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彬
(河南省科學技術館 河南鄭州 450008)
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目前,人們的精神正處于亟待發展的狀態,通過恰當的科普宣傳工作,使人們在良好的氛圍下得到有益的熏陶,從而使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升。相關部門應加大科普宣傳活動的力度,不斷創新設計新的科普宣傳方式,提高人們對科普的興趣和關注,實現對人們思想的啟迪,促進精神水平的不斷進步。
科普宣傳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對群眾進行科學文化技術等方面知識的宣傳,通過推廣知識達到提升全民文化素質水平的目的。目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普宣傳工作越發受到重視。科普宣傳活動對于國家發展和個人提升均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面,科學技術能夠轉化為經濟成果,通過科普宣傳活動提升社會整體科技水平,能夠有效促進國家的進一步發展,提升國家的經濟與科技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科普宣傳活動對公民個人有著較大的影響。恰當的科普宣傳活動,能夠提高人們對科技的興趣,通過興趣指引,使其向更前一步邁進,不斷提升自身的水平,最終通過科技創新發展來完成自身夢想,得到相應的回報,使人生更加有意義。此外,由于科普宣傳活動屬于團體活動,參與人數較多,良好的活動能夠使人們之間的關系得到進一步發展,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氛圍。
確定活動主題方案。科普宣傳活動在制定的過程中,首先應確定宣傳的主題,通過主題進行活動延伸,為活動策劃與管理提供方向。活動方案是整體活動的指示燈,活動范圍內的相關工作均需要按照方案中的規定進行調整,才能使整體工程的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在主題方案制定的過程中,需要對整體科普宣傳活動內容進行統一的設計與管理,明確不同崗位人員的具體工作內容,結合活動開展的時間和要求等進行合理的分配與規劃,完成科普宣傳活動的方案設計。
在主題方案確定的過程中,需要與不同的部門進行相應的溝通交流,共同對方案進行制定和調整,根據其實際的工作內容和活動設置需要宣傳的主要知識內容,實現多部門之間的有效合作[1]。主辦單位應明確不同部門的負責人,將完善后的科普宣傳活動方案進行重新的審核優化,結合本部門的實際能力進行調整,從而加快活動的落實效率。
由于方案的制定應保持全面性和準確性,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各部門人員在執行和落實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遵守原則。嚴格履行方案中的規定及細節控制,提高整體的管理效果,最終促進科普宣傳活動的圓滿舉行。
做好準備工作。準備工作決定科普宣傳活動的成敗和質量,想要提升科普宣傳活動的宣傳效果,相關負責人員應做好準備工作。
首先,在方案制定前,應對宣傳的受眾進行調查,了解其對哪種科技知識的興趣較為深厚,或者對當前的流行事件進行調查和歸納,總結出適合的宣傳主題,以便活動主題受到受眾的喜愛。如利用我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太空駐留三個月。該事件受到廣泛的關注,在進行科普活動時可以設計為與航天或外太空等相關的主題;或者新冠肺炎的影響下,可以將主題設計為新冠病毒相關知識或者安全防護方法相關內容。通過提前準備工作,準確了解受眾的偏好,在其立場上進行合理的宣傳,能夠使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方案制定的過程中,由于活動方案的內容相對較為全面,其需要為整個科普宣傳活動進行指導,因此需要進行合理的準備工作,了解科普宣傳活動的具體需求,調查活動中需要做好的工作并做好相應的準備,以便后續使用時更加便捷,提高活動組織效率[2]。
最后,在實際活動實施前,應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如活動的場地設計與搭建、宣傳活動設計、科普活動流程排練以及物資調控等工作,均需要進行提前處理和準備,才能使整個科普宣傳活動的效果更加良好。
加強科普活動管理。科普宣傳活動主要面向社會大眾,如社區內居民及村鎮居民或者校內學生等,因此在活動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活動的管理,才能為其提供更好的科普體驗,從而提升其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在對科普活動進行管理時,一方面需要加強對準備工作的管理,按照活動的流程和需求進行相應的管理工作,提高準備工作的設計效率。另一方面,在實際的活動過程中,對現場情況進行管理與調控,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在發現不良的情況時,應及時進行處理,提高活動的實際質量。
加強科普與教育相關聯。教育是國之大計,其關系到國家的具體發展情況,而科普宣傳活動屬于社會教育的一種,將其與教育進行緊密關聯,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認知,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科學夢想。我國仍處于發展中,國家的整體教育情況同樣處于亟待發展的狀態[3]。相比部分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大部分區域仍存在教育水平較低、人們科學意識及素養水平較差的情況,需要我國不斷加強科普宣傳,逐漸構建多層次的立體科普教育體系,促進國家軟實力的不斷提升。因此在進行科普宣傳活動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加大與大、中、小學校之間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科普。
