值進行研究表明,荔枝草中主要含有二萜類、三萜類、黃酮類、木質素、苯丙素以及甾醇和揮發油類等多類化學成分,具有抑菌、止咳平喘、祛痰及抗組胺硒、抗癌、抗肝損等生物活性[6-7]。劉慧清等[8]從荔枝草乙醇提取物中得到13個化合物,其中粗毛豚草素、澤蘭黃酮、高車前苷和假荊芥屬含量較高。
我國荔枝草資源豐富,有很高的開發價值,本試驗從荔枝草中提取有效成分,并對其成分進行抑菌功效研究,為進一步利用荔枝草開發功能性產品提供指導。
荔枝草干草從河南省泌陽縣購買。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青霉(Penicillium)由濰坊理工學院實驗室提供。普通變形菌(Proteus vulgars)和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購于上海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設備如表1所示。

表1 設備匯總表
荔枝草的干燥全草,除去黃葉、雜質,研碎成粗粉(或過40目篩),分別稱取荔枝草粗粉10 g共9份。以乙醇濃度(A)、乙醇添加量(B)、回流時間(C)3個因素做正交試驗(表2)。浸泡12 h后,回流、抽濾、50 ℃減壓蒸餾得到浸膏。以出膏率為測定指標,分析各因素影響的程度,選取較佳提取方案。

表2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以牛津杯周圍抑菌圈的大小代表待測試劑的抗菌能力。按照無菌操作技術,在潔凈工作臺上,選用稀釋20倍的兩種浸膏稀釋液,分別為滅菌浸膏稀釋液和未滅菌浸膏稀釋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普通變形菌、銅綠假單胞菌和青霉進行抑菌試驗,以無菌水做對照。通過在瓊脂平板上所形成的抑菌圈的有無,測量抑菌圈的大小進行比較,判斷滅菌和未滅菌浸膏稀釋液是否對菌種的抑菌功效有影響,得出荔枝草是否有殺菌防霉功效。
1.4.1 培養基配制與接種
配制培養細菌需要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和培養霉菌需要的PDA培養基,分裝錐形瓶中,加塞、包扎、滅菌后倒平板。將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普通變形菌、銅綠假單胞菌活化成液體菌種分別接入牛肉膏蛋白胨瓊脂平板中,涂布均勻。青霉接種到PDA瓊脂平板中,涂布均勻。
1.4.2 浸膏稀釋液的制備
為檢驗滅菌對浸膏的抑菌效果有無影響,將浸膏制成兩種稀釋液:未滅菌的浸膏稀釋液和滅菌的浸膏稀釋液。
(1)未滅菌浸膏稀釋液:取荔枝草浸膏1 g,加入20 mL無菌水,制成1∶20的稀釋液,裝入錐形瓶中備用。
(2)滅菌浸膏稀釋液:取荔枝草浸膏1 g,加入20 mL無菌水,制成1∶20的稀釋液,裝入錐形瓶中,在高壓滅菌鍋中121 ℃滅菌20 min取出備用。
1.4.3 抑菌活性試驗
用無菌鑷子將3個牛津杯分別置于接種過菌種的平板上,每個牛津杯中加入20 μL的未滅菌浸膏稀釋液,每種菌種做3組平行,結果取平均值。同樣的方法用進行已滅菌浸膏稀釋液的抑菌活性試驗,無菌水做對照,做好標記。將平板置于恒溫培養箱中,32 ℃培養2~3 d,觀察牛津杯周圍抑菌圈的有無及大小,用刻度尺測定抑菌圈直徑。
根據荔枝草浸膏提取和抑菌試驗的方法步驟,記錄數據結果,然后對數據結果進行分析。
采用不同因素水平做正交試驗,根據得到的浸膏含量,確定提取有效成分的最佳方案。正交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正交試驗設計表
根據表3正交試驗結果,由極差R和方差D(x)分析得出,影響荔枝草有效成分提取的主次因素順序為B>C>A,即乙醇添加量對荔枝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影響最大,其次是回流時間,相對來說,乙醇濃度對荔枝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影響最小。同一因素不同水平的試驗結果和方差表明,在進行荔枝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中,最佳提取組合條件為A2B2C3,即乙醇濃度為70%,乙醇添加量為150 mL,回流時間為2 h。既達到最佳提取效率,又減少乙醇溶劑的用量,節約成本,所得浸膏得率在30%以上,為開發荔枝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提供依據。
觀察濾液顏色時發現,不同濃度的乙醇溶液所得到的提取溶液顏色有所不同。乙醇濃度為95%時,提取液溶解較多葉綠素呈現綠色;乙醇濃度為70%時,提取液呈黃綠色;而乙醇濃度為50%時,提取液呈黃色透明溶液。由此推斷出乙醇含量較高時,提取液浸出大量葉綠素以及其他油溶性雜質。
分別用滅菌浸膏稀釋液和未滅菌浸膏稀釋液,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普通變形菌、銅綠假單胞菌和青霉進行抑菌試驗,無菌水做對照,測量其抑菌圈的直徑,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荔枝草提取物對不同菌種的平均抑菌圈直徑表
由表4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判斷荔枝草提取物的抑菌功效,結果表明,荔枝草提取物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功效較好,平均抑菌圈直徑較大;對普通變形菌、銅綠假單胞菌的抑菌功效基本相同,平均抑菌圈直徑小于前者;對青霉幾乎沒有抑菌功效。
本試驗選用醇提法對荔枝草有效成分進行提取,乙醇作為溶劑對各種化學成分的溶解度較高,提取成分全面,可提取揮發油、葉綠素、生物堿等物質,所得提取液黏度小,易過濾,濃縮方便。由荔枝草的醇提法得率的結果比較得出:10 g荔枝草以70%的乙醇溶液150 mL,回流2 h,得率最高。影響荔枝草有效成分提取物的主要因素是乙醇添加量,其次是回流時間,相對來說乙醇濃度的影響較小。
抑菌圈試驗法是一種常用檢測抗菌活性的方法,該方法具有經濟、快速、高效的優點。研究表明荔枝草的乙醇提取物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普通變形菌、銅綠假單胞菌等常見細菌表現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相比較而言,對普通變形菌、銅綠假單胞菌的抑制作用較弱,對常見的青霉沒有抑制作用。選用滅菌浸膏稀釋液進行抑菌試驗的目的,是因為高溫可能會破壞某些成分,影響抑菌效果,兩者作為對照更具說服力。事實證明,滅菌與未滅菌的浸膏稀釋液所形成的抑菌圈大小基本相同,說明兩者對菌種的抑制作用相差不大,易揮發物質的損失并沒有減少對菌種的抑制活性。
如今人們的疾病防控觀念正悄然改變,更加注重“治未病”和養生保健,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功能性食品正迎來黃金發展期。本試驗結果為荔枝草相關功能性食品的進一步開發奠定了基礎。提取荔枝草有效成分,加工制作荔枝草茶飲料、清喉利咽口香糖等功能性食品,可以進一步發揮荔枝草的應用價值,有廣闊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