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濤
(四川工商學院圖書館,四川 成都 611745)
在高等教育中,圖書館擔負著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雙重任務,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在我國傳統高等教育中,普遍從學術型入手進行人才培養,旨在更好地推動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科研水平的提升。然而近些年來,伴隨著社會主義的建設以及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愈發多元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顯得尤為重要。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作為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之一,在民辦高校圖書館服務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民辦高校圖書館對于高校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其應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作為一切工作的重心,不斷對自身的定位加以明確,加強對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視。特別是隨著5G時代的到來,民辦高校圖書館服務應與時俱進,優化升級,加大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因此,本文研究5G 環境下民辦高校圖書館服務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路徑十分必要。
在人類社會發展中,圖書館作為知識儲備的重要場所,在知識的傳承與擴展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5G 時代的到來,圖書館信息網絡的運行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不僅加快了圖書館信息的傳輸速度,還進一步促進了智慧型服務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并為建立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G 背景發展起來的圖書館服務體系,一方面能夠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資源方面的保障,為學生的日常學習開通第二課堂,另一方面還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從這一層面來看,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有效發揮圖書館的作用,不但能夠使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更加完善,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民辦高校而言,應積極培育應用型人才,切實推進圖書館服務的優化升級。
從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服務方面來看,盡管相比公立高校,民辦高校的資源并不是很豐富,但由于其在搜集和整理學科信息、采集不同學術文獻資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因而在5G 環境下,民辦高校圖書館可以充分借助5G 傳播速度快、能夠實現數據共享等特點,不斷對其學術文獻以及學科信息等加以充實。現階段,我國大多數民辦高校在進行圖書館服務的建設過程中,除了進行大量紙質版文獻資源的設置以外,還專門進行了電子閱覽室和搜索站等電子信息資源的建立。在5G 環境下,這類電子信息資源因具備內容新穎、時代性較強等優勢,能夠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好地服務。對于學生來說,只需借助電子文獻檢索工具,便能夠對國際互聯網文件進行實時瀏覽和操作,以最短的時間學習到處理信息的方式。
在許多民辦高校中,圖書館還具備一定的環境優勢,具體表現如下:第一,圖書館內設置有諸多類型的現代化設備;第二,圖書館本身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通常情況下,民辦高校的圖書館設立地點是在校園的正中央,環境優美且比較舒適,整個圖書館內的藏書整齊,書香四溢,文化底蘊較為深厚。再加上擁有比較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源,能夠借助許多先進的現代化設備與技術,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等,因而對于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大有裨益。
除上述之外,民辦圖書館不僅僅只是一種立體式的學館或者簡單的閱讀平臺,其還幫助學生打破了時間和地點等方面的局限性,使學生能夠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教育信息資源,并從中獲取專屬的個性化輔導,進而對相關學科的前沿信息動態有快速的了解和掌握,同時也能夠準確獲知與學科專業領域相關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滿足民辦高校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等方面的要求。另外,在5G 環境下,民辦高校圖書館服務在培養應用型人才過程中,在實踐和教育等方面也具備顯著優勢。
從圖書館的運行要求來看,與教師的課堂教學相比,圖書館不僅擁有豐富的藏書,在提供信息資源方面也具有超前性特點。學生通過借助圖書館平臺,不但能夠搜索到許多學科前沿知識,體驗社會的發展對各學科應用的不同要求,還能夠對學習生涯中如何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適應實際工作需求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因此,對于民辦高校圖書館而言,在服務內容方面,應堅持應用性原則,大力進行應用型資源建設,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意識,促進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民辦高校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時,不僅注重對學生基本理論知識、個人品質及技能等方面的培訓,還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創業能力。因而在5G 環境下,民辦高校圖書館應以創新服務的發展為著眼點,在原有定位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并適當增加創新服務功能,打造出集多功能、創業一站式的快捷服務,在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提供服務的同時,為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便利。
盡管伴隨5G 時代的到來,民辦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更加豐富,但由于許多學生之前對5G 技術都缺乏了解,在查找信息資源方面難免會存在操作不當、浪費時間等問題。鑒于在5G 環境下,民辦高校圖書館增加了學生的輔助功能,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因而對于民辦高校圖書館來說,基于5G 環境為學生提供服務過程中,應遵循便利性原則,對具體的操作流程加以明確,盡可能地防止學生在信息資源的查找過程中浪費大量的時間,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給服務體系運用所造成的不利影響規避到最低。
對于民辦高校圖書館來說,在5G 環境下,大力進行特色資源的建設,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所謂特色資源建設,即民辦高校在5G 環境下通過不斷進行圖書館的轉型,將本校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規劃和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創新相結合。與此同時,在專業資源的建設方面不斷增強自身特色,積極與國際學校或者其他資源網站建立聯系,或通過采用校企合作等方式,和國家的資源單位及其他院校等建立友好合作,旨在促使學生在5G 環境下對信息資源的需求得到根本性滿足,有效提高學生在學習、查閱資料等諸多方面的能力。在5G 背景下,民辦高校圖書館進行特色資源的建設,不僅僅是促進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創新的表現,更是培養民辦高校圖書館應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因而對于民辦高校來說,在5G環境下,應牢牢把握機遇,加大對發展特色資源建設的重視力度。
在5G 環境下,民辦高校圖書館進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圖書館至關重要的改革方向。對于民辦高校圖書館來說,在5G 時代背景下,應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角度入手,按照民辦高校圖書館針對培養應用型人才所制定的規劃,全面進行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構建。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民辦高校圖書館應結合5G 技術的相關特點,基于原有的資源,建立起集文獻、學術等于一身的電子數據庫,使學生對網絡信息資源的需求得到滿足;第二,在5G 環境下,民辦高校圖書館應加強對應用型人才技能的培養,通過不斷進行實踐視頻等的更新,使創新創業服務得以完善,更好地促進學生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第三,加大對科研服務的重視力度。從某種意義上講,民辦高校圖書館對應用型人才的培育,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是為了使科研工作以外的應用能力得以延伸;第四,應利用5G 技術特點,基于互聯網背景進行個性化閱讀模塊的建立,比如5G 環境下進行課堂連線等等,將圖書館在5G 背景下的作用有效發揮出來,進而為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指導。
在5G 時代背景下,民辦高校圖書館可以依托5G技術的特點,為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提供實踐服務平臺。民辦高校應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作為一切工作的重心,以學校目前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對圖書館的職位進行優化調整,創新學生實踐平臺。比如針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可以基于5G 技術特點進行信息知識書庫的創設。倘若學生在計算機方面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可以將其分配到圖書館管理信息的維修等工作中去,以此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自身的專業知識得到強化。
在民辦高校圖書館服務運行環節,不斷進行軟硬件設施的完善尤為重要。然而對于許多學生來說,在具體應用中,并未合理利用圖書館資源,很難滿足提升其應用型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民辦高校圖書館首先應不斷強化自身的特色資源建設,盡可能地采取多種渠道加大宣傳,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效利用好圖書館信息資源,增強自身的應用能力;其次,應以5G 技術的應用拓展為發展契機,引導學生積極掌握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方式,并促使5G 時代圖書館信息的應用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最后,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應引導學生借助圖書館進行相關信息資源的檢索,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方位培養。
總的來說,在5G 環境下,民辦高校圖書館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將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并結合5G 技術的特點,不斷優化圖書館信息資源,大力進行圖書館服務方式的調整與創新,旨在促使圖書館服務體系得到全面改革的同時,為民辦高校圖書館服務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