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旺毅
我國小微企業數量龐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它占全國企業數量的90%以上,已然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時,在解決民生問題、保證就業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據統計,我國的小微企業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因此小微企業的發展牽動著整個經濟社會。近年來,通過我國各項經濟類幫扶政策,小微企業的發展穩步提升,但依然存在普遍的困難。2022年“六稅兩費”稅收減免政策,適用主體更廣,普惠力度增強,涉及資源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房產稅、耕地占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于符合要求的納稅單位和個人給予以上地方稅種50%稅收減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邁向新征程。
2019年發布的《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中已經出現過“六稅兩費”的減稅概念。新一輪政策將有資格享受稅收減免的主體擴展至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其中,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對小型微利企業的認定沒有疑義。如果是一般納稅人,根據規定,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結果符合這四項條件的:1.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類企業2.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3.職工人數不超過300人4.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同樣可以享受新政策。
另外,對于是一般納稅人的新設立企業,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類行業,且同時符合申報期上月末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兩個條件的,可在按規定辦理首次匯算清繳前按照小型微利企業申報享受新政策。
鑒于“六稅兩費”適用主體的擴圍,對納稅申報的表單進行了修訂同時增加減免優惠相關數據項目,修改有關填表說明。
新政策實行自行申報享受方式,無須提交額外材料,進一步降低征收成本。對符合條件但未及時申報享受減免的納稅人,將給予相應的補救措施。
新政策執行期限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適用主體已享受“六稅兩費”中各稅種其他優惠政策的可疊加享受稅收減免。
隨著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市場上的原材料、人力、土地成本不斷上升。小微企業自身的規模決定了其需要承擔更高的成本。而稅負作為企業成本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始終是小微企業的重擔,如何合理避稅降稅成了難題。
近年來,國家財政政策呈收緊態勢,使融資渠道單一、信貸資金不完善的小微企業束縛于資金困難,難以大有作為。如何拓寬自身融資渠道,完善資金鏈,也是小微企業發展道路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與其他市場主體相比,由于自身缺乏整套的體系以及上述提到的稅負過重、融資困難等問題,小微企業的競爭力不足。同時造成小微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較差,例如疫情來臨時,小微企業普遍陷入資金緊張、訂單取消、嚴重虧損的窘境。
由于小微企業會計核算并不健全,相關財稅人員普遍素質不夠高,專業能力有待加強,缺少與稅務機關的溝通,往往難以實現利用稅收減免政策的最優化,甚至是完全錯過稅收減免的機會,這對于企業長期的發展不利。
為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我國近年來陸續推出多項稅收優惠政策。然而對于這些稅收政策的普惠性仍需不斷完善,“六稅兩費”減免政策作為典型的普惠型政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小微企業的稅負,紓解其融資問題,提高企業競爭力以及促進小微企業財稅人員的納稅能力。
資源稅的開征除了能夠一定程度上保護生態環境,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配合其他稅種發揮稅收杠桿的功能以外還能影響企業的利潤。根據資源的級差收益使用差別稅率,使資源條件不同的開發、使用企業在稅后獲得相近的收益,在企業間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2016年資源稅深化改革以來全面實施清費立稅,由從量計征變為從價計征。自此,所開采能源的銷售價格直接影響到企業資源稅的應納稅額,導致稅負增加。
此外,資源稅減免稅的規定相對較少,缺乏普惠性。在“六稅兩費”優惠政策出臺前,減征比例最高的是針對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氣,但也只有40%稅額減免。而對于可享受“六稅兩費”減免政策的小微企業,資源稅可50%減半征收。這無疑能夠減輕稅負,變相增加企業利潤,一定程度上縮小與其他行業或其他規模企業之前的差距,增強企業競爭力。特別是對于資源豐富,以采礦為主業的小微企業來說,更是不小的福音。
英國人Kolebe說過“稅收的技術是希望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而印花稅正具有稅率低、稅負輕、稅源廣,所謂廣集資金、積少成多的顯著特點,納稅單位和個人易于接受,即為“聽最少鵝叫”的良稅。
符合“六稅兩費”減免政策條件的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征收印花稅的優惠,使本就較輕的稅負進一步減輕。同時,由于印花稅征稅范圍極其廣泛,幾乎不可避免,小微企業的數量又占到所有企業的九成以上。作為一種行為目的稅,稅額減免對小微企業的影響不僅僅是減輕稅負,還可以促進規范稅收、自覺納稅的法律意識。同時降低了小微企業因違規納稅而以小失大,繳納罰款的可能性,這對于小微企業的發展有潛在的好處。