由于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往往較為旺盛,在進行相關的科普宣傳活動時,往往表現較為積極,通過與學校進行關聯互動,能夠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學生在校期間接受到的知識較為系統,并且具有平面化的特點,長時間的學習對其學習效率可能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適當穿插相應的科普宣傳活動,不僅能夠使學生緊繃的神經得到放松,同時能夠為學生展示出另一世界,激發其對生活和科學的熱情,進而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
激發受眾的求知欲。想要提高科普宣傳活動的實際效果,應通過恰當的創新設計,激發受眾的求知欲,使其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吸收知識。在對科普活動進行創新設計時,提升活動的趣味性,使其在活動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活動負責人員可以根據活動主題設計活動內容,通過比賽等方式提高受眾的參與度。設計比賽內容時,應不斷創新,提高比賽游戲的趣味性[4]。如組織“你比劃我猜”比賽,比劃的人員不能說出科普名詞,需要比劃其含義,由另一人進行猜測。在比賽過程中,雙方能夠有效加深對名詞和含義的對應與理解。或者可以組織挑戰比賽,挑戰者需要結合科普知識回答問題,回答最多的挑戰者得到禮品。在挑戰過程中需要對科普知識進行背誦和理解,才能夠得到成功,有效提升受眾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在活動創新設計時,通過激發受眾的求知欲或興趣等方式,使其能夠主動加入到相應活動中,提高科普宣傳活動的完成質量。對于舉行游戲和比賽種類較多的科普活動中,可以制定專門的整套徽章等物品,為受眾展示其中的一部分,每完成一項活動或者比賽,都能夠獲得相應的徽章,引導其集成整套徽章。該方式同樣具有較大的驅動力,使受眾愿意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使科普效果得到提升。
創新科普活動形式。在對科普宣傳活動進行創新設計的過程中,在發揮創新創意時,應使活動中的科普性與娛樂性得到充分融合,達到好玩、好笑且有收獲的目標。在設計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置有獎活動,提高群眾的參與度;表演搞笑段子,使群眾在觀看的過程中,邊笑邊吸收科普知識,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搭建放映廳,為觀眾播放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或者借助影片進行討論,提高對相關知識的進一步了解。
在創新活動形式時,可以選擇通過編輯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在宣傳的過程中,反復進行播放,加深觀眾的印象,使其在活動結束后,仍能夠偶爾回想起來,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或者巧妙利用科普宣傳活動內容,創新活動設計,使其能夠與觀眾進行緊密結合。如在活動中,觀眾在進入場地后,自動成為活動中的某項“構件”,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解答相關的科普問題獲得線索,尋找與自己能夠連接在一起的其他“構件”,組成一隊后可以憑借人數獲取相應的獎勵。在活動中,觀眾自動成為活動中的參與者,不僅整體具有較高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同時將科學知識融入在其中,使整體的管理效果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使科普宣傳活動的舉辦更加成功。
多途徑進行科普宣傳。現代化發展背景下,科普宣傳活動應創新發展出不同的宣傳途徑:
其一,可以利用網絡的方式進行科普宣傳。目前互聯網的應用已經實現大范圍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在閑暇時間愿意觀看短視頻或直播節目,在進行科普宣傳活動的過程中,將實際的宣傳活動轉化為網絡宣傳活動,不僅能夠增加觀看認識和宣傳范圍,同時能夠使宣傳內容更加豐富,使網絡環境得到一定改善。如在進行網上科普宣傳活動時,可以邀請觀眾喜愛的明星達人參與到互動中,起到良好的擴大宣傳效果。在宣傳時,利用網絡能夠展示出科技水平更高的內容,為觀眾提供質量更加良好的科教知識。同時,相關人員可以在日常進行趣味短視頻拍攝,或者發動網絡聯動活動,鼓勵網友參與科學技術展示或者推廣,提高網絡觀眾的參與性。
其二,創新設計流動科普宣傳活動,在舉辦科普活動中,按照周圍區域逐漸進行宣傳推廣,通過移動宣傳,向鄉鎮區域進行滲透,加強對農村居民和農村小學的科普宣傳,提高其對科學技術的興趣,鼓勵其發現生活中科技相關內容,進一步完善科普宣傳活動效果。
其三,在科普宣傳活動過程中,激發觀眾的質疑心態,在產生質疑心理時,其求知欲和探索欲同樣得到提升,使得其在后續的活動中更加認真的學習和參與活動,有利于提高對觀眾的引導效果。在組織活動時,避免直接將科學道理直接灌輸給觀眾,通過適當的展示,鼓勵其提出疑問和質疑,通過科普引導,提高對專業知識的認知能力。
綜上所述,在對科普活動進行創新設計和宣傳推廣時,為加強對觀眾的促進作用,提升科普意識,應不斷對活動進行創新,提出不同的活動實施路徑,使我國人民的受教育意識得到提升,從而促進國家整體科技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