城市維護建設稅及其兩費(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是針對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的納稅人而言,以這兩種稅的合計稅額計算征收的“稅上稅/費”。作為企業稅收的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及其兩費沒有各自獨立的征稅對象和稅基,完全取決于增值稅和消費稅兩大稅種。
“六稅兩費”減免政策同樣給予這樣一類普遍征收的費用予以50%減免優惠,利好小微企業減輕負擔,規避一半附加費用,增強企業競爭力。此外,城市維護建設稅根據城市規模設置三級差別稅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小微企業在華東、華南、華北地區的分布占比位居前三位,分別為46.5%,14.6%,10.8%。這些地區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好,所需繳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相對較多。在同樣的50%稅收減免的條件下,優惠力度更大,更有利于發展。
特別的,在202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規定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利好相當一部分小微企業。同時,免征的自然還有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對于這一部分小微企業而言是進一步輕稅負的良機。
房產作為企業生產經營中極其重要的一類資產,對于各行各業數目龐大的小微企業來說是基本的經營條件。但是,持有房產就意味著必須繳納房產稅,如何在現有財稅體制下合理降低房產稅,是企業財稅人員經常思考的問題。“六稅兩費”減免政策同樣包含房產稅的50%減免,為會計核算相對并不健全的小微企業直接提供了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途徑。
基于調節房產使用的征收目的考慮,開征房產稅將增加房產的使用負擔,使納稅人在用于經營和投資時需要謹慎選擇,從而達到調節房產的供應和使用效果。這對于融資相對困難、資金相對缺乏的小微企業發展自身經濟是不利的。小微企業作為市場中的主力軍和國民經濟的重要來源,享受稅收優惠可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此外,在房產稅實際征收過程中,納稅人履行義務不到位,對房產稅征稅范圍、計稅依據和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認識不準確等相關征管問題屢見不鮮。小微企業在自身房產稅負減輕的基礎上,可以一定程度上增進與稅務機關的溝通交流,增強小微企業財稅人員的業務能力,降低上述問題出現的概率,同時降低小微企業的涉稅風險,在市場主體中起到引領作用。
耕地占用稅是對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征收的一種稅,按實際占用耕地面積以規定的稅收標準一次性征收。雖然我國耕地資源較為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區域分布不均,仍然是一個耕地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黨的十七大以來,為加強耕地保護,明確提出了“提高耕地占用稅率”的要求。根據人均耕地面積和經濟發展等因素,不同地區每平方米應納稅額也不同。我國規定對于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經濟發達且人均耕地特別少的地區,適用稅額可以適當提高。對于處在上述地區的小微企業來說,“六稅兩費”減免政策可帶來的稅負減輕力度將更為顯著。
近年來,小微企業發展迅速,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每平方米耕地占用稅應納稅額較高)的耕地占用需求逐漸增加。耕地占用稅作為一次性征收的稅種,尤其對于新設立的小微企業來說,50%的耕地占用稅減免將會是踏上前進道路的一針強心劑。
城鎮土地使用稅是對城鎮地區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與農村耕地相比,城鎮土地有其顯著的特點,即稀缺性。我國有關城鎮土地稅的各項政策和制度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為了進一步發揮好稀缺的土地資源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對于“六稅兩費”中給予符合要求的小微企業50%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能夠起到一定這方面的鼓勵作用。據統計,我國小微企業貢獻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稅負的減輕對持續促進吸納就業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小微企業自身的發展。
與房產稅相類似,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征收管理存在諸多問題,減免稅負有利于小微企業積極配合納稅,培養相關財稅人員的法律意識。也使得稅務機關更容易收集、統計和分析土地相關信息,可以及時發現城鎮土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與耕地占用稅類似,城鎮土地使用稅采用差別稅率,對于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小微企業,稅負負擔相對更高,減免的優惠力度更大,相對更有優勢。
我國針對小微企業發展所設定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不在少數,但仍存在類型豐富度不夠,優惠政策使用門檻較高等問題。2022年“六稅兩費”減免政策擴圍了適用主體,并且延續了舊政策的多稅種優惠,是我國主體稅種優惠政策的重要補充,持續減輕了小微企業的壓力,支持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
我國31個省(區、市)在2019年明確對于小微企業實行50%頂格減征“六稅兩費”,減負規模超千億元。新一輪政策全面優化實施,稅負減免規模及其帶來的成效值得我們期待